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IPv6应用平台引领下一代互联网

在11月15日的GNTC IPv6专场峰会上,阿里巴巴网络架构师张先国先生首先分享了“阿里巴巴IPv6应用平台引领下一代互联网”主题演讲。演讲中讲述了阿里巴巴为什么尽早启动IPv6项目、阿里巴巴PV6应用平台实践、以及阿里巴巴五大应用及集团各类平台如何构建在阿里云平台之上。数据库

  • GNTC大会背景
    GNTC 做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技术盛会之一,是由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办,南京市江北新区等单位支持,2018年11月14日-16日在南京火热开幕。本届GNTC经过2场全体大会、7场技术峰会、1场测试活动及GNTC Awards颁奖典礼等特别活动,聚集来自20个国家、50余个国际组织、150多位技术专家,2000+位现场观众。

阿里巴巴网络架构高级专家 张先国
后端


如下为你们收录张先国演讲摘要:浏览器

阿里巴巴在2017年6月份就开始启动IPv6项目,主要缘由:1)当时全球有5亿以上的IPv6活跃用户,分布在印度、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国家,甚至东南亚也开始了增加。截至如今中国,移动端的IPv6终端已经达到了5亿。2)将来五年之内将有500亿的物联网终端进入互联网,如此大致量是IPv4没法支撑的。3)5G正在快速普及,其高带宽、低时延、海量接入的特色,没法继续使用地址转换、会话保持、单向访问的技术。安全

  • 目前IPv6 项目改造进展和成果:
  1. 2018年双十一:阿里巴巴的当天交易额总数是2135亿,交易峰值每秒49万笔,淘宝背后有IPv6支撑全栈业务。IPv6的好处是,过去从服务端只能看到用户的家庭网关或者4G网关,也缺乏不少大数据。采用IPv6绕过NAT,能够直接看到终端用户,进行精准分析和服务。
  2. 高德:导航能力很是专业准确,是DAU过亿的应用,双十一以前抓IPv6 用户访问图,一周数据天天迟早高峰服务很是平顺,IPv6在4G或者3G信号比漫游强,体验很是流畅。
  3. 优酷:日活过亿的应用,世界杯期间就开始了IPv6直播,阿里巴巴采用了IPv6的应用加速技术,让用户的观看更加流畅,由于省去了NAT转换流程,而且全国IPv6的网络是很是通畅的。
  • 整体业务架构与面临挑战:

阿里巴巴整体的IPv6整体业务架构分为接入层互联网和应用。接入层大多知名品牌终端支持了IPv6。移动端访问运营商的互联网,而后进入阿里巴巴的数据中心。应用侧包括三层,网络、云、应用。基础网络包括接入网、骨干网、IDC网络、网关、服务器;另外就是云平台、云网络包括阿里巴巴的一些安全系统,CDN、DNS、SLB等,这两层之上是阿里巴巴改造的五大应用,运行在云平台之上。
服务器


这其中面临的挑战包含:1)阿里巴巴对接运营商比较复杂,由于在全国多个地域要开通IPv6,而早期网络对接是不成熟的,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问题正在排查解决优化。2)投资量大,由于大量的网络设备是过去的积累,阿里基础设施有上百万台服务器,涉及到总的硬件投资大概有几百亿以上。3)工做量大,由于涉及到变动、替换、升级,数百台的设备,数千条链路割接,还有大量的运营工做。网络

  • 在网络架构方面,从外向内有五层网络,接入-广域-城域-应用网络-DCN网络,内网从双栈向IPv6 only演进,在这演进过程当中,阿里巴巴在这个网络的升级演进过程至关于开着飞机换引擎,成本及稳定性成为两大挑战。另外就是技术方面的挑战,包含路由爆表、安全规则资源不足、管控适配等等。


