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路由器创建多条IPSEC ×××链接网络
1、参数约定app
环 境:dynamipsGUI模拟器,IOS 3745ide
网络状况:见下图测试
IP地址:加密
设备名url |
接 口spa |
IP地址3d |
R1调试 |
F0/0orm |
172.16.1.1 |
F1/1 |
202.96.134.1 |
|
R2 |
F1/1 |
202.96.134.2 |
F1/3 |
61.96.134.1 |
|
R3 |
F1/3 |
61.96.134.2 |
F1/4 |
211.96.134.1 |
|
|
F1/5 |
119.96.134.1 |
R4 |
F0/0 |
192.168.1.1 |
F1/4 |
211.96.134.2 |
|
R5 |
F0/0 |
10.10.1.1 |
F1/5 |
119.96.134.2 |
|
PC1(北京) |
|
172.16.1.2 |
PC4(广州) |
|
192.168.1.2 |
PC5(深圳) |
|
10.10.1.2 |
2、各路由器及PC机设置
1、配置R1路由器
1.1、进入到特权模式
1.2、修改设备名为R1
1.3为防止敲错命令,引发路由器自动寻找DNS
1.4、配置F0/0的网口信息
1.5、配置F1/1的网口信息:因在小凡模拟器里,F1/1口为二层口,因此要输入no switch,把它变为三层口,才能设置IP地址。
1.6、配置路由信息:(也可用:ip route 0.0.0.0 0.0.0.0 202.96.134.2)
1.7、定义一个IKE策略:因本次多×××链接,统一加密方式与认证,因此共用一个policy就行,便于之后维护。
1.8、设置IPSEC对等体验证方法:由于R1要与R4,R5路由器创建×××,因此要创建两条信息,预共享密钥取8位以上,最好带特殊字符。
1.9、定义感兴趣流:R1到R4的感兴趣流为172.16.1.0/24访问192.168.1.0/24,这里我用扩展的命名访问控制列表,而且在deny项前加200,是方便之后新增感兴趣流,根据思科的默认规则,第一条访问控制列表序号为10,此处设200,中间还有许多的区域能够使用,好比20,30……若是R1边(北京)新增一网段172.16.2.0/24,那么只需在这个控制列表里写上“20 permit ip 172.16.2.0 0.0.0.255 192.168.1.0 0.0.0.255”便可。
1.10、同理,创建R1到R5的感兴趣流:
1.11、定义交换集为mytrans,为什么要用mytrans,由于习惯问题,个人防火墙都是取mytrans,因此这次路由器上,我也取mytrans,后面的两个esp参数,我是根据防火墙上约定的参数设置的,能够不跟个人设置同样,但两个×××的终端,参数必定要一致,不然创建不了链接。这个转换集能够跟上面的policy同样,多×××共用。
1.12、定义IPSEC SA的生命周期为一天(86400秒),这个能够共用。注意一点,若是思科路由器跟juniper路由器等创建×××链接,必定要手动设置,统一时间,思科设置默认生命周期为86400秒。
1.13、创建加密视图:注意一个接口上只能应用一个加密视图,因此全部×××的加密视图都纳入至一个视图中,如mymap.
1.14、在接口上应用刚才创建的视图:
系统会提示isakmp启用
1.15、保存一下信息:记住一点,无论调试什么网络设备,在最后都要输入命令wri保存,防止断电,丢配置。常常有人诉苦,出差到外地调试好设备后,过几个月发现,网络设备断电后,连不上,原来是当初没有保存配置。
2、R2路由器设置:
2.1、因R2在本次实验中,只是做为一个转发路由器,因此基本上不要设置什么繁杂的东西,设置路由与接口IP地址就好了。
2.2、设置路由信息:敲这么多命令,真累,仍是动态路由好,等下×××通了,把它们都作成ospf玩玩。
3、R3路由器配置:
3.1、R3路由器接口配置
3.2、设置路由信息,并保存配置:
4、R4路由器配置:
4.1R4路由器接口IP配置及路由设置
4.2、由于它要与R1创建×××,因此要定义IKE策略:
4.3、定义感兴趣流:
4.4、定义变换集为mytrans
4.5、定义SA生存时间:
4.6、定义map视图并在接口上应用:
4.7、创建×××链接的全部参数设置完毕,先测试一下网络的连通性:在R4上ping R1路由器。因线路长,而且是虚拟机作实验,因此第一次,发五个包,前面四个包丢失。
4.8、启动虚拟PC,设置PC1,PC2,PC3的IP信息:
4.9、测试一下PC1至R4路由器的网络连通性,若是网络都不通,×××确定是创建不起来的。从下图看,没有问题。
4.10、在R4路由器上查看它有没有与其它路由器创建×××。从下图看,尚未创建***。
4.11、登陆PC1的虚拟机,ping对端的PC4,前面两个包丢掉了,后面的连通了。
4.12、在R4路由器上再次查看sa状况。SA已创建。
4.13、这里提醒一下,其实不作×××链接,PC1是能够PING通PC4的。由于全部路由器都没有NAT转换。整个网络就是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在R4路由器上查看ipsec sa状况。能够清楚的看到本端地址192.168.1.0/24与对端地址172.16.1.0/24,包加密的个数为4.若是咱们继续从PC1向PC4做ping测试,发加密的包有没有增长。
4.14、再次登陆PC1,ping对端的PC4
4.15、在R4上查看IPSEC SA状况:包有增长,说明×××链接有效。
5、R5路由器配置:
5.1、发现模块器在登陆时间超出后,耗了物理电脑80%的资源,因此在console里,把自动登出超时时间设为0.永不超时。其它的R1,R2,R3,R4都补设了这个命令。
5.2、设置接口IP地址
5.3、路由设置:
5.4、创建IKE策略
5.5、创建共享密钥
5.6、创建感兴趣流
5.7创建变换集
5.8、创建视图
5.9、测试一下PC1到R5的链路连通性,路由没有问题
5.10、在R5上查看IPSEC SA的状况,没有与其它路由器创建SA。
5.11、在PC1上PING 对端的PC5,网络通了。
5.12、在R5路由器上查看IPSEC SA的状况,已与R1路由器创建了×××链接。
实验完成,达到指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