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篇值得读的文章,有意思的是,题目都带"how to"。 html
第一篇文章,How to Pick a Graduate Advisor(如何选研究生导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Ben Barres发表于2013年10月16日的Neuron杂志。他给出了一些选择研究生导师或博后导师时应该考虑的很是具体的建议。他以为起码要考虑三或四个方面:1)首先是你关心的研究领域;2)(导师的)科学研究能力;3)(导师的)辅导能力;4)(导师)对科学的激情。所以,要选择一个好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良师益友。 post
评判一我的是不是好导师其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有的人研究作的很好,但并非一个好的导师;有的人能够像朋友,但在科学上对你的指导能力有限。Barres建议了一个他以为简单却有效的评判导师能力的指数,叫M指数(Mentor-index?),即某个科学家所指导过的研究生和博后的H指数的平均值。也就是说,他认为一个好的导师应该能让他的研究生们作得出色,所以研究生们的科研能力或科研产出能反映一个科学家是不是好导师。我前几天的博文《导师不会告诉你的十条真理》,也跟选择导师有关。 spa
第二篇文章,How to Be a Graduate Advisee(如何作好研究生),美国西北大学的Indira Raman发表于2014年1月8日的Neuron杂志。她以为研究生不要成为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主动地找到本身的定位。好比关于作科学,她给研究生的建议是:1)认识到你作的事情是真实的可以带来影响的科学(所以要自豪并享受作科学的过程)(The science you are doing is the real thing);2)不要让你本身习惯于失败(好比要学会尝试新的实验方法)(Do not let yourself get accustomed to failure);3)不要惧怕焦虑,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Don't worry about worrying);4)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不要期望你的导师能教会你任何事情,所以要多读文献,多跟不一样的人交流,学会利用资源(Use your resources);5)关注不寻常的东西(Pay attention to the unusual),或许你实验中一个看起来多是错的结果,刚好会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关于如何跟导师及其余同事打交道,她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她还建议研究生应该坚持本身的理想,而且善待本身的生活(实验室内要专一工做,但实验室外也要调节好生活)。 htm
第三篇文章,How To Become Good At Peer-Review(如何作好同行评审),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ennifer Raff写的一篇博文,被PeerJ推荐。同行评审是维持科学健康发展的能够说最核心的事情之一,好比科学发表和科研评价,都须要作好同行评审。Jennifer主要是想给年轻的科学家一些建议。她认为作好同行评审首先有几条科研伦理上的考虑,好比:1)确保你本身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评审某篇论文;2)要保证评审的时效性,及时返回评审结果(这也是一名科学家职业精神的体现);3)严肃对待同行评审;4)避免偏见,避免带着我的感情色彩来作同行评审;5)不要让等级观念影响评审,不要被"大牛"的名字吓到,科研名人并不表明正确;6)尊重保密性:不要泄露你评审的稿件的信息。Jennifer还给出了如何来评判"引言"、"研究方法"、"结果解释"等部分的建议。她还就匿名评审仍是开放评审,以及发表后同行评审谈了她的见解。 blog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883-75921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晓磊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