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电商
1.1电商行业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连创新高,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不断加强。电子商务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安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2 年末,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 7.8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30.83%。其中,B2B 电子商务交易额 达 6.25 万亿,同比增加 27%。而 2011 年整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 6 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 33%,占 GDP 比重上升到 13%;2012 年,电子商务占 GDP 的比重已经高达 15%。微信
1.2电商行业技术特色
Ø 技术新网络
Ø 技术范围广并发
Ø 分布式负载均衡
Ø 高并发、集群、负载均衡、高可用分布式
Ø 海量数据ide
Ø 业务复杂高并发
Ø 系统安全学习
1.3主要电商模式
1.3.1 B2B--企业对企业
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供需双方都是商家(或企业、公司),她(他)们使用了互联网的技术或各类商务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是现代 B2B marketing的一种具体主要的表现形式。大数据
案例:阿里巴巴、慧聪网
1.3.2 C2C--我的对我的
C2C即 Customer(Consumer) to Customer(Consumer),意思就是消费者我的间的电子商务行为。好比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经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案例:淘宝、易趣、瓜子二手车
1.3.3 B2C--企业对我的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一般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通常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经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经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案例:惟品会、乐蜂网
1.3.4 C2B--我的对企业
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企业和机构)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Create Value), 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Consume Value)。
C2B模式和咱们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偏偏相反,真正的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然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一般状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订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案例:海尔商城、 尚品宅配
1.3.5 O2O--线上到线下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先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很是普遍,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能够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
案例:美团、饿了吗
1.3.6 F2C--工厂到我的
F2C指的是Factory to customer,即从厂商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
1.3.7 B2B2C -企业-企业-我的
B2B2C是一种电子商务类型的网络购物商业模式,B是BUSINESS的简称,C是CUSTOMER的简称,第一个B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第二个B指的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C则是表示消费者。
第一个BUSINESS,并不单单局限于品牌供应商、影视制做公司和图书出版商,任何的商品供应商或服务供应商都能能够成为第一个BUSINESS;第二B是B2B2C模式的电子商务
企业,经过统一的经营管理对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终端同时进行整合,是广大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为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供应商。C表示消费者,在第二个B构建的统一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的消费者;
B2B2C的来源于目前的B2B、B2C模式的演变和完善,把B2C和C2C完美地结合起来,经过B2B2C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构建本身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
案例:京东商城、天猫商城
一点博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个喜欢分享最新开发技术的公众号,是我我的的公众号,强烈推荐关注。
关注后回复1001,领取一整套JAVA和大数据相关学习资源以及精品教程。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一点博客(xiaochen_182)。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