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网上找了些fiddler相关的资料来看,学习下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平时接口测试用得比较多,在没有接口文档的状况下,能够经过抓包工具来提取须要测试的接口,ps.很久没写博客了,争取5月结束前再写2篇。)前端
左侧:展现的是全部会话;
右上:某一个会话的具体请求信息(Requests);
右下: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Response)
其中Requests部分各个tab的含义以下:json
会话列表中展现每一个请求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响应状态码、请求协议、请求ip地址等,也能够自定义加上其余信息,如请求方法,步骤以下:服务器
能够经过Filters排除掉不须要的请求,只筛选目标服务器的请求。以下图所示cookie
首先在页面填写一个表单,提交成功后,fiddler抓到一个post请求,以下
composer
能够在请求信息框的WebForms菜单中查看请求携带的data参数(无花括号包裹);
请求的原始信息在Raw菜单中查看,以下
工具
若是请求参数或响应是json格式(被花括号包裹),则点开JSON菜单能够看到json格式的内容
布局
(1)切换到Composer菜单后,能够把左侧会话框中的一个请求直接拖到右侧,而后能够看到这条请求的一些信息,如请求方法,请求url,请求头以及请求体(请求参数),而后点击【Execute】便可执行这条请求,执行成功后左侧会话框能够看到新增一条会话。
post
(2)能够手动输入请求url、请求头、请求体等信息,不过须要注意的是:只有post请求的请求参数才要填写在Request Body处,get请求能够直接连同headers填在上面输入框
性能
经过断点调试,能够修改http请求信息,如请求参数、cookies,fiddler有2种形式的断点,一是修改request,一是修改response
(1)before requests请求前断点
假如前端限制了某个字段的输入范围,就能够利用fiddler设置请求前断点,修改请求参数后,再发送这个请求(绕过前端限制)。
学习
取消断点
(2)After Response 响应后断点
修改响应数据,这个断点我不怎么用,这里不写了。。。
最经常使用的就是:Ctrl+X 清除全部会话,其余暂时没用到,后面用到再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