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利用coredump技术追查进程崩溃缘由

原文连接:https://blog.csdn.net/u014585564/article/details/68063269 shell

 

最近项目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服务器端程序会忽然崩溃退出,咱们采起了coredump技术以找到崩溃缘由,即肯定进程退出时正在执行的函数是哪一个,其状态如何。

       若是系统开启了coredump,准确的说若是当前的shell环境开启了coredump,当前shell环境下的程序崩溃退出时,会把当时进程的栈的内存状态写入core文件。使用gdb能够查看这个core文件中保存的栈的状态,gdb a.out core。(关于coredump的开启和对shell的理解,请参考本人另外一篇博客《由coredump的开启引发的对shell的深刻探究》,关于gdb请参考《GDB观察栈的内存布局》)

       core文件生成的位置默认是可执行文件所在的位置,名称默认为core,其位置和名称是能够设置的,个人设置为:

                                                                                            mkdir /home/corefile

echo “/home/corefile/core-%e-%p-%t” > /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

       这样,生成的core文件会放在/home/corefile目录下,core文件名会以core-%e-%p-%t的形式出现,其中%e表示可执行文件的名称,%p表示进程,%t表示生成core文件的时间(注意是unix时间)。

下面是一个能够致使coredump的例程:

服务器

 

 
划线处是会致使coredump处。执行后会在/home/corefile目录下产生如下文件:

[root@localhostwin7]# ls /home/corefile/

函数

 

 



a.out是可执行文件名,5082是PID,1490760381是产生该文件的unix时间。把a.out 和core文件放在一个目录下,使用命令:

gdb  a.out  core-a.out-5082-1490760381

进入gdb,而后使用backtrace命令,便可看进程退出时的栈的内存状态,以下所示:

布局

 

 
 可见,进程退出时,执行的最后一个函数是square函数。
————————————————


.net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