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应用层开发人员,接触最多的网络协议一般都是传输层的TCP(与之同处一层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议是UDP协议),但对于IP协议,对于应用程序员来讲更多的印象仍是IP地址这个东西,再往深一点也就很难说的清楚。
本文将简要回故TCP/IP协议的过去、简单介绍TCP/IP协议族的关系,并与你们一块儿直观地分享由TCP/IP协议族所构建的虚拟网络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状况。(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520-1-1.html)html
互联网协议族(英语:Internet Protocol Suite,缩写为IPS),是一个网络通讯模型,以及一整个网络传输协议家族,为互联网的基础通讯架构。它常被通称为TCP/IP协议族(英语:TCP/IP Protocol Suite,或TCP/IP Protocols),简称TCP/IP协议。由于这个协议家族的两个核心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为这个家族中最先经过的标准。
对于应用层开发人员,接触最多的网络协议一般都是传输层的TCP,为何这么说,由于再往上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HTTPS、POP三、SMTP、RPC、FTP、TELNET等等都是基于TCP传输层协议。但对于IP协议,对于应用程序员来讲更多的印象仍是IP地址这个东西,实际上IP协议是位于TCP协议之下的网络层,对于应用层程序员来讲很难直接接触。
下面这张图,直接的反映了TCP/IP协议族的关系状况(高清下载点此进入): 程序员
维基百科对于罗伯特·卡恩的介绍:
常称鲍勃·卡恩(Bob Kahn),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发明了TCP协议,并与文特·瑟夫一块儿发明了IP协议;这两个协议成为互联网存在基石。
维基百科对于文顿·瑟夫的介绍:
文顿·格雷·瑟夫(英语:Vinton Gray Cerf,1943年6月23日-),昵称为文特·瑟夫(Vint Cerf ),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计算机科学家,因与罗伯特·卡恩设计了TCP/IP协议和互联网基础架构而被共同称为“互联网之父”。
文顿·瑟夫的履历:安全
布什总统为罗伯特·卡恩(中者)和文特·瑟夫(左者)颁发勋章: 微信
1997年12月,布什总统为表彰罗伯特·卡恩和文特·瑟夫为互联网的创建和发展所作的贡献而给他俩都颁发的美国国家技术勋章。网络
罗伯特·卡恩(左者)与文特·瑟夫(右者)一块儿接受访谈: 架构
1969年8月30日,由BBN公司制造的第一台“接口信息处理机”IMP1,在预约日期前2天运抵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计算机系教授、著名的网络先驱人物克兰罗克带着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安装和调试。10月初,第二台IMP2运到阿帕网试验的第二节点斯坦福研究院(SRI)。
通过数百人一年多时间的紧张研究,阿帕网远程联网试验即将正式实施。
不久后,1969年11月,第三台IMP3抵达阿帕网第三节点——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969年12月,最后一台供试验的IMP4在阿帕网第四节点——犹他大学(Utah)安装成功,基本实现了罗伯茨规划的设计蓝图。因而,具备4个节点阿帕网(ARPANet)正式启用,人类社会今后跨进了网络时代。
BBN程序员团队合影:
见证首次互联网链接实验的工做日志:
当时IMP1与主机Sigma-7的链接现场: 网站
把两台计算机连在一块儿,只是迈出了创建互联网的一小步。人们很快发现,若是要把更多的不一样型号的计算机,经过不一样规格的网络链接在一块儿,还要让它们能共享内容,就非得发明一套更先进的技术不可。
假如看到互联网发明之初的那股子混乱劲儿,熟练操做着智能手机、利用无线信号进行视频对话的现代人可能会以为难以置信。阿帕网问世以后,美国军方很快采纳了这一技术,可是,接入网络的电脑愈来愈多,形成发送信息的计算机很难在庞杂的网络中定位目标计算机。而且,最初的网络缺乏纠错功能,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一旦出现错误,网络就可能中止运行。出错电脑增多,使得网络运行效率大打折扣。ui
