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5.1.1)确认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

本章目的:找到一个产品全部的公差分析目标,并定下判断基准。学习

 

1.前言

有需求才有公差分析,个人需求就是:整个产品的公差分析一个都不能少--做者。spa

这一章就是给出一个产品全部公差分析的目标值的方法。设计

2.定义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

公差分析的第一步是定义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及其判断标准(即公差),明确公差分析的目的以及如何判断产品设计是否知足要求。3d

对于完整的公差分析,这是最难和最容易忽略的一步;毫不能够看一个公差分析就作一个,这样是绝对作不完整的。对象

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能够包括零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外观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以及零件之间的功能装配尺寸等。blog

2.1 零件之间的装配间隙

当检验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可装配性时,即零件之间装配过程当中不发生干涉,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为零件之间的间隙,如图6-3所示。判断标准是:间隙>0。当公差分析计算出的装配尺寸间隙>0时,说明产品设计合理,零件装配时不会发生干涉;当间隙≤0时,说明产品设计存在问题,在装配过程当中零件极可能会发生干涉。产品

2.2 外观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消费者对产品第一印象来自于产品外观,所以产品外观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产品外观零件除了使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外,外观零件之间配合的美观度也是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例如,若是外观零件之间的间隙过大或太小,或者零件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这会破坏产品的美观,给消费者带来很差的印象。在这种状况下,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是:外观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判断标准:0.30mm≤间隙≤0.60mm(具体公差大小视产品尺寸而定),如图6-4所示。基础

2.3 零件之间的功能装配尺寸

产品中包括重要的功能零件,只有当重要零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达到要求时,产品功能才得以顺利实现。例如,某电源插头的金属引脚和对应插座只有当重叠到定位置时,两者才能顺利导通,如图6-5所示。进阶


此时,公差分析的目标尺寸是:零件之间的重叠尺寸。判断标准:重叠尺寸≥3.0mm(具体公差大小视不一样状况而定)。方法

2.4 概括分类

从上述例子能够看出,目标尺寸的来源分为3类;

①可装配性要求(DFA);

②可靠性要求(DFMEA);

③混合要求(DFA与DFMEA);

因此,寻找目标尺寸并确立判断标准是有方法的,只有完整的方法才有完整的公差分析。步骤以下:

1)作完整的DFA;

2)明确每个装配步骤和公差要求;

3)寻找本次装配步骤其零件的全部装配间隙(即目标尺寸);

4)明确装配面和须要计算的间隙(即目标尺寸);

5)将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填入公差分析目标汇总表;

6)作完整的DFMEA;

7)明确可靠性对公差提出的要求;

8)将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填入公差分析目标汇总表;

9)逐步按个计算;

 3.步骤详解

3.1 作完整的DFA

面向装配的设计检查表的对象是整个产品的每个装配工序!

因此其包含了一个产品全部零件的装配要求,及装配间隙要求/公差分析目标;

 固然,前提是你作完了一整个产品的DFA检查表,这是很是难和累的。

能够学习参考:

基础篇:9)装配流程图

进阶篇:4)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总章 及其下全部的章节。

3.2 明确每个装配步骤和公差要求

参见章节:

进阶篇:4.3)DFA设计指南:宽松公差及人性装配及其余

每个装配步骤都有着四条要求:

1)设计合理的间隙;
2)简化产品装配关系,缩短装配尺寸链;
3)使用定位特征;
4)使用点或线或小平面与平面配合代替平面与平面配合;

3.3 寻找本次装配步骤其零件的全部装配间隙(即目标尺寸)

如此次的装配步骤中为:零件A垂直降低,装配插入零件B中。

寻找零件A的面与零件B的面的间隙(不要管间隙有多大),可知A零件的装配间隙有6个;

3.4 明确装配面和须要计算的间隙(即目标尺寸)

如上图,2,3是装配基准面,须要计算的间隙是1,4,5,6四个。

3.5 将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填入公差分析目标汇总表

如图所示,间隙一、四、五、6均已经填入,可是这一步的难点在于:为每个间隙制定判断标准

这就有须要设计积累的,有些间隙>0就行,有些却须要最小的间隙尺寸。

到这里仅仅是DFA的要求。但判断标准中不包含了可靠性的要求,如间隙5极可能有些可靠性的要求,不是光光装入就能够的。

这时候有些可靠性要求能够依据本身的经验,直接叠加在DFA的要求上。那么,基本上9成的公差分析目标就寻找完毕了。

固然最好还有专属DFMEA的要求的追加。以下。

3.6 作完整的DFMEA

这个真心比较难和慢,能够参见做者的可靠性设计章节,QFD和DFMEA。

因此能够落后一点作。

3.7 明确可靠性对公差提出的要求

可靠性要求分为:

1)与可装配性重复的要求:如转动副的轴孔装配间隙,这一种反而比较多。

2)不与可装配性重复的要求:与定转子的中心间距。

前一种在DFA的要求已经填写完毕。

后一种追加便可。

3.8 将目标尺寸和判断标准填入公差分析目标汇总表

3.9 逐步按个计算

 这是学习了总流程后作的事情,有了公差分析表格的辅助,反而很快。

 4.耐心的去试试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都本身去试着作作看。你就会发现,

真tm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