  • 在电商业务架构方面,首先移动端PC端都是采用统一接入,可让用户体验更好,一次链接能够访问全部的模块,包括天猫超市、饿了么这些业务。可是IPv6演进也带来一些业务风险,包含600个以上的应用及5亿以上用户逐步切换到IPv6的过程以及面临DDoS攻击等风险。
  • 在应用体验方面,由于阿里巴巴IPv6网络今年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改造,包括运营商网络和企业的网络都是这样,这个网络是不成熟的,也有大量的链接失败率,及较高的网络延时。另外回落时间过长,还有大量的MTU致使的丢包问题,对网络应用都是一个挑战。

基于以上问题及挑战,阿里巴巴也逐渐发展了解决方案。阿里巴巴的网络优化方案分红三个层面:1)物理网络的覆盖 2)自研虚拟网络平台 3)应用调度三个领域。架构

  • 在物理网络方面,阿里在全国超过20个IDC已经支持了IPv6,带宽每一个区域出口达到了2T以上的带宽,北京、上海、深圳等等出口都超过了2个T。另外CDN在全国各地实现了IPv6的应用加速,能够保证更优质的业务体验。此外,阿里巴巴透过全国各地的探测系统、移动端APP实时发现用户质量问题,把这些质量数据问题送给网络大脑--活水,活水系统会把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以后传送给控制器,再进行网络层调度和应用层的调度,包括SRTE网络调度、BGP路由调度,以及应用层DNS方案调度,加上有多个运营商出口,进行同城多出口的调度,也能够进行异地的调度。
  • 在虚拟网络技术平台方面,如下这张图是阿里巴巴自研的一套网络平台,左边是转发层面业务,右边是管控层面系统。主要核心技术包含右边的Netframe转发支撑平台,拥有400G级IPv6的转发能力,另外就是AliBGP,实现跨厂商路由协议对接,解决了多厂商兼容性的问题;最后是AliGuard能够提供一个T能力的抗攻击能力,有效的防护黑产的攻击。


  • 在应用链路和网络方面,应用层大概分三步,首先左侧是APP移动端:
  1. 进行DNS解析,包括PC端方案和移动端的解析方案
  2. 地址解析到静态加速一个域名,能够进行静态页面或者图片视频加载,这就指向CDN服务。
  3. 动态业务请求服务指向阿里巴巴的VIP,实现云上负载均衡。



当后端的业务须要客户的原始IP时,采用TOA携带用户原始的IP,流转到阿里巴巴的Proxy,把IP信息插入HttpHeader,携带原始IP传递给后端Nginx,可经过X-Forwarded-For方法获取real-IP。负载均衡

  • 在应用调度能力方面,由于阿里巴巴有大量应用都是日活超过一亿的,因此必须渐进式切换到IPv6,有两个方案:
  1. PC端或者浏览器端:
    域名请求先走到本地的运营商通常是本省,再向阿里云权威DNS。阿里云DNS能提供高达1T抗攻击能力的DNS服务,目前承载了全国1200万域名服务系统,并在全球18个region部署了Anycast技术。标准DNS也有缺点,由于调度是按省份,一个省全切上去,风险较大,生效较慢。
  2. 移动端HttpDNS:
    须要在终端的APP嵌入SDK,须要域名解析的时候,终端经过Http协议请求,这样就绕过了传统Local DNS解析过程。有几个好处:a)域名精准调度,能够按照更细的百分比,并且还能够加灰度白名单,控制测试用户先上一些IPv6。b)域名防劫持,之前的标准DNS走UDP协议很容易被劫持,HTTP DNS很难被劫持或者是攻击。c)域名变动比之前快了不少,过去是五分钟生效,如今是秒级生效。



总结整个阿里巴巴五大应用和各类平台,都是构建在阿里的云这个平台之上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安全,阿里大致量的应用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能够实现上线的程度,缘由是依赖了已经构建好的阿里云平台,云网络。阿里云IPv6产品和方案已经服务了200个行业的场景。测试

IPv6项目是一个冷启动的项目,今年在国家政策推进下加速,各个领域都没有准备好,阿里之因此快了一点,早在去年就开始投入。人类智慧发展之因此这么快,是由于构建在别人的肩膀之上,应用的演进也是这样的,但愿你们能够把本身的应用平台,构建在云计算的平台之上,实现更快的升级迭代。大数据


原文连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