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生存指南-16 农村青年


农村青年网络

(45)post

周末,我带着四叔跟老姚转了转北京城那几个著名的景点。cdn

旅游对于一些家庭来讲是生活必需品,一年到头,必须出门三五趟。近则郊区周边,远则海外港湾。旅行能够放松心情,促进家庭和气。不过旅游对于我家来讲,十年前是不敢想的奢侈品,如今也不过是偶尔用来解馋的消费品。blog

财富积累讲究开源节流,老姚没有开源的门路,攒钱只能靠节流。因此当听到长城缆车索道须要每人一百元的时候,他果断拒绝,强忍着腰疼,腿疼,扶着栏杆慢慢地走下山去。游戏

在景区,一根黄瓜能够卖到十元钱,一份盖饭便宜的也要三十元。好在东西都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过也所以,我妄想欺骗老姚,在景区进餐的想法也幻灭。咱们不得不硬生生地挺着辘辘的饥肠赶回公寓。资源

我在公寓附近找了家便宜的饭馆,三十多元钱解决了三我的的肚子。老姚吃得非常香甜,嘴巴不住地夸赞本身的省钱之道,还教育我粒粒皆辛苦。get

吃完饭后,我拖着灌了铅同样的双腿,回到住所。我找来几张报纸铺在房间的地上,在上面又铺了床被子。我睡在地上,老姚睡个人床,四叔睡老潘的床。it

十多平米的小屋里硬生生地塞了三我的。固然,若是严格遵照公寓门口张贴的管理告示,老姚跟四叔不能在我房间留宿。不过,没有什么事儿是送一包烟不能解决的,若是有,那就送两包。io

公寓的保安小哥在收了我两包烟、两瓶啤酒后,原先不可一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他主动提出为咱们放哨,允诺若是房东来访,他会第一时间告知我。class

(46)

四叔跟老姚的忽然到访让我身体很累,不过心情却甚是愉悦。听着乡音,聊着家长里短,一切都很亲切。入睡前,我与四叔闲聊,他讲了几件老家最近发生的事儿,我浑身不住地冒冷汗。

广袤的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广袤的土地上住着广大的人群。原来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春种秋收,一年到头都扎在土地上,没有多少空闲。

现现在农业器械如播种机,收割机愈来愈先进,种地早已再也不是高强度的劳做,许多农村劳动力就闲了下来。科技进步最早解放与受益的并非那些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而是那批二十岁左右的农村待业青年。

一些人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再也不继续求学。若是是十多年前,这些人会成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或在家务农种地,或学一门手艺,如瓦工,木匠,而后随着包工队外出打工,成为各大城市里农民工中的一份子。

不过,当下就业形势发生了改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升级改造,低端劳动力过剩。与此同时,成长于安逸时代的年轻人也不如父辈那般肯吃苦受累,就算有一份在工地搬砖夯土的工做,大部分人也都会拒绝。

好在那些工业,制造业或者服务业比较发达的省份里,待业青年能够去工厂作流水线上的工人,或者去饭店歌厅当服务员,赚钱养家倒也不成问题。

不过在一些仍然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可供待业青年从事的工做并很少,因而这群人就走上了另外的道路。就在一个月前,咱们村东头一条街上,十多户人家被一伙摩托车飞贼洗劫一番。

据传损失最大的是村支书姚钱盛家,他家丢了五万多现金,不过姚钱盛对外宣称只是丢了几件不值钱的金银首饰。这事儿事后,姚钱盛雇人把自家院墙又加盖了半米,同时墙上还安装了玻璃渣,防御电网。

我翻看四叔手机上姚钱盛家院墙的照片,他家看起来特像电视剧里反动地主家中的堡垒据点,就差几挺机枪和几个打手。

丢钱还算小事儿,有些人还丧了命。隔壁村有一个开小卖部的人家,盗贼在偷窃时,被主人堵在了家里,通过激烈地打斗,主家男人被盗贼捅了十几刀,一命呜呼,最后人财两失。

做案的人基本都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无业游民,他们汇集在一块儿,打架斗殴,抢劫偷盗,甚至是杀人越货。农村不像城市那样有着严密的监控网络和热心的人民群众,由于缺少有效的人证物证,许多案子都过了好几年尚未破。

(47)

贫瘠的农村,贫瘠的物质与精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愿景,恐怕只存在于乌托邦式的文学做品中。现实状况下,鸡毛蒜皮都得斤斤计较,蝇营狗苟非常常见。贫穷只会让人瞧不起,甚至连孩子都没法娶妻。富有就怕旁人眼犯红,要时刻提防着坏人的惦念。

近几年,村里一些终年在外打拼,攒下些许积蓄的人,不少都举家搬到县上,市里居住。村中荒废坍塌,杂草丛生的院落愈来愈多。年轻人远离家乡,只留下七八十岁的老人守着故土。

像我这样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一路披荆斩棘,埋头苦读数载,考入城市大学。毕业后,混入城市中,讨得一份安身立命的工做,每日勤勤恳恳换一份温饱。

诸如空气很差,地铁拥挤,老板谩骂......这些不良待遇均可以不走心,一笑置之。使人心扉痛彻的是「从小到大,梦想被不断地修正。它变得愈来愈小,也愈来愈现实。」

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在帝都能有属于本身的小房子。即使是这样居有定所的基本生活需求,在通过多年的劳心费力后,到头来发现仍是梦寐以求。随着年岁增加,志气被消磨殆尽,又不得不考虑再次转战他乡。

回望远方是那归不了的故乡,俯瞰脚下是这难捱的他乡。

在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看到别人盆满钵满,宝马香车,广厦万间,又免不了心急。但是,转而一望,方圆五千米都瞧不见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

没有家底,没有资源,没有贵人,在这寒门难出贵子的大形势下,残酷的现实让咱们开始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游戏度日,混一天算一天慢慢地成为了生活常态。

可意志消沉,怨天尤人历来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本来还算平静的心变得戾气满满。惟有背着行囊,举步前行,希冀将来能有一番别样的光景。

至少,目前大多数人还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勤劳终能致富。

点击进入下一章阅读

点击从第一章开始阅读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