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ash的基础特性
(1)命令历史
history
环境变量
HISTSIZE 命令历史记录的条数
HISTFILE .bash_history
HISTFILESIZE 命令历史记录历史的条数
history -d OFFSET
(偏移量,也就是编号第几) 删除编号第几的历史命令
history -c
清空命令历史
history -a
将缓存中的命令历史 追加到文件中缓存
!编号 重复执行编号对应的历史命令 !! !字符 !$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控制命令历史记录方式的 环境变量 HISTCONTROL 默认值 ignoredups 忽略重复的命令,连续且相同为重复 其余两个值 ignorespace 忽略全部以空白开头的字符 ignoreboth 以上两个的功能都生效 (2)命令补全 bash执行命令 内部命令 外部命令:bash根据环境变量PATH所定义的路径,自左向右在某个 路径中搜寻匹配字符的 可执行文件 直接补全:Tab键,用户给定的字符串只有一条惟一对应的命令 (当用户给定的字符为开头的对应文件不惟一,则须要多给一些提示 字符,或者再次Tab,以列表形式显示全部符合的文件) (3)路径补全 把用户给出的字符串看成路径开头,而且在其上级目录之下,搜素 以给定的字符串开头的文件 若是惟一,则直接补全 不然,再次Tab,以列表显示 (4)命令行展开 ~ :展开后为用户的家目录 {} :能够承载一个以逗号为分割的列表,而且将其展开为多个路径 例如 /tmp/{a,b} /tmp/a /tmp/b /tmp/(a,b)/hi /tmp/a/hi /tmp/b/hi (5)命令的执行状态结果 成功或者失败 bash使用特殊变量 $? 保存最近一条命令的执行状态结果 0 成功 1-255 失败
2.修改环境变量值的方式
export 变量名 = “值”
变量赋值 把赋值符号后面的数据存储于变量名指向的内存空间
注意:这个方式所作的修改,只对当前进程有效,退出后再登陆,则恢复用来bash
3.命令管理类命令
cd pwd ls
mkdir rmdirless
mkdie建立目录 mkdir /a/b/c 这个命令要建立c目录,可是a,b必须存在,不 存在则失败 mkdir [options] /a mkdir [options] /a /ab /c 这两个形式均可以 选项 -p 连带不存在的父级也一块儿建立,若父级存在,不报错 -v 显示建立过程,详细信息 -m MOOE 建立目录是能够直接指定权限 rmdir 删除空目录,有内容的会删除失败 rmdir -p /tap/text/x/y 执行过程当中,y为空则删除y,此时x空,则删除text,类推 tree /a/b 显示b下的层级结构 -d 只显示目录 -L level 指定显示的层级数目 -p 只显示指定匹配到的路径
4.文本文件查看的命令
cat tac
more less tail headide
more -d 显示翻页和退出提示 head -c # 指定显示前#个字节 -n # 指定显示前#行内容 能够简单写为 -# head命令 自己默认显示前10行内容 tail 与head用法相似,不过是最后几行,最后几个字节 tail -f 目录 显示默认的最后10行,可是不退出,实时更新,跟踪显示文件的新追加内容 ctrl + c 能够退出 5.文件的时间戳管理工具 touch 文件由两部分 元数据 metadata 数据 data 用命令stat 查看文件的状态 三个时间戳: access time 最近的访问时间 简写为atime (读文件内容 cat) modify time 最近的修改时间 简写为mtime(修改文件内容) change time 最近的改变时间 简写为ctime (改变文件元数据) touch [OPTION] FILE -a 只改访问时间 -m 只改修改时间 -t STAMP [ccYYMMDDhhnn][.ss] 修改成指定具体时间 若是文件不存在,touch /a/b 则直接建立,时间戳为当前时间 -c选项 意为先检测是否存在,不存在则不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