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脚本中make命令的使用

    (最近开发的项目中须要编写Shell脚本对整个工程进行自动化编译,即在Shell脚本中使用make命令来进行编译,下面回顾一下Shell脚本中如何使用make命令)程序员

        在开发一个系统时,通常是将一个系统分红几个模块,这样作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但因为各个模块间不可避免存在关联,因此当一个模块改动后,其余模块也许会有所更新,固然对小系统来讲,手工编译链接是没问题,可是若是是一个大系统,存在不少个模块,那么手工编译的方法就不适用了。为此,在Linux系统中,专门提供了一个make命令来自动维护目标文件,与手工编译和链接相比,make命令的优势在于他只更新修改过的文件(在Linux中,一个文件被建立或更新后有一个最后修改时间,make命令就是经过这个最后修改时间来判断此文件是否被修改),而对没修改的文件则置之不理,而且make命令不会漏掉一个须要更新的文件。shell

       文件和文件间或模块或模块间有可能存在倚赖关系,make命令也是依据这种依赖关系来进行维护的,因此咱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依赖关系;make命令固然不会本身知道这些依赖关系,而须要程序员将这些依赖关系写入一个叫makefile的文件中。bash

       下面是详细解析:工具

1、Make命令ui

一、make命令基础概念.net

    Make这个词,英语的意思是”制做”。Make命令直接用了这个意思,就是要作出某个文件。好比,要作出文件a.txt,就能够执行下面的命令。命令行

$ make a.txt
       可是,若是你真的输入这条命令,它并不会起做用。由于Make命令自己并不知道,如何作出a.txt,须要有人告诉它,如何调用其余命令完成这个目标。
       好比,假设文件a.txt 依赖于b.txt 和 c.txt ,是后面两个文件链接(cat命令)的产物。那么,make 须要知道下面的规则。对象

a.txt: b.txt c.txt
    cat b.txt c.txt > a.txt
       也就是说,make a.txt 这条命令的背后,实际上分红两步:第一步,确认 b.txt 和 c.txt 必须已经存在,第二步使用 cat 命令 将这个两个文件合并,输出为新文件。
       像这样的规则,都写在一个叫作Makefile的文件中,Make命令依赖这个文件进行构建。Makefile文件也能够写为makefile, 或者用命令行参数指定为其余文件名。blog

$ make -f rules.txt # 或者 $ make --file=rules.txt
      上面代码指定make命令依据rules.txt文件中的规则,进行构建。继承


二、make命令使用方法

     Make命自己可带有四种参数:标志、宏定义、描述文件名和目标文件名。其标准形式为:

  Make [flags] [macro definitions] [targets]

  Unix系统下标志位flags选项及其含义为:
 
  -f file  指定file文件为描述文件,若是file参数为"-"符,那么描述文件指向标准输入。若是没有"-f"参数,则系统将默认当前目录下名为makefile或者名为Makefile的文件为描述文件。在Linux中, GNU make 工具在当前工做目录中按照GNUmakefile、makefile、Makefile的顺序搜索 makefile文件。

  -i   忽略命令执行返回的出错信息。 
  -s   沉默模式,在执行以前不输出相应的命令行信息。 
  -r   禁止使用build-in规则。 
  -n   非执行模式,输出全部执行命令,但并不执行。 
  -t   更新目标文件。 
  -q   make操做将根据目标文件是否已经更新返回"0"或非"0"的状态信息。 
  -p   输出全部宏定义和目标文件描述。 
  -d   Debug模式,输出有关文件和检测时间的详细信息。

  Linux下make标志位的经常使用选项与Unix系统中稍有不一样,下面咱们只列出了不一样部分:

  -c dir   在读取 makefile 以前改变到指定的目录dir。 

  -I dir   当包含其余 makefile文件时,利用该选项指定搜索目录。 
  -h   help文挡,显示全部的make选项。 
  -w   在处理 makefile 以前和以后,都显示工做目录。

  经过命令行参数中的target ,可指定make要编译的目标,而且容许同时定义编译多个目标,操做时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编译target选项中指定的目标文件。若是命令行中没有指定目标,则系统默认target指向描述文件中第一个目标文件。

  一般,makefile 中还定义有 clean 目标,可用来清除编译过程当中的中间文件,例如:

  clean: 
  rm -f *.o

  运行 make clean 时,将执行 rm -f *.o 命令,最终删除全部编译过程当中产生的全部中间文件。

  隐含规则

  在make 工具中包含有一些内置的或隐含的规则,这些规则定义了如何从不一样的依赖文件创建特定类型的目标。Unix系统一般支持一种基于文件扩展名即文件名后缀的隐含规则。这种后缀规则定义了如何将一个具备特定文件名后缀的文件(例如.c文件),转换成为具备另外一种文件名后缀的文件(例如.o文件):
 
