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程序员
可以全盘的快速承接新工做,对于产品迭代,项目计划乃至转正都很是重要。本文来自多人的工做总结,相信可以帮助到你,enjoy~测试
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运营等工做,如何最快速的交接呢?优化
相信这是每个到新公司的产品运营人员都会遇到的问题,即便新的工做内容与老东家同样,因为工做环境的改变,每每也会一地鸡毛。可以全盘的快速承接新工做,对于产品迭代,项目计划乃至转正都很是重要。spa
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能够最快速的交接工做。orm
1. 先上总图blog
2. 切忌项目管理
接手新工做,最大的忌讳就是想着:这是新工做,我要表现一下。资源
你再是厉害,最好也先低调些。由于,这个产品,别人已然打磨好久,调研好久,可能有无数的坑在里面。贸然表现,可能显得能力不符。文档
3. 夹尾巴作人
所以,先低调些。在初期,由“态度”,“熟知相关人员”与 “在研版本”几个地方发力:
(1)态度
有玩笑说,多数程序员都认为前人写的代码垃圾,无时无刻不想推倒重作.
笔者接触过的产品人员,有一些也同样:认为前人的需求莫名其妙,即便你上份也是一样的工做,但如今环境不一样,产品策略也不尽相同。也许每个在你眼中“很傻的需求”,背后都跟着一个又一个坑。
所以,请先安静的读相关的资料,不要轻易的指指点点。即便发现了问题,也不要上来就一槌定音,省得砸了本身的脚。
(2)熟知相关人员
拿到邮件,IM工具后,最快速的了解项目相关人员。不要加无缺友就完事大吉,建议用以下表格,整理归档。
原产品人员:获取相关的文档。因为过一段时间他就要离职,因此把握好时间,尽量多的获取相关资料、需求背景;市场人员:最近提出的需求及完成状况;交互人员:拿到全部的交互文档;视觉人员:拿到全部的视觉文档;客户端/服务端研发:最熟悉各类坑的人,必定要多聊;运营人员:近期需求,运营报表;外部资源:若是涉及到了与外部的合做,能够得到合做资料。
(3)在研版本的项目管理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部分,产品的优化关联甚多,可是项目的管理,即便不一样公司的流程不同,只要你作到奶妈同样的用心,多数都不会有问题。
开会时,项目进度你能够门儿清,领导会相信你,同事也会相信你。
请当即按正常的项目管理流程管理起来,若是新公司有相应的管理工具,除非你很是熟悉这套流程,不然,建议先用表格,成本最小。
以下表所示,注意以下几点:
交付日期:根据交付日期,倒推各里程碑的时间点;明确需求方:这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当需求有问题时,最靠谱的讨论人选;研发功能的拆分:要细致拆分研发任务,以便跟踪进度;注意验收:良好的验收,才能确保需求的完成;上线发布的闭环:上线发布后,必定要通知到需求方,才能完成需求的闭环。
以上三点,就是最重要最紧急的,须要你当即能够接手的工做。
4. 产品基本信息
拜完了山头,切入了项目管理。那么,赶快利用一切机会,掌握产品的基本信息,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这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产品信息。
(1)产品及版本信息
除了产品的应用名称,包名,渠道号等基本信息,还要了解:
历史版本的版本号:都有哪些历史版本。版本号的命名规则是怎样的;发版日期:具体的发版时间;修改点:每一个版本实现了什么功能,修复了哪些BUG等等;耦合/依赖状况:与其它模块,OS,系统版本是否有依赖;该版本的测试用例:相应的测试用例可让你更加熟悉该产品,比试用产品更直接有效。(2)打点
通常都会有打点的文档,特别要注意的是:
所属页面/逻辑:打点是属于哪一个页面的 或者 哪一个业务逻辑;触发时机:何时上报打点;应用版本:在哪一个版本上,实现的该打点。每个打点,都要考虑以上三个问题,能够对打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渠道信息
不少的互联网应用,都会上传到各大商店 或者 与 广告平台有合做。能够按以下表格记录相关的信息,主要目的是当有问题时,能够快速的找到责任人。
(4)漏斗转化
漏斗转化,是分析产品行为,优化商业表现最有力的工具:
上步转化:当前步骤/上一步骤*100%;首步转化:当前步骤/第一步骤*100%。固然,产品不一样,用户场景不一样,数据指标不一样,漏斗也会不会,欢迎各位和我探讨具体的漏斗。
5. 数据相关
了解了基本的产品信息以后,天然而然的就须要了解相关的数据。
(1)产品运营数据
常规的产品运营数据便可,如每版本的日活、留存等,若是是互联网应用,建议重点关注版本分布:明确哪一个是主力版本,升级状况。
更精细化的数据,可能与产品形态有关,如LBS类的数据报表与文件管理器可能就不一样。
(2)商业化数据
商业化数据要单独拿出来讲,毕竟,一旦涉及到商业化,每每都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每个广告位,必须明确以下信息。
对应用的应用版本:属于哪一个版本的应用;所属界面:在应用的哪一个界面展现广告;展现逻辑:何时展现广告。以上信息,一旦忽略,每每形成初期数据特别明晰,后期愈来愈乱的状况
6. 实力展示
等以上数据所有清楚后,再去表现你的能力。去勇敢的提产品优化点吧,按照正常的版本迭代起来。
7. 不要忽略竞品分析与需求管理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竞品分析与需求管理,贯穿整个图表。
竞品分析:是为了厚积薄发,最后产品优化的时候,有底气,有想法。
需求管理:在你彻底撑起产品前,会有不一样人的不一样需求过来,良好的管理,让能让你们以为你靠谱。
8. 我是跑路的那个,怎么最快交接?
请在平常工做中,整理好如上的数据。当交给你的下任时,相信我,他会感谢你的。
最后,祝你们都有一个好的前景。
本文由 @大肚飞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