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创建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其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主流的 oracle、DB二、MS SQL Server和mysql都属于这类传统数据库。html

NoSQL数据库,全称为Not Only SQL,意思就是适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时候就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不适用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非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不可,能够考虑使用更加合适的数据存储如KV存储。主要分为临时性键值存储(memcached、Redis)、永久性键值存储(ROMA、Redis)、面向文档的数据库(MongoDB、CouchDB)、面向列的数据库(Cassandra、HBase),每种NoSQL都有其特有的使用场景及优势。mysql

oracle,mysql等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很是成熟而且已大规模商用,为何还要用NoSQL数据库呢?主要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发展,数据量愈来愈大,对性能要求愈来愈高,传统数据库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即单机(单库)性能瓶颈,而且扩展困难。这样既有单机单库瓶颈,却又扩展困难,天然没法知足日益增加的海量数据存储及其性能要求,因此才会出现了各类不一样的NoSQL产品,NoSQL根本性的优点在于在云计算时代,简单、易于大规模分布式扩展,而且读写性能很是高。redis

下面分析下二者的特色,及优缺点:sql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

<1>关系数据库的特色是:服务器

- 数据关系模型基于关系模型,结构化存储,完整性约束。数据结构

- 基于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须要链接、并、交、差、除等数据操做。并发

- 采用结构化的查询语言(SQL)作数据读写。oracle

- 操做须要数据的一致性,须要事务甚至是强一致性。分布式

<2>优势:

-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事务处理)

- 能够进行join等复杂查询。

- 通用化,技术成熟。

<3>缺点:

- 数据读写必须通过sql解析,大量数据、高并发下读写性能不足。

- 对数据作读写,或修改数据结构时须要加锁,影响并发操做。

- 没法适应非结构化存储。

- 扩展困难。

- 昂贵、复杂。

NoSQL数据库

<1>NoSQL数据库的特色是:

- 非结构化的存储。

- 基于多维关系模型。

- 具备特有的使用场景。

<2>优势:

- 高并发,大数据下读写能力较强。

- 基本支持分布式,易于扩展,可伸缩。

- 简单,弱结构化存储。

<3>缺点:

- join等复杂操做能力较弱。

- 事务支持较弱。

- 通用性差。

- 无完整约束复杂业务场景支持较差。

 

step1:下载

  • 当前redis最新稳定版本是4.0.9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5.tar.gz

step2:解压

  tar xzf redis-5.0.5.tar.gz

step3:移动,放到usr/local⽬录下

  sudo mv ./redis-5.0.5 /usr/local/redis/

step4:进⼊redis⽬录

  cd /usr/local/redis/

step5:生成(因为redis是用C语言写的,因此要用make命令进行编译)

  sudo make

step6:测试,这段运⾏时间会较⻓

  sudo make test

        出现报错:You need tcl 8.5 or newer in order to run the Redis test 

        

解决方式
安装tcl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1-src.tar.gz
sudo tar xzvf tcl8.6.1-src.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tcl8.6.1/unix/
sudo ./configur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step7:安装,将redis的命令安装到/usr/local/bin/⽬录

  sudo make install

step8:安装完成后,咱们进入目录/usr/local/bin中查看

  cd /usr/local/bin
  ls -all

  • redis-server redis服务器
  • redis-cli redis命令行客户端
  • redis-benchmark redis性能测试工具
  • redis-check-aof AOF文件修复工具
  • redis-check-rdb RDB文件检索工具

step9:配置⽂件,移动到/etc/⽬录下

  配置⽂件⽬录为/usr/local/redis/redis.conf

  sudo cp /usr/local/redis/redis.conf /etc/redis/

  

核心配置选项

  • 绑定ip:若是须要远程访问,可将此⾏注释,或绑定⼀个真实ip
    •   bind 127.0.0.1
  • 端⼝,默认为6379port 6379
    •   port 6379
  • 是否以守护进程运⾏

    • 若是以守护进程运⾏,则不会在命令⾏阻塞,相似于服务
    • 若是以⾮守护进程运⾏,则当前终端被阻塞
    • 设置为yes表示守护进程,设置为no表示⾮守护进程
    • 推荐设置为yes
      •   daemonize yes
  • 数据⽂件

    •   dbfilename dump.rdb

  • 数据⽂件存储路径
    •   dir /var/lib/redis
  • ⽇志⽂件
    •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server.log"
  • 数据库,默认有16个
    •   database 16
  • 主从复制,相似于双机备份。
    •   slaveof

 参考资料:redis配置信息http://blog.csdn.net/ljphilp/article/details/52934933

Redis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命令

服务器端

    • 服务器端的命令为redis-server

    • 可使⽤help查看帮助⽂档

      •   redis-server --help

    • 我的习惯
      • ps aux | grep redis 查看redis服务器进程
        sudo kill -9 pid 杀死redis服务器
        sudo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指定加载的配置文件

客户端

  • 客户端的命令为redis-cli
  • 可使⽤help查看帮助⽂档
    •   redis-cli --help
  • 链接redis

    •   redis-cli

  运⾏测试命令

    ping

  

  • 切换数据库

  • 数据库没有名称,默认有16个,经过0-15来标识,链接redis默认选择第一个数据库

    •   select 10

Mac 上安装 Redis: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