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态局部变量:用于函数体内部修饰变量,这种变量的生存期长于该函数。javascript
int foo(){ static int i = 1; // note:1 //int i = 1; // note:2 i += 1; return i; }
要明白这个用法,咱们首先要了解c/c++的内存分布,以及static所在的区间。java
对于一个完整的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状况以下图:
1.栈区: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像局部变量,函数参数,都是在栈区。会随着做用于退出而释放空间。
3.堆区:程序员分配并释放的区域,像malloc(c),new(c++)
3.全局数据区(静态区):全局变量和静态便令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外一块区域。程序结束释放。
4.代码区ios
因此上面note:1的static是在全局数据区分配的,那么它存在的意思是什么?又是何时初始化的呢?c++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它存在的意义就是随着第一次函数的调用而初始化,却不随着函数的调用结束而销毁(若是把以上的note:1换成note:2,那么i就是在栈区分配了,会随着foo的调用结束而释放)。
那么第二个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它是在第一次调用进入note:1的时候初始化(当初面试被坑过,我竟然说是一开始就初始化了,汗!!)。且只初始化一次,也就是你第二次调用foo(),不会继续初始化,而会直接跳过。程序员
那么它跟定义一个全局变量有什么区别呢,一样是初始化一次,连续调用foo()的结果是同样的,可是,使用全局变量的话,变量就不属于函数自己了,再也不仅受函数的控制,给程序的维护带来不便。
静态局部变量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静态局部变量保存在全局数据区,而不是保存在栈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调用,直到下次赋新值。面试
那么咱们总结一下,静态局部变量的特色(括号内为note:2,也就是局部变量的对比):
(1)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局部变量在栈区分配内存);
(2)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之后的函数调用再也不进行初始化(局部变量每次函数调用都会被初始化);
(3)静态局部变量通常在声明处初始化,若是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局部变量不会被初始化);
(4)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做用域为局部做用域,也就是不能在函数体外面使用它(局部变量在栈区,在函数结束后当即释放内存);函数
2.静态全局变量:定义在函数体外,用于修饰全局变量,表示该变量只在本文件可见。this
static int i = 1; //note:3 //int i = 1; //note:4 int foo() { i += 1; return i; }
note:3和note:4有什么差别呢?你调用foo(),不管调用几回,他们的结果都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本文件内调用他们是彻底相同的。那么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文件隔离!spa
假设我有一个文件a.c,咱们再新建一个b.c,内容以下。.net
//file a.c //static int n = 15; //note:5 int n = 15; //note:6 //file b.c #include <stdio.h> extern int n; void fn() { n++; printf("after: %d\n",n); } void main() { printf("before: %d\n",n); fn(); }
咱们先使用note:6,也就是非静态全局变量,发现输出为:
before: 15
after: 16
也就是咱们的b.c经过extern使用了a.c定义的全局变量。
那么咱们改为使用note:5,也就是使用静态全局变量呢?
gcc a.c b.c -o output.out
会出现相似undeference to "n"的报错,它是找不到n的,由于static进行了文件隔离,你是没办法访问a.c定义的静态全局变量的,固然你用 #include "a.c",那就不同了。
以上咱们就能够得出静态全局变量的特色:
静态全局变量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全局变量能够);
其它文件中能够定义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天然了,由于static隔离了文件,其它文件使用相同的名字的变量,也跟它不要紧了);
3.静态函数:准确的说,静态函数跟静态全局变量的做用相似:
//file a.c #include <stdio.h> void fn() { printf("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 //file b.c #include <stdio.h> extern void fn(); //咱们用extern声明其余文件的fn(),供本文件使用。 void main() { fn(); }
能够正常输出:this is non-static func in a。
当给void fn()加上static的关键字以后呢? undefined reference to "fn".
因此,静态函数的好处跟静态全局变量的好处就相似了:
1.静态函数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
2.其它文件中能够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上面一共说了三种用法,为何说准确来讲是两种呢?