现在大名鼎鼎的两位科学家、TCP/IP协议的发明者——罗伯特·卡恩和文顿·瑟夫就是在这时开始了他们的重要工做。他们恐怕也是这一群拥有“互联网之父”头衔的科学家中知名度最高的。他们都得到过“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瑟夫还曾任谷歌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和首席互联网专家。
两位科学家首先着眼于给每台电脑都分配一个惟一的肯定的地址,就像住宅的门牌号同样,有了它快递员才能把包裹准确投递到位——这就是IP。而TCP则负责监督传输过程,一出现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从新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这套思想直接致使了一种新设备——路由器的出现。
在1973年问世并被持续不断改进的TCP/IP协议至今仍然是全球互联网得以稳定运做的保证。经过这项技术,两位科学家使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彻底由主机设备保障,而与链接这些主机的网络硬件的材质与形态无关。人们评价说,TCP/IP技术将最终能够运行在“两个罐子和一根弦”上,甚至能够用信鸽来代替网络。
1974年,人们亲眼见证了TCP/IP协议的成功。在这场实验中,科学家将数据包在卫星网络和陆地电缆之间反复传输,贯穿欧洲和美国的电脑系统,全程9.4万千米,没有丢失一个数据位。同年,美国政府无条件公布了TCP/IP协议的核心技术,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浪潮随之兴起。网络传输协议
“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亿人在使用互联网。” 文顿·瑟夫说,“坦率说,三十多年前研究TCP/IP的时候,咱们没有想到这项技术会获得如此普遍的运用。”
TCP/IP协议发明人文顿·瑟夫:
“申请专利从实际的角度是行不通的,若是新技术不是无偿和免费的话,人们就会远离咱们而去。” 文特·瑟夫坚持将今天互联网成功的缘由之一归结于他和罗伯特·卡恩没有申请专利,把TCP/IP视为私有财产。
1973年,文特·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在设计互联网的时候,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必定要让电脑和电脑之间的沟通敞开和透明;1975年,开始布设互联网的时候,两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个礼物贡献给人们,让你们自由的分享。spa
现在,TCP/IP协议让互联网愈来愈远,绝不夸张的说,没有这张“网”的世界将不能成为21世纪。“网”一直处于虑拟世界,看不见、摸不着,链接世界的互联网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一块儿来看看。
看起来是下面这个样子的(由Opte工程组绘制的互联网地图),原图及说明请点此查看。
是基于真实的世界互联网真实路由节点绘制出来的,具体流程以下图所示:
答案是经过各国铺设在海地的通信光缆实现的。下面一块儿来看看截至2015年国与国之间经过海底光缆的“链接”状况。
2015年全球互联网跨国通讯光缆的链接状况图:(原图点此进入)
2015年全球互联网跨国通讯光缆的链接状况图(中国部分放大显示):(原图点此进入)
补充:这张图里能够看到,中国的跨国海底光缆并很少,链接国外的网站延迟这么大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张更吊炸天的全球互联网跨国通讯光缆的链接状况图(2015年版):(原图点此进入)
好吧,我要是麻花腾,也作一张相似的QQ、微信的链接状况,估计会有拿破仑征服欧洲那样的成就感。。。
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讲,网络之间的距离能够用“网络延迟”来衡量(单位一般是毫秒),从真实世界的角度讲,正是TCP/IP协议的威力,从新定义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单位,让“链接”变的没有距离感。
你可能会好奇,咱们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通讯延迟究竟是多少呢?咱们一块儿来看看下面几个图。
从香港发起的通讯,与世界主要节点的延迟示意图:
说明:香港到美国的延迟大约是150ms、到英国超过200ms。
从英国发起的通讯,与世界主要节点的延迟示意图:
说明:从英国到中国的延迟大约是200ms。
从美国发起的通讯,与世界主要节点的延迟示意图:
说明:从美国到中国的延迟大约是120ms、到日本约80ms(果真是盟友)。
(本文同步发布于:http://www.52im.net/thread-5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