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误区

最近有一个哥们很郁闷,找我诉苦:“咱们如今软件作得差很少了,可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员工不肯意用,老板的意思是既然要作软件,那么软件就能要求员工必须用。软件如何去迫使员工必须用呢? ”他夹在中间感受很是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老板。这种情形,我一听就感同身受,彻底可以理解他的处境,为何?由于这现象在软件行业,尤为是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当中,至关常见。
 
过程通常是这样:
1. 公司高层上套新系统,员工却不肯意用;
2. 因而高层推出行政命令强迫员工必须用;
3. 员工依然不配合,当被追究时,说软件很差用;
4. 公司领导找到倒霉的开发团队,说你的软件必需要解决员工不肯意用的问题,这是你软件的问题;
你们来评评理,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之因此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究其缘由有不少,然而主要的问题还在于你们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到位,缺少正确的方式方法。为了帮助你们少走些弯路,我这里总结了下企业信息化过程当中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全部的问题都是软件的问题;
这 里我必须替勤劳实在的技术人员说句话,企业信息化的问题,还真不是仅用软件就能解决的,这里面还有不少其它的问题,譬如企业文化的问题、变革的问题。为什 么这样说?由于软件是为企业业务服务的,上新系统时,经常会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工做方式等带来改变(一般都是企业管理层想对它们进行一些升级或优 化),而这些改变经常会对一线人员带来一些负担(有时候仅仅是让他作出改变就已是负担了)。如何让基层员工主动来配合或适应这些变化,如何消除或下降基 层对变革的抵触,是软件的问题么?
 
误区二:基层用户只须要拿到软件去用便可;
这 里我是替企业基层说句话,请不要忽略他们的需求,他们在工做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也须要有人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由外面来强加一套程序要求他用 (一般这会增长他的工做内容)。不少时候,实际的工做状况并非远离一线的企业高层所想象的那样,更不是另外一家公司的程序员所能理解的。若是他们对一线工 做不理解,同时又没有让一线人员参与到整个程序的开发过程当中,作出来的东西适用么?
 
误区三:能够靠行政手段实现信息化;
这 是长期处于权力中心的人,最愿意相信的假象。在企业里,公司高层倾向于认为经过行政命令,以及规章制度的要求,能够迫使你们接受信息化带来的改变。然而不 要忘了中国的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聪明的中国人面前,要让他接受本身所不承认的东西,那是很是困难的。要么是作作表面功夫应付下,要么就是暂时 被动接受了,之后你没盯这么紧了再反弹。不管是哪一种状况,都让企业没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优点,甚至是根本达不到上软件系统的初衷。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样行不通,咱们应该如何作才好?出路在何方?
其 实,引入软件系统跟引入一套新的管理流程同样,涉及到企业变革管理的问题。企业领导层最好平时就打造一种精益求精、拥抱变化的企业文化。而且在上系统前, 内部充分沟通,让你们了解到上这套系统对公司和他我的的意义,从意识上先让员工接受这个变化并为之作好准备。同时,还要在系统开发的过程当中,尽可能让员工代 表多参与,使软件可以体现他们的须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只仅是企业领导层的),甚至是派员工表明跟软件团队一块儿工做。这样在系统上线后,要求你们使用 时,阻力应该会小些。若是依然遇到员工抵触,不要简单归结为是这个员工的问题(行政处罚)或者是软件的问题。要深刻沟通了解下他为何不肯意用,究竟是什 么阻碍了他?是我的的问题就提供帮助(如进行培训),是软件的问题就要求改正。另外,软件系统也能够分为几期逐步完善,小步快跑,不要试图一步到位,这不 但能下降实施的压力,并且也符合“需求渐进明细”的规律。 但愿这几点认知,能帮助你们更加顺利地实施企业信息化。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