1.一种是修饰变量,一种是修饰函数,因此说是两种(这种解释很少)。
2.静态全局变量和修饰静态函数的做用是同样的,通常合并为一种。(这是比较多的分法)。
C++ 语言的 static 关键字有二种用途:
固然以上的几种,也能够用在c++中。还有额外的两种用法:
1.静态数据成员:用于修饰 class 的数据成员,即所谓“静态成员”。这种数据成员的生存期大于 class 的对象(实体 instance)。静态数据成员是每一个 class 有一份,普通数据成员是每一个 instance 有一份,所以静态数据成员也叫作类变量,而普通数据成员也叫作实例变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ctangle { private: int m_w,m_h; static int s_sum; public: Rectangle(int w,int h) { this->m_w = w; this->m_h = h; s_sum += (this->m_w * this->m_h); } void GetSum() { cout<<"sum = "<<s_sum<<endl; } }; 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 int main() {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 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 rect1->GetSum(); 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 Rectangle rect2(2,3); rect2.GetSum(); 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结果以下:
sizeof<Rectangle>=8 sum=12 sizeof<rect1>=8 sum=18 sizeof<rect2>=8
由图可知:sizeof(Rectangle)=8bytes=sizeof(m_w)+sizeof(m_h)。也就是说 static 并不占用Rectangle的内存空间。
那么static在哪里分配内存的呢?是的,全局数据区(静态区)。
再看看GetSum(),第一次12=3*4,第二次18=12+2*3。由此可得,static只会被初始化一次,于实例无关。
结论: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一个类对象(实例)都有本身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看成是类的成员,由该类型的全部对象共享访问,对该类的多个对象来讲,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
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时要分配空间,因此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
也就是说,你每new一个Rectangle,并不会为static int s_sum的构建一分内存拷贝,它是无论你new了多少Rectangle的实例,由于它只与类Rectangle挂钩,而跟你每个Rectangle的对象不要紧。
二、静态成员函数:用于修饰 class 的成员函数。
咱们对上面的例子稍加改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ctangle { private: int m_w,m_h; static int s_sum; public: Rectangle(int w,int h) { this->m_w = w; this->m_h = h; s_sum += (this->m_w * this->m_h); } static void GetSum() //这里加上static { cout<<"sum = "<<s_sum<<endl; } }; int Rectangle::s_sum = 0; //初始化 int main() { cout<<"sizeof(Rectangle)="<<sizeof(Rectangle)<<endl; Rectangle *rect1 = new Rectangle(3,4); rect1->GetSum(); cout<<"sizeof(rect1)="<<sizeof(*rect1)<<endl; Rectangle rect2(2,3); rect2.GetSum(); //能够用对象名.函数名访问 cout<<"sizeof(rect2)="<<sizeof(rect2)<<endl; Rectangle::GetSum(); //也能够能够用类名::函数名访问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上面注释可见:对GetSum()加上static,使它变成一个静态成员函数,能够用类名::函数名进行访问。
那么静态成员函数有特色呢?
1.静态成员之间能够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2.非静态成员函数能够任意地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3.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4.调用静态成员函数,能够用成员访问操做符(.)和(->)为一个类的对象或指向类对象的指针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也能够用类名::函数名调用(由于他原本就是属于类的,用类名调用很正常)
前三点实际上是一点: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包括成员函数和数据成员),可是非静态能够访问静态,有点晕吗?不要紧,我给你个解释, 由于静态是属于类的,它是不知道你建立了10个仍是100个对象,因此它对你对象的函数或者数据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它没办法调用,而反过来,你建立的对象是对类一清二楚的(否则你怎么从它那里实例化呢),因此你是能够调用类函数和类成员的,就像无论GetSum是否是static,均可以调用static的s_sum同样。 ———————————————— 原文连接:https://blog.csdn.net/majianfei1023/article/details/4529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