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 | 商业生态建设的 4 个诀窍

创业者最向往的是“面”的定位,而生态建设本质的特征是演化,须要团队的耐心和毅力。网络

8af416f116a59870ad4cdafc3be37203a4b4abf3

在《新定位:点-线-面-体的战略思惟》一文中,我提出工业时代的战略理念已经落伍。在智能商业时代,基于网络协同的新定位理论,将成为战略思考的新起点。而“面”的定位,正是如今试图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创业者们,最向往的。如何创建一个“面”, 也就是如何创建平台和生态,自己就是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展开须要一本书的篇幅了。但建设商业生态的一些关键诀窍却是能够先简单分享一下。架构

生态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演化,不是计划。生态的演化有很高的开放性和不肯定性。因此,按照一个逻辑严密,架构清晰的顶层设计去搭建一个生态,彻底是南辕北辙,我没有看过一个成功案例。但彻底没有方向,就没有凝聚力,也不可能造成生态。那怎么去影响生态的演化呢?靠vision。Vision是对将来前瞻性的判断,相信的人越多,加入一个生态的人就越多,生态的势能就越大。从乔布斯到马云,到马斯克,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是用于布道。生态没法按逻辑去规划,但须要靠使命,愿景,梦想去凝聚。因此,新一代的创业者,不管我的性格和风格如何,首先都必须是个成功的布道者,才会有追随者。
一样,生态的演化不单单是物理反应,更是化学反应。不可以像搭积木同样“拼”出一个生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人模仿阿里的生态来“布局”,几个板块同时推动,但愿能成为互补的生态。但阿里的生态是这么多年逐步演化出来的。淘宝,支付宝发展到足够成熟后,才有余额宝和蚂蚁金服,以及阿里云和菜鸟。简单的加法是没法孵化出生态的。首先得有一个足够强的面,才有可能向“体”演化。布局

复杂生态每每是按简单规则,而不是复杂规律演化的。因此最初的几个简单规则是否对生态的演化有促进做用就很是重要。例如,2004年淘宝和ebay激烈竞争的时候,ebay的规则试图防止买家和卖家的联系,这样平台才能收费。而淘宝则鼓励双方的沟通,甚至专门推出了旺旺。买家和卖家的直接互动,使得卖家的差别化服务有可能得到承认,造成了卖家的多元化发展,并催生了各类增值服务,如网店装修,淘宝模特等,推进了整个生态的繁荣。一个面是否完成了”prototype”,也就是我过去说的,是否渡过了0到0.1的生死关,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这个面上有没有涌出新的线,能够给客户提供之前没法提供的价值。面是赋能的平台,只能经过新的商家来服务客户。而这些新的商家最初每每没有能力直接和传统的强势产品服务商竞争,必须提供创新的服务,例如,淘宝的卖家让全中国的买家,不管在哪里,都能按一样价格买到一样商品。 在淘宝早期,这样一个重要的客户价值,就能弥补不少方面的不足,从而让平台有个启动的支点。在这个意义上,新生态的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是很吻合颠覆性创新的理论的,即从边缘开始提供新的服务。阿里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