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介绍一下Redis ;redis
如下介绍来自某百科:数据库
Redis 是一个开源(BSD许可)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能够用做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它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 字符串(strings), 散列(hashes), 列表(lists), 集合(sets), 有序集合(sorted sets) 与范围查询, bitmaps, hyperloglogs 和 地理空间(geospatial) 索引半径查询。 Redis 内置了 复制(replication),LUA脚本(Lua scripting), LRU驱动事件(LRU eviction),事务(transactions) 和不一样级别的 磁盘持久化(persistence), 并经过 Redis哨兵(Sentinel)和自动 分区(Cluster)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vim
言归正传:缓存
一、环境准备:服务器
CentOS系统:本文假设CentOS已安装完毕;没有安装的可参照: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adlhotiv-mp.html数据结构
Redis安装包: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5.tar.gz
ide
具体最新版本可去官网查看下载:https://redis.io/download工具
二、将下载的安装包文件传输到CentOS服务器上,我的使用的工具是FinalShell。能够在http://www.hostbuf.com/进行下载。ui
此软件能够直接将文件拖拽到对应目录。spa
三、对压缩包进行解压
经过 cd 文件夹目录 命令,进入压缩包所在文件夹,
在终端输入 tar -xvf redis-5.0.4.tar.gz 回车,等待解压程序运行结束
四、由于解压后的文件不能直接在Linux上运行,因此要编译解压后的文件
在终端输入 make 指令(当前文件夹为解压后的文件目录)
当出现下图说明编译完成:
五、而后开始安装
输入make install 回车
六、Redis启动校验
输入redis-server 回车
正常状况会出现下图:
七、修改redis配置文件
输入 vim redis.conf 回车
进入redis.conf文件 按 i 进入编辑模式
7.一、禁用IP绑定(大概在69行)
7.二、关闭保护模式(大概在88行)
7.三、开启后台启动(大概在136行)
保存退出:按ESC :wq 回车
八、从新启动 输入:redis-server redis.conf
九、进入客户端
redis-cli [-p 6379] 中括号里可写可不写,默认端口不用写
十、退出客户端(下面三种方式均可)
ctrl+c exit quit
十一、关闭redis
redis-cli [-p 6379] shutdown (中括号内可不写)
附:
杀死进程
[root@localhost redis]# ps -ef |grep redis
root 11446 1 0 19:02 ? 00:00:00 redis-server *:6379
root 11452 6743 0 19:03 pts/1 00:00:00 grep redis
[root@localhost redis]# kill -9 11446
[root@localhost 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