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和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对比

最近偶然和朋友讨论起Libra,对Libra和央行的数字货币方案很感兴趣。梳理了阅读资料(参考见文末)和本身的思考,发知乎留个记录。node

Libra

是什么?编程

  • 无国界货币 + 为全球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要解决的问题:安全

  • 当前还有十几亿人没有银行帐户,没有接入现代金融系统
  • 当前部分金融服务低效、价格高昂、不易访问、不够全球化连通
  • (隐含问题)保证美圆在全球经济的优点地位

解决方案:微信

  • 由多个公司机构组成的 Libra 协会管理:目前是许可制(白名单准入),将来可能采用非许可(谁均可以加入)
  • 结合区块链的混合式架构:顶层清结算采用区块链(相似联盟链),底下交易采用中心化处理(恐怕和区块链没啥关系)
  • 有“一篮子”价值资产储备做为后盾(美圆为主,他国主权货币及证券等低风险资产为辅)
  • 采用Move编程语言,可加载智能合约和交易逻辑

优点:架构

  • 潜在用户量极大,遍布全球(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 适合作跨境支付/汇款(虽然能够下降成本,但没法避免基本的监管成本)
  • 适合作价值储藏
  • 难以彻底禁止
  • 有可能成为强势货币、数国法币、甚至超主权货币(但过程当中破坏力可能很大)。也可能将来改成信用货币(不须要资产背书)

劣势:app

  • 币值/汇率不稳定(由于储备资产篮子组成始终在变),会有波动->不适合做为交易媒介(强国用本身货币就很好,资本弱势国的商品须要额外的Libra标价)
  • 威胁到其余主权国家货币和经济稳定:会致使弱国货币贬值(群众用本国货币购买Libra),难以获得主权货币承认
  • 可能引发的国际货币体系紊乱(譬如弱国印钞兑换Libra)->须要有相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机构来管理
  • 若是有了信贷产品,存在派生存款和货币乘数问题(Libra就不只是M0了)->须要相似央行的机构来控制
  • “一篮子”储备资产难以管理和盈利:对投资组合的稳定性低风险要求过高(并且小札在听证会说不追求盈利分成)
  • Libra协会难以中立,服众,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央行/货币基金组织/反洗钱/反恐)
    出了事儿,互相甩锅给协会或协会内其余机构
  • 政策监管套利(会员机构的所在国法律 vs 瑞士法律(非欧盟),Libra会天生追求弱监管)
  • 公有链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即便采用假名机制,仍能够经过大数据定位用户)


--框架

央行数字货币(DCEP)

是什么?编程语言

  • 用于替代部分人民币M0纸钞的中心化数字货币(是法币,也是央行的负债)

要解决的问题区块链

  • 纸币硬币从设计、生产、管理(包含监管)、流通使用都成本高昂,用户携带使用纸币也不方便。
  • (隐含问题)避免美圆/其余数字货币对中国形成冲击

解决方案大数据

  • 央行中心化管理:管理同纸币
  • 双层投放双层运营:央行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不与商业机构竞争。充分利用下层现有的基础设施
    • 上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
    • 下层商业银行/机构 对 老百姓
  • 是技术中性的技术框架标准,不预设技术路线(不必定用区块链)。不一样机构的技术路线能够充分竞争。
  • 考虑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数字合约,对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报审慎态度

优点

  • 央行信用担保:无限法偿(必须接收),安全性稳定性最高
  • 不须要帐户:只要有数字钱包
  • 双离线:不联网就能实现价值转移
  • 匿名监管:对用户和商业机构而言,相似纸钞。但因为电子钱包和手机/身份绑定+数据上线。监管部门能够经过大数据,根据用户定位洗钱恐怖活动。
  • 能够进行编程
  • 对现有金融设施和IT系统大致兼容,不存在冲击

题外话:

  • 和支付宝微信什么关系?
    不是一个概念。
    DCEP是法币的一种载体形式。本质和央行背书的纸钞没有区别。
    支付宝支付是一种支付方式。在支付宝/微信的余额只是支付宝/微信对用户的负债,没有国家背书。用支付宝微信,同样能够支付。

--

结论和思考

  • 互联网/创投思惟不能轻易用于金融市场,快速迭代试错的方法,高风险高回报的思路,社会成本可能高到不可想象。
  • 央行和 Facebook,根子上的思惟模型不一样。经验,治理的责任感,事先设计完备架构的思惟,也有差别
  • Libra 远景极为宏大,但 Facebook 能力有限,远没有作好准备。Libra 对当前金融、经济、政治架构冲击很大,落地难度过高。即便强推成功,也多是一个缩水妥协版本。
  • 央行的方案(本质上和Libra差异极大),是一个对纸质人民币 Pareto efficient 的方案。因为政策优点,推动可能比 Libra快不少(并且中国已经研究5年了)

 

参考:

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m.igetget.com
Libra白皮书(最精确的中文翻译版)​www.jianshu.com图标
人民币3.0 |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mp.weixin.qq.com图标
 
 

知乎转载:https://zhuanlan.zhihu.com/p/88769818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