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类的加载机制”,确定不少人都在想我平时也不接触啊,工做中无非就是写代码,不会了能够百度,至于类,jvm是怎么加载的我一点也不须要关心。在我刚开始工做的时候也以为这些底层的内容距离我还很遥远,根本不用关系,但是随着作开发的时间愈来愈长,慢慢的已经意识到虚拟机相关要领的重要性。一直想写篇和虚拟机相关的文章,无奈以前因为各类缘由一直没写,年初工做还不是很忙,抽时间来慢慢完善jvm的内容。java
好了,不说废话了,你们一块儿来看下代码吧,都来猜猜下面的两份代码的执行结果是什么?程序员
1 class Singleton 2 {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4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1; 5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2=0; 6 7 private Singleton(){ 8 counter1++; 9 counter2++; 10 } 11 12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3 return singleton; 14 } 15 } 16 17 public class Demo 18 { 1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0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getInstance(); 21 System.out.println("counter1:"+singleton.counter1); 22 System.out.println("counter2:"+singleton.counter2); 23 } 24 }
1 class Singleton 2 { 3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1; 4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2=0; 5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6 7 private Singleton(){ 8 counter1++; 9 counter2++; 10 } 11 12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3 return singleton; 14 } 15 } 16 17 public class Demo 18 { 1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0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getInstance(); 21 System.out.println("counter1:"+singleton.counter1); 22 System.out.println("counter2:"+singleton.counter2); 23 } 24 }
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外呢?看完个人这几篇文章后聪明的你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数据库
- 执行了System.exit()方法安全
- 程序正常执行结束网络
- 程序在执行过程当中遇到了异常或错误而终止数据结构
- 因为操做系统出现错误致使java虚拟机进程终止jvm
在如上几种状况下,java虚拟机将结束本身的生命周期spa
类从被加载到虚拟机内存中开始,到卸载出内存为止,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加载(Loading)、验证(Verification)、准备(Preparation)、解析(Resolution)、初始化(Initialization)、使用(Using)和卸载(Unloading)7个阶段。其中准备、验证、解析3个部分统称为链接(Linking)。如图所示。操作系统
加载、验证、准备、初始化和卸载这5个阶段的顺序是肯定的,类的加载过程必须按照这种顺序循序渐进地开始,而解析阶段则不必定:它在某些状况下能够在初始化阶段以后再开始,这是为了支持Java语言的运行时绑定(也称为动态绑定或晚期绑定)。指针
查找并加载类的二进制数据,加载是类加载过程当中的第一个阶段,在加载阶段,虚拟机须要完成如下三件事情:
类加载的最终产品书位于堆区中的Class对象
Class对象封装了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并像java程序员提供了访问方法去内的数据结构的接口。
Java程序对类的使用方式能够分为两种:
-主动使用(六种)
1,建立类的实例
2,访问某个类或接口的静态变量,或者对该静态变量赋值
3,调用类的静态方法
4,反射(Class.forName(“com.jack.test”))
5,初始化一个类的子类
6,Java虚拟机启动时被标明为启动类的类
-被动使用(除以上6种状况外,其余状况均为被动使用)
类加载器并不须要等到某个类被“首次主动使用”时再加载它,JVM规范容许类加载器在预料某个类将要被使用时就预先加载它,若是在预先加载的过程当中遇到了.class文件缺失或存在错误,类加载器必须在程序首次主动使用该类时才报告错误(LinkageError错误),若是这个类一直没有被程序主动使用,那么类加载器就不会报告错误。
加载.class文件的方式:
类加载器
不一样的类加载器负责的组件不一样,可分为2种类型
java虚拟机自带类加载器按类型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型的工做流程是:若是一个类加载器收到了类加载的请求,它首先不会本身去尝试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请求委托给父加载器去完成,依次向上,所以,全部的类加载请求最终都应该被传递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中,只有当父加载器在它的搜索范围中没有找到所需的类时,即没法完成该加载,子加载器才会尝试本身去加载该类。
双亲委派机制:
双亲委派模型意义:
层次关系以下图:
类被加载后,就进入链接阶段。链接就是将已经读取到内存的类的二进制数据合并到虚拟机的运行时环境中去
在准备阶段,Java虚拟机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默认的初始值,这些内存都将在方法区中分配。
对于该阶段有如下几点须要注意:
例如对一下Sample类,在准备阶段,将为int类型的静态变量a分配4个字节的内存控件,并赋予默认值0,为long类型的静态变量b分配8个字节的内存控件,并赋予默认值0;
public class Sample{ private static int a=1; private static int b; static{ b=2; } }
在解析阶段,Java虚拟机会把类的二进制数据中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例如在Worker类的gotoWork()方法中会引用Car类的run()方法。
public void gotoWork(){ car.run(); //这段代码在Worker类的二进制数据中表示为符号引用 }
在Worker类的二进制数据中,包含了一个对Car类的run()方法的符号引用,它由run()方法的全名和相关描述符组成。在解析阶段,Java虚拟机会把这个符号引用替换为一个指针,该指针指向Car类的run()方法区内的内存位置,这个指针就是直接引用。
类初始化阶段是类加载过程的最后一步,到了初始化阶段,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在初始化阶段,Java虚拟机执行类的初始化语句,为类的静态变量 赋予正确的初始值。在程序中,静态变量的初始化有两种途径:
在以下代码中,静态变量a和b都被显示初始化,而静态变量c没有被显示初始化,它将保持默认值0;
public class Sample{ private static int a=1; private static int b; private static int c; static{ b=2; } }
JVM初始化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