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云数据库这个新大陆,而且对比了腾讯云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的性能,发如今不对自建数据库进行优化的前提下,云数据库相比较自建数据库仍是有很大性能上的优点的。
拿云数据库跟自建数据库比,不是开玩笑吗。确实,云数据库跟自建数据库在具体的硬件配置上无法彻底统一,好比硬盘是普通磁盘仍是SSD,网络带宽跟稳定性是否有差别等。因而萌生了一个想法,借了朋友的阿里云帐号,来看看一样都是云数据库,一样配置的状况下,阿里云和腾讯云各自能给出多优秀的答卷。
一样的,此次选择了阿里云数据库RDS的4核8G和8核32G版本,对比一样配置的腾讯云数据库,在不修改参数、不作配置改动的前提下,使用sysbench进行分别进行压力测试,详细配置以下表所示:数据库

对象 内存 CPU 硬盘 CVM操做系统 MySQL版本 sysbench版本
阿里云 8G/32G 4核/8核 200G云盘 CentOS 7.2 64位 5.7 1.0.9
腾讯云 8G/32G 4核/8核 200G云盘 CentOS 7.6 64位 5.7 1.0.9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须要控制大部分变量,包括用来进行测试的云主机的软硬件配置和网络带宽(均经过内网链接)。接下来就能够进行测试了,此次测试的数据依然是由sysbench自动生成,20张表x1000万行数据,线程数从20-500,每组测试两次取平均值,依然采用读写混合的模式比较QPS和TPS等性能参数指标。服务器

结果比想象的有趣,腾讯云在50线程如下的时候表现超出阿里云太多,维持在1.5-2倍,在100-200线程的时候,腾讯云的吞吐量维持在阿里云的1.2倍左右,可是阿里云对并发能力的支持效果好过腾讯云。在500线程的时候,阿里云依然能保持在46000+并发的水平,远高于腾讯云的28000+。

看起来总体走势基本相同,腾讯云数据库的峰值表如今50-100线程之间,不过腾讯云数据库的性能力真心强啊,最好的时候甩了阿里云一倍以上。在32G内存的支持下,阿里云和腾讯云并发性能也有了提高,在500线程的时候阿里云一直保持恐怖的稳定,笔者特意又加测了750和1000线程,知道1000线程时阿里云仍保持70000+的QPS,不过腾讯云也不甘示弱,维持在60000的高水平。网络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表示服务器每秒处理的事务,由于跟事务挂钩,也是MySQL在OLTP场景一个很是重要的测量指标。总体来看,腾讯云的可用性高于阿里云,不过对多线程的支持上仍是较阿里云稍差一些。
此外还比较了延时等其余稳定性指标,腾讯云跟阿里云基本相同,由于篇幅问题就不在文章中贴图了,感兴趣的同窗也能够本身动手测一下。
另外要给阿里云开发小哥哥们提个建议,在测试过程当中,使用阿里云主机的远程链接Web版输入长指令实在是太痛苦了,一旦输入就很难修改,每每要删掉重来。另外远程链接的反应很慢,并且屏幕一滚动就开始显示乱码,建议开发小哥哥们改进一下。
不过这里要称赞一下阿里云数据库的性能监控,作的实在是高大上,看着很舒心.多线程

在测试的时候能够实时监控QPS/TPS,还有链接数和网络,比起看sysbench的平均数据信息量大多了,能够看到的性能的抖动。还能够翻历史记录。到这里才发现,原来云数据库卖的可不只仅是数据库,还有数据管理、性能监控、系统告警等等功能呢,这下明白朋友公司为何要用云数据库了。不说了,找老板聊聊去。
最后仍是要给出一个结论,经过的简单测试,发现MySQL的吞吐量性能(QPS/TPS),在较低线程数的时候腾讯云远好于阿里云,随着线程数增长,腾讯云数据库在性能上增加不及阿里云,但整体仍强于阿里云,在500线程+的战场,腾讯云落后于阿里云。不过随着硬件配置增加,两者对并发的支持也在不断增长,到8核32G内存往上,腾讯云跟阿里云在高并发场景下差距已经不大。
把测试结果给朋友看,朋友翻了个白眼:“高并发还用什么MySQL,那时候应该用Redis啦。”
什么?Redis,不熟啊,有没有云数据库Redis版给玩一下。一搜,嘿,还真有,下次来测一下Redis。并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