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图床,图床其实就是提供图片存储的服务器。html
对于自建博客来讲,因为各类缘由的限制(好比穷。。。)可能没法购买存储空间比较大的VPS。git
而对于markdown来讲,由于markdown源文件是纯文本的。 因此没法存储图片类的多媒体文件。github
固然像印象笔记等是支持本地图片存储的,这个就另说了。web
因此为了解决文章中图片存储的问题,咱们能够考虑使用图床的方式,将图片保存在存储服务器上,而在咱们的文章中引用图片连接就能够了。编程
使用图床的优势:浏览器
固然使用图床也有必定的风险和缺点:安全
相信若是你们看过某新晋做者的公众号「吾码2016」的文章的话,应该会发现,某些时候,文章内的图片好像出了一些问题。虽然无伤大雅,可是做为一个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做者,该公众号做者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
因此是使用图床,仍是手工排版图片,这个须要你们仔细斟酌。微信
若是你选择使用图床的话,那么就请继续往下看。 若是你出于安全考虑,选择手工图片排版,那么请点击左上角的叉叉,而后继续阅读下一篇文章《比海飞丝还顺滑的写做体验---幕布+typora》markdown
目前网络上开放的公共图床不少我曾经用过的有一下几个:
这里着重说一下图壳,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公众号编辑神器markdown nice编辑器默认支持的就是图壳图床。 能够直接将图片粘贴到编辑器中,编辑器会自动上传到图壳。因此要说推荐的话,出于对markdown nice 做者大神的崇拜,我推荐图壳。而且表示不接受反驳。。。
固然,若是对于公共图床不够放心或者使用上不够顺手的话,这里介绍两个自建图床的方法:
好,做为一个至今仍然没法靠写做赚到一毛钱但仍然嘴硬表示「本身并不差钱」的做者,这里就教你们如何使用阿里云OSS存储服务搭建我的图床。
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何选择阿里云。
由于我喜欢...你管我...
固然若是你不喜欢阿里云的话,能够选择腾讯云。可是千万不要选择百度云,没有为何,看百度不爽而已...
Step1.首先打开阿里云主页:https://cn.aliyun.com/
一股熟悉的气息铺面而来,不知道是阿里的UI偷懒仍是为了让云计算服务更加亲民化,为何主页设计的跟你家淘宝一个德行...
点击右上角的登陆按钮(是的,绝大部分人不须要注册,由于即便没有淘宝帐号,你也会有支付宝帐号的。。。)
而后选择支付宝快捷登陆或者直接使用淘宝帐号登陆就能够了。
Step2.跳转回主页以后点击右上角的控制台,一次选择左上角的菜单,对象存储OSS
Step3.点击Bucket列表---建立Bucket
Step4.按照下图进行配置:
点击肯定以后,很快就能够进入到咱们刚刚建立好的Bucket了
如今到了最肉疼的时候了,那就是去付费购买存储包。
点击资源包管理-购买资源包
而后按照下图进行选择,具体我就不解释了,详细解释的话太复杂,时间的话建议一年起购,固然时间越久越便宜
这里能够看到,1年40G的标准存储要耗费七块两毛钱的巨额资金!!!
这样的大手笔,你怕了吗?
这里要说一下,存储包指的是咱们购买的阿里云OSS的存储空间。
下行流量指的是,外网请求咱们图片的时候所消耗的流量。 这两个是分开计费的。
原本还打算买个流量包,可是看了一眼价格...再想到个人博客和公众号可怜的访问量...我以为我可能用不上...
可是在个人使用了将近一个月以后的某一天,我忽然收到这么一条短信,吓得我赶忙斥巨资给阿里云交钱。
好,上面说的可能有点夸张。根据我这一个多月的使用状况来看,关于费用方面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Step1.在对象存储-概览这里,右上方,有快捷入口,选择访问控制RAM
Step2.选择用户-新建用户
Step3.依次填写登陆名称,显示名称。这里须要注意的是必定要勾选编程访问!!!
Step4.用户建立成功以后必定要妥善保存AccessKeyID和AccessKeySecret
Step5.保存好这两个值以后,返回用户列表,选择添加权限
Step6.这里咱们选择AliyunOSSFullAccess
好了,阿里云的配置至此完成。
上面咱们配置好了图床,可是若是每次都经过后台上传的话,很是的不方便。 这里推荐两个图床工具:
MPic是绿色版软件,不须要安装,下载解压后能够直接运行。 软件体积很小,上传速度至关快,并且会自动根据日期创建文件夹分类。
可是有个缺点就是MPic会一直检测剪贴板,并且是自动上传。 因此只要截了图它就会biu~的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仁不让之势给你上传上去。
建议做者加个快捷键会更好一点。让用户须要上传的时候再上传。
Step1.在主面板-设置帐号
Step2.填写如下相关信息:
Endpoint信息能够在阿里云控制台,概览页面中看到:
AccessKeyID和AccessKeySecret就是前面要求你们保存的内容。
Bucket是咱们建立的Bucket名程。最后一个空,你们能够理解为须要上传到的文件夹。
配置好以后,咱们正常截图或者复制附图片到剪贴板,MPic就会自动上传,返回的结果是图片的Markdown格式的连接,能够直接插入到Markdown笔记中去。
PicGo相对MPic来讲,支持的图床更多,并且支持自定义插件的形式新建图床上传接口(前提是你会写Node.js。)
下载连接已经放在前面了,这里只说一下配置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咱们须要写的是存储区域,并非EndPoint,这个跟MPic是不同的。能够在阿里云OSS存储的概览界面查看。
另外就是快捷键的设置,
好了按照这个配置好了以后,就可使用了。 和MPic同样,上传图片后会自动返回Markdown连接
Picgo好用的一点在于,不会自动上传,减小了误触发。 这点比较好。可是速度和稳定性上,好像比MPic差一点。不过能忍。
这玩意儿就是个文件管理器,用处不太大。
不过若是须要进行文件管理的时候,又不喜欢登后台的...能够下一个玩玩。
反正是绿色版的。不用的时候就丢在那儿。
可能上面自建图床的方式对于非技术类做者有点太复杂了。那么请看这里,5秒钟(正负3秒,取决于你的网络速度,电脑性能和手速)学会使用图床。
来,跟着我作!
Step1.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s://mdnice.com/
Step2:正常写做,而后光标定位到在须要插入图片的地方,右键-图片-上传图片(截图请右键直接粘贴)
Step3:点击肯定
Step4:屏气凝神,等待图片上传完成。
Step5:深藏功与名
Markdown nice集成了图壳图床, 不管是对于微信公众号仍是国内的博客都比较友好,不多出现博文中图片加载失败的状况。
实测能够放心使用。
P.S. 我和Markdown Nice团队没有利益相关,只是以为这玩意儿太好用了。友情推荐,可能推荐的力度有点大...
可是若是你细心的注意到了就会发现。对于整个写做系统的介绍,我提供了技术流喜欢的技术方案,也提供了不少非技术人员或者不喜欢折腾的童鞋的“一键操做”方式。
Markdown Nice绝对是这种“一键”操做中的佼佼者。
还有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本身写的开心就好,若是由于咱们的分享能给别人带来新的思路和体验,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卧槽,是否是又煲了个鸡汤。。。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