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和朋友的聊天中得知他公司后台接口所有都是 POST 请求, 我表示很纳闷为何全是 POST 请求呢?html
GET 比 POST 安全,或者说 便于后台方便,后台不用区分包装类 (因此所有用 POST 请求)?web
相对来讲是POST更安全些,可是后台全部接口都是带敏感性的么? 好比静态数据(数据字典、省市区、类型之类的)这时候也要 post ?ajax
带敏感性的请求POST彻底是应该的,但普通请求(大多数获取数据请求)都应该往GET请求看齐,由于GET请求对于浏览器来讲减轻了其压力、并且请求比POST快,提高页面数据响应、渲染速度;chrome
先看看他们区别再看从哪些方面说明为何GET更快?还有快多少呢:segmentfault
分类 | GET | POST | 对比 |
---|---|---|---|
后退按钮/刷新 | 无害 | 数据会被从新提交(浏览器应该告知用户数据会被从新提交)。 | 每次都从新提交这无疑会对浏览器形成压力,该问题也是做为web端性能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
缓存 | 能被缓存 | 不能缓存 | 缓存能够为浏览器减小请求链数,web端性能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
历史 | 参数保留在浏览器历史中。 | 参数不会保存在浏览器历史中。 | 至关于缓存,可减小浏览器压力 |
对数据长度的限制 | 是的。当发送数据时,GET 方法向 URL 添加数据;URL 的长度是受限制的(URL 的最大长度是 2048 个字符)。 | 无限制。 | HTTP 协议没有 Body 和 URL 的长度限制,对 URL 限制的大可能是浏览器和服务器的缘由。浏览器 服务器是由于处理长 URL 要消耗比较多的资源,为了性能和安全(防止恶意构造长 URL 来攻击)考虑,会给 URL 长度加限制缓存 |
安全性 | 与 POST 相比,GET 的安全性较差,由于所发送的数据是 URL 的一部分。在发送密码或其余敏感信息时毫不要使用 GET ! | POST 比 GET 更安全,由于参数不会被保存在浏览器历史或 web 服务器日志中。 | 从传输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不安全的,由于 HTTP 在网络上是明文传输的,浏览器F12下什么都一目了然,或者抓个包,就能完整地获取数据报文。安全 要想安全传输,Encode(转码)固然对于懂的人来讲也不安全; 比较安全的只有加密,也就是 HTTPS性能优化 |
对数据类型的限制 | 只容许 ASCII 字符。 | 没有限制。也容许二进制数据。 | POST选择更多服务器 |
由于post须要在请求的body部分包含数据,因此会多了几个数据描述部分的首部字段(如content-type),这实际上是微乎其微的
2.最重要的一条,post在真正接受数据以前会先将请求头发送给服务器进行确认,而后才真正发送数据
post请求的过程:
1.浏览器请求tcp链接(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答应进行tcp链接(第二次握手)
3.浏览器确认,并发送post请求头(第三次握手,这个报文比较小,因此http会在此时进行第一次数据发送)
4.服务器返回100 continue响应
5.浏览器开始发送数据
6.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get请求的过程
1.浏览器请求tcp链接(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答应进行tcp链接(第二次握手)
3.浏览器确认,并发送get请求头和数据(第三次握手,这个报文比较小,因此http会在此时进行第一次数据发送)
4.服务器返回200 ok响应
也就是说,目测get的总耗是post的2/3左右
3.get会将数据缓存起来,而post不会
能够作个简短的测试,使用ajax采用get方式请求静态数据(好比html页面,图片)的时候,若是两次传输的数据相同,第二次之后耗费的时间将在10ms之内(chrome测试),而post每次耗费的时间都差很少……
经测试,chrome下和firefox下若是检测到get请求的是静态资源,则会缓存,若是是数据,则不缓存,可是IE这个傻X啥都会缓存起来
固然,应该没人会用post去获取静态数据吧,反正我是没看到过。
4.post不能进行管道化传输
http权威指南中是这样说的:
http在的一次会话须要先创建tcp链接(大部分是tcp,可是其余安全协议也是能够的),而后才能通讯,若是每次链接都只进行一次http会话,那这个链接过程占的比例太大了!
因而出现了持久链接:在http/1.0+中是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值,在http/1.1中是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persistent值,固然二者不只仅是命名上的差异,http/1.1中,持久链接是默认的,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中添加close,不然持久链接不会关闭,而http/1.0+中则刚好相反,除非显示在connection首部中添加keep-alive,不然在接收数据包后链接就断开了。
出现了持久链接还不够,在http/1.1中,还有一种称为管道通讯的方式进行速度优化:把须要发送到服务器上的全部请求放到输出队列中,在第一个请求发送出去后,不等到收到服务器的应答,第二个请求紧接着就发送出去,可是这样的方式有一个问题:不安全,若是一个管道中有10个链接,在发送出9个后,忽然服务器告诉你,链接关闭了,此时客户端即便收到了前9个请求的答复,也会将这9个请求的内容清空,也就是说,白忙活了……此时,客户端的这9个请求须要从新发送。这对于幂等请求还好(好比get,多发送几回都不要紧,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若是是post这样的非幂等请求(好比支付的时候,多发送几回就惨了),确定是行不通的。
因此,post请求不能经过管道的方式进行通讯!
颇有可能,post请求须要从新创建链接,这个过程不跟彻底没优化的时候同样了么?
因此,在可使用get请求通讯的时候,不要使用post请求,这样用户体验会更好,固然,若是有安全性要求的话,post会更好。
结语: 有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
1.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8129846
2. https://www.cnblogs.com/strayling/p/358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