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Phobia开发终结篇章:Beta阶段第XI次Scrum Meeting

0x01 Scrum Meeting基本摘要html

Beta阶段第十一次Scrum Meeting前端

敏捷开发起始时间编程

2015/01/06 0000 A.M.后端

敏捷开发终止时间安全

2016/01/10 0700 A.M.性能优化

会议基本内容摘要服务器

ü  沟通方面,此阶段的沟通工做基本完成,不管是与数据组的Solr平台映射或是与学霸APP组的共用后端方面均完成沟通,近期因为考期等相关事务逐渐结束,所以迟滞许久的Scrum Meeting终于最终开启,团队工做进入最终阶段的收尾共组架构

ü  后端方面,从新梳理搜索结果接口和问答接口,并完成部分jQuery文档、Django文档的整理工做框架

ü  前端方面,主要交付团队的架构人员负责,负责完成先后端的总体工做;考虑到在架构初期,先后端工做相互分离然后端依据单元测试保证其接口的正确性,所以对接工做稳步执行,至笔者截稿时了解信息,团队对接工做基本完成,开始正式进入产品发布阶段分布式

ü  在测试和流量部署方面,Django各接口模块的单元测试工做已经完成,并交付测试人员进行验收和进一步白盒测试;同时,服务器方面从新部署压力、安全测试等方面的工做也顺利完场;而关于代码质量的测试计划,因为团队在两轮迭代中完成了多框架的整理和迁移工做,目前成型的版本代码质量较高,且可读性和规范均相对完善,此部分的质量监管工做将以定量的形式的完成数据展现

参与讨论人员

除金东禾没法联系外,全员参与

 

0x02 Scrum Meeting任务状况说明

团队成员

已完成任务

冯志睿

赵庶宏

王文基

ü  #38】实现用户管理的第三方登录式的推广(100%):考虑到正式的工做量,此部分的第三方登录功能在这次Beta开发阶段不予支持

ü  #52】完成主页面“标签云”迁移工做(100%): 在ReactJS的总体架构中,与jQuery的冲突相对较为严重;所以,考虑到标签云的工做与右侧的导航栏冲突较为严重;所以,最终决定放弃标签云功能,而优化右侧标签栏的UI细节

ü  #73】完成用户管理接口的单元测试工做(100%

ü  #71】完成Django用户管理模块的代码复审工做(100%

ü  #47】完成jQuery学习文档的备案(100%

ü  #54】完成问答部分的后端数据接口(结对编程)(100%

ü  #69】完成Django用户管理模块的单元测试工做(100%

李入云

李云涛

ü  #55】完成搜索结果页面的测试和复审工做(100%

ü  #46】完成Semantic UI的学习文档备案(100%

钱林琛

ü  #67】完成网站流量统计的部署工做(100%):应用CNNZ的第三方流量统计网站完成流量统计工做,具体实现过程能依据http://help.cnzz.com/tongji/a/shezhiyuguanli/kuaisuanzhuangrumen/2012/0525/59.html完成相关配置

ü  #68】完成总体代码质量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部署(100%):此部分工做考虑到工做量最终并未执行,所以没法根据具体的数据给出代码质量的检测结果,而在后续的答辩的过程当中将给出代码质量的“直观”认识

王鹿鸣

ü  #43】完成用户管理页面的代码迁移(100%

金东禾

ü  鉴于此成员Scrum Meeting的参与率(0)和积极程度,团队决定放弃此成员,同时团队自己至今没法联系上此成员,但依据此前Team C#团队反馈的意见,可能会分配Django框架、Semantic UI框架的学习文档的整理任务,方便后续继续开发的团队可以尽快上手此团队的项目(项目自己学习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望谨慎考虑并接受)

 

0x03 :任务进展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

n  关于项目自己的时间紧迫性:团队在近期的Scrum Meeting重点探讨了工做量燃尽和时间的总体关系,在后端方面,因为须要确保Dream团队与BugPhobia团队共用的后端接口存在必定的测试周期,所以在近期的工做量将重点围绕后端的开发工做和后端的单元测试工做,保证在交付后端接口时可以优先保证后端质量;而前端方面,在处理完用户的登录问题后,其余部分的对接工做将以高效的燃尽方式快速开展,所以近期项目经理也应快速调研流量统计、宣传的文案设计工做,保证开发工做和宣传工做的对接工做;

n  关于项目自己的时间紧迫性:其实随着开发效率的逐步提升,庞大的技术栈的消化工做已经基本完成,各部分工做已基本进入高效的燃尽状态,而惟一困扰的问题在时间的紧迫性;仅谈项目的自己的可扩展性,不管是针对分布式的优化方向,或是先后端单页应用模式的快速开发,均能适应软件工程团队项目自己的开发效率和进度;不得不认可,在开发前期,软件工程的开发始终处于分割状态,而其余课程设计的工做量也急剧增大,在这一过程当中团队未能合理估计自己的困难程度,而选择大面积的重构工做,虽然说最后取得效果相对较好,但其中开发的工做量也呈现指数级增加,这里不妨给出软件工程课程自己对Alpha阶段和Beta阶段的建议:

l  Alpha阶段工做量:Beta阶段工做量建议比例为31,甚至更高;Beta阶段尽量仅针对UI优化、性能优化部分给出必定解决方案,而不要重构

l  特别地,对于学霸系统的四个团队,务必在Alpha阶段完成最重要的对接工做,若某组重构必须快速完成其对接工做

 

0x03 Burn Down燃尽图

1 Beta阶段第XIScrum Meeting燃尽图

2 Beta阶段Team@OSC团队Beta阶段任务看板总体说明

3 Beta阶段团队成员贡献图说明

 

0x04 :代码/文档签入记录

 

4 Github自己的commit记录

5 Team@OSC团队管理自己的动态记录(因为上传、建立等动态过多,所以不予展现,仅将一部分截图进行展现)

 

0x05 :再见,无忧时光

6 BugPhobia团队会议留影~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