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封装
数据是在应用层产生的,应用层的数据会给表示层,
表示层会把消息加密、压缩,表示层在给下一层,
会话层这时候什么都不须要作给传输层,
传输层会把消息封装上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给网络层,
网络层会把消息加上IP地址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加上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给物理层,
物理层会转换成比特流。
2.5 解封装
另外一台计算机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比特流转换数据帧发给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帧的mac地址拆掉转换成数据包,
网络层把数据包的IP地址拆掉转换数据段,
而后在经过传输层把数据段的端口号拆掉,
这时候会话层也是什么也不须要作给表示层,
表示层进行解密、解压缩,应用层就会看到咱们发过去的消息。
2.6 每层的协议和数据、设备
应用层 (HTTP、FTP、TFTP、SMTP、SNMP、DNS)
传输层 (TCP、UDP) 数据段
网络层 (ICMP、IGMP、IP、ARP、RARP) 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物理层 比特流网络
每层表明的典型设备ide
传输层:防火墙
网络层: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物理层:网卡加密
2.7 网线制做
网络双绞线是两根铜线绞在一块儿,做用是用来抵御外界电磁波干扰。双绞线的有效距离最长是100米,多余100米信号会衰减,不能和强电放在一块儿,由于强电会干扰弱电信号,有“屏蔽”和“非屏蔽”双绞线
网线类型:5类线(cat5)适应于100MB网络,市场主流
超5类线(cat 5e)衰减小,支持千兆网
6类线(cat 6)用于千兆网
Console(全反线)
568A——568B(交叉线)
568A——568A(直通线)3d
线序有568A和568B线序
568A:白绿、绿 白橙、蓝 白蓝、橙 白棕、棕 blog
八根线中只有一、二、三、6有用
管叫号 用途 颜色
1 发送+ 白绿
2 发送- 绿
3 接收+ 白橙
6 接收- 橙接口
568B:白橙、橙 白绿、蓝 白蓝、绿 白棕、棕
第三章交换机原理与模式
3 MAC地址构成
MAC地址是由十六进制表示的 好比 00-D0-09-A1-D7-B7,前24位是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标识符, MAC分为6组,每组换成二进制是8位,6组就是48位,第8位为0时,是一个单播地址(物理地址),若是为1时是一个逻辑地址(组播地址),一个网卡的地址都是单播地址。(每一个计算机的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0000 0000-1101 0000-
0010 1100
3.1 交换机工做原理
交换机中有一个MAC地址表,对应着计算机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号
例如 :主机A去找主机B,交换机首先查询MAC地址表中1接口对应的源MAC条目。若是条目中没有源MAC地址,交换机会把A的mac地址和所对应的交换机接口编号1对应起来,保存到MAC地址表中。
若是交换机中的地址表中没有找到目的地址所对应的条目,交换机就开始广播,除了1口外,因此接口都会收到这个广播
主机B会回应这个广播,回应一个数据帧(源MAC地址为B,目标MAC地址为A),这时候交换机会把主机B的MAC和接口号2口对应起来保存到MAC地址表中
当主机A和主机B在通讯是就不用广播了,会从MAC地址表中找到B的MAC和接口直接发送数据帧
3.2 交换机工做模式
交换机分为四个模式, 用户模式(查看一些系统信息)、特权模式(查看设备配置)、全局模式(对整个交换机修改配置参数)、接口模式(针对设备的接口修改参数)
Switch>用户模式、switch#特权模式、switch(config)#全局模式、switch(config-if)#接口模式路由
Switch>it
Switch>en
Switch# class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原理
Switch(config)# int f 0/1Switch(confi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