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 Python 爬虫(8):网页基础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css

前文传送门:html

小白学 Python 爬虫(1):开篇node

小白学 Python 爬虫(2):前置准备(一)基本类库的安装数据库

小白学 Python 爬虫(3):前置准备(二)Linux基础入门浏览器

小白学 Python 爬虫(4):前置准备(三)Docker基础入门app

小白学 Python 爬虫(5):前置准备(四)数据库基础框架

小白学 Python 爬虫(6):前置准备(五)爬虫框架的安装dom

小白学 Python 爬虫(7):HTTP 基础ide

先赞后看是个好习惯工具

网页的组成

咱们的数据来源是网页,那么咱们在真正抓取数据以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一个网页的组成。

网页是由 HTML 、 CSS 、JavaScript 组成的。

HTML 是用来搭建整个网页的骨架,而 CSS 是为了让整个页面更好看,包括咱们看到的颜色,每一个模块的大小、位置等都是由 CSS 来控制的, JavaScript 是用来让整个网页“动起来”,这个动起来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网页的数据动态交互,还有一层是真正的动,好比咱们都见过一些网页上的动画,通常都是由 JavaScript 配合 CSS 来完成的。

咱们打开 Chrome 浏览器,访问博客站的首页,打开 F12 开发者工具,能够看到:

在选项 Elements 中能够看到网页的源代码,这里展现的就是 HTML 代码。

不一样类型的文字经过不一样类型的标签来表示,如图片用 <img> 标签表示,视频用 <video> 标签表示,段落用 <p> 标签表示,它们之间的布局又常经过布局标签 <div> 嵌套组合而成,各类标签经过不一样的排列和嵌套才造成了网页的框架。

在右边 Style 标签页中,显示的就是当前选中的 HTML 代码标签的 CSS 层叠样式,“层叠”是指当在HTML中引用了数个样式文件,而且样式发生冲突时,浏览器能依据层叠顺序处理。“样式”指网页中文字大小、颜色、元素间距、排列等格式。

而 JavaScript 就厉害了,它在 HTML 代码中一般使用 <script> 进行包裹,能够直接书写在 HTML 页面中,也能够以文件的形式引入。

网页结构

咱们来手写一个简单 HTML 页面来感觉下。

首先建立一个文本文件,将后缀名改成 .html ,名字能够自取,写入以下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emo</tit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
            <div class="wrapper">
                <h1>Hello World</h1>
                <div>Hello Python.</div>
            </div>
        </div>
    </body>
</html>

首先,整个文档是以 DOCTYPE 来开头的,这里定义了文档类型是 html ,整个文档最外层的标签是 <html> ,而且结尾还以 </html> 来表示闭和。

这里简单讲一下,浏览器解析 HTML 的时候,并不强制须要每一个标签都必定要有闭和标签,可是为了语义明确,最好每一个标签都跟上对应的闭和标签。各位同窗能够尝试删除其中的闭和标签进行尝试,并不会影响浏览器的解析。

整个 HTML 文档通常分为 headbody 两个部分,在 head 头中,咱们通常会指定当前的编码格式为 UTF-8 ,而且使用 title 来定义网页的标题,这个会显示在浏览器的标签上面。

body 中的内容通常为整个 html 文档的正文,这里小编简单写了几个 div 的嵌套。

这个页面的显示以下:

HTML DOM

在 HTML 中,全部标签订义的内容都是节点,它们构成了一个 HTML DOM 树。

根据 W3C 的 HTML DOM 标准,HTML 文档中的全部内容都是节点:

  • 整个文档是一个文档节点
  • 每一个 HTML 元素是元素节点
  • HTML 元素内的文本是文本节点
  • 每一个 HTML 属性是属性节点
  • 注释是注释节点

HTML DOM 将 HTML 文档视做树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节点树:

经过 HTML DOM,树中的全部节点都可经过 JavaScript 进行访问。全部 HTML 元素(节点)都可被修改,也能够建立或删除节点。

节点树中的节点彼此拥有层级关系。

父(parent)、子(child)和同胞(sibling)等术语用于描述这些关系。父节点拥有子节点。同级的子节点被称为同胞(兄弟或姐妹)。

  • 在节点树中,顶端节点被称为根(root)
  • 每一个节点都有父节点、除了根(它没有父节点)
  • 一个节点可拥有任意数量的子
  • 同胞是拥有相同父节点的节点

下面的图片展现了节点树的一部分,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

CSS

前面咱们介绍到 CSS 能够用来美化网页,那么咱们简单加一点 CSS 修改下页面的显示效果。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Demo</title>
        <style type="text/css">
            .wrapper {
                text-align: center;
            }
        </sty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
            <div class="wrapper">
                <h1>Hello World</h1>
                <div>Hello Python.</div>
            </div>
        </div>
    </body>
</html>

咱们在 head 中添加了 style 标签,并注明其中的内容解析方式为 CSS 。其中的内容的含义是让文本居中显示,先看下增长 CSS 后的页面效果吧:

能够看到,原来居左的文字已经居中显示了。

那么,CSS 是如何表示它要修饰的文档结构的呢?这就要说到 CSS 选择器了。

在CSS中,咱们使用CSS选择器来定位节点。例如,上例中 div 节点的 idcontainer ,那么就能够表示为 #container ,其中 # 开头表明选择 id ,其后紧跟 id 的名称。另外,若是咱们想选择 classwrapper 的节点,即可以使用 .wrapper ,这里以点 . 开头表明选择 class ,其后紧跟 class 的名称。

另外, CSS 选择器还支持嵌套选择,各个选择器之间加上空格分隔开即可以表明嵌套关系,如 #container .wrapper p 则表明先选择 id 为 container 的节点,而后选中其内部的 class 为 wrapper 的节点,而后再进一步选中其内部的 p 节点。另外,若是不加空格,则表明并列关系,如 div#container .wrapper p.text 表明先选择 id 为 container 的 div 节点,而后选中其内部的 class 为 wrapper 的节点,再进一步选中其内部的 class 为 text 的 p 节点。这就是 CSS 选择器,其筛选功能仍是很是强大的。

参考

https://www.w3school.com.cn/htmldom/dom_nodes.asp

https://cuiqingcai.com/5476.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