  .c:.o 
  $(CC) $(CFLAGS) $(CPPFLAGS) -c -o $@ $< 

  系统中默认的经常使用文件扩展名及其含义为: 

  .o  目标文件 
  .c  C源文件 
  .f  FORTRAN源文件 
  .s  汇编源文件 
  .y  Yacc-C源语法 
  .l  Lex源语法

  在早期的Unix系统系统中还支持Yacc-C源语法和Lex源语法。在编译过程当中,系统会首先在makefile文件中寻找与目标文件相关的.C文件,若是还有与之相依赖的.y和.l文件,则首先将其转换为.c文件后再编译生成相应的.o文件;若是没有与目标相关的.c文件而只有相关的.y文件,则系统将直接编译.y文件。
  而GNU make 除了支持后缀规则外还支持另外一种类型的隐含规则--模式规则。这种规则更加通用,由于能够利用模式规则定义更加复杂的依赖性规则。模式规则看起来很是相似于正则规则,但在目标名称的前面多了一个 % 号,同时可用来定义目标和依赖文件之间的关系,例以下面的模式规则定义了如何将任意一个 file.c 文件转换为 file.o 文件:

  %.c:%.o 
  $(CC) $(CFLAGS) $(CPPFLAGS) -c -o $@ $< 

2、Makefile文件

一、概述

     Makefile文件由一系列规则(rules)构成。每条规则的形式以下。

<target> : <prerequisites> [tab] <commands>

     上面第一行冒号前面的部分,叫作”目标”(target),冒号后面的部分叫作”前置条件”(prerequisites);第二行必须由一个tab键起首,后面跟着”命令”(commands)。

     “目标”是必需的,不可省略;”前置条件”和”命令”都是可选的,可是二者之中必须至少存在一个。

      每条规则就明确两件事:构建目标的前置条件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

二、 目标(target)

      一个目标(target)就构成一条规则。目标一般是文件名,指明Make命令所要构建的对象,好比 a.txt 。目标能够是一个文件名,也能够是多个文件名,之间用空格分隔

      除了文件名,目标还能够是某个操做的名字,这称为”伪目标”(phony target)。

clean: rm *.o
    上面代码的目标是clean,它不是文件名,而是一个操做的名字,属于”伪目标 “,做用是删除对象文件。

$ make  clean
    可是,若是当前目录中,正好有一个文件叫作clean,那么这个命令不会执行。由于Make发现clean文件已经存在,就认为没有必要从新构建了,就不会执行指定的rm命令

    为了不这种状况,能够明确声明clean是”伪目标”,写法以下。

.PHONY: clean
clean: rm *.o temp
    声明clean是”伪目标”以后,make就不会去检查是否存在一个叫作clean的文件,而是每次运行都执行对应的命令。像.PHONY这样的内置目标名还有很多,能够查看手册。
    若是Make命令运行时没有指定目标,默认会执行Makefile文件的第一个目标。

    $ make

    上面代码执行Makefile文件的第一个目标。

例:执行多个目标

.PHONY: cleanall cleanobj cleandiff
 
cleanall : cleanobj cleandiff
        rm program
 
cleanobj : rm *.o
 
cleandiff : rm *.diff


3、shell 脚本各类执行方式(source ./*.sh, . ./*.sh, ./*.sh)的区别

结论一: ./*.sh的执行方式等价于sh ./*.sh或者bash ./*.sh,此三种执行脚本的方式都是从新启动一个子shell,在子shell中执行此脚本。

结论二: .source ./*.sh和 . ./*.sh的执行方式是等价的,即两种执行方式都是在当前shell进程中执行此脚本,而不是从新启动一个shell 而在子shell进程中执行此脚本。

验证依据:没有被export导出的变量(即非环境变量)是不能被子shell继承的

验证结果:

[root@localhost ~]#name=dangxu       //定义通常变量  
[root@localhost ~]# echo ${name}  
dangxu  
[root@localhost ~]# cat test.sh      //验证脚本,实例化标题中的./*.sh  
#!/bin/sh  
echo ${name}  
[root@localhost ~]# ls -l test.sh    //验证脚本可执行  
-rwxr-xr-x 1 root root 23 Feb  6 11:09 test.sh  
[root@localhost ~]# ./test.sh        //如下三个命令证实告终论一      [root@localhost ~]# sh ./test.sh      [root@localhost ~]# bash ./test.sh      [root@localhost ~]# . ./test.sh     //如下两个命令证实告终论二   dangxu   [root@localhost ~]# source ./test.sh   dangxu   [root@localhost ~]#  ---------------------  做者:zqixiao_09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zqixiao_09/article/details/5141713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连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