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法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编程
A、根据研究的目的,肯定要测量的系统参数。网络
B、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式。工具
(2)测量的方式有两种:采样方式和事件跟踪方式。性能
(3)模型法分为分析模型法和模拟模型法。分析模型法是用一些数学方程去刻画系统的模型,而模拟模型法是用模拟程序的运行去动态表达嵌入式系统的状态,而进行系通通计分析,得出性能指标。测试
(4)分析模型法中使用最多的是排队模型,它包括三个部分:输入流、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spa
(5)使用模型对系统进行评价须要解决3个问题:设计模型、解模型、校准和证明模型。设计
(1)Flash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根据结构的不一样能够将其分为NOR Flash和NAND Flash两种。接口
(2)Flash存储器的特色:事件
A、区块结构:在物理上分红若干个区块,区块之间相互独立。内存
B、先擦后写:Flash的写操做只能将数据位从1写成0,不能从0写成1,因此在对存储器进行写入以前必须先执行擦除操做,将预写入的数据位初始化为1。擦除操做的最小单位是一个区块,而不是单个字节。
C、操做指令:执行写操做,它必须输入一串特殊指令(NOR Flash)或者完成一段时序(NAND Flash)才能将数据写入。
D、位反转:因为Flash的固有特性,在读写过程当中偶尔会产生一位或几位的数据错误。位反转没法避免,只能经过其余手段对结果进行过后处理。
E、坏块:区块一旦损坏,将没法进行修复。对已损坏的区块操做其结果不可预测。
(3)NOR Flash的特色:
应用程序能够直接在闪存内运行,不须要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运行。NOR Flash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MB~4MB的小容量时具备很高的成本效益,可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4)NAND Flash的特色
可以提升极高的密度单元,能够达到高存储密度,而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这也是为什么全部的U盘都使用NAND Flash做为存储介质的缘由。应用NAND Flash的困难在于闪存须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5)NOR Flash与NAND Flash的区别:
A、NOR Flash的读速度比NAND Flash稍快一些。
B、NAND Flash的擦除和写入速度比NOR Flash快不少。
C、NAND Flash的随机读取能力差,适合大量数据的连续读取。
D、NOR Flash带有SRAM接口,有足够的地址引进来寻址,能够很容易地存取其内部的每个字节。NAND Flash的地址、数据和命令共用8位总线(有写公司的产品使用16位),每次读写都要使用复杂的I/O接口串行地存取数据。
E、NOR Flash的容量通常较小,一般在1MB~8MB之间;NAND Flash只用在8MB以上的产品中。所以,NOR Flash只要应用在代码存储介质中,NAND Flash适用于资料存储。
F、NAND Flash中每一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而NOR Flash是十万次。
G、NOR Flash能够像其余内存那样链接,很是直接地使用,并能够在上面直接运行代码;NAND Flash须要特殊的I/O接口,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先写入驱动程序,才能继续执行其余操做。由于设计师毫不能向坏块写入,这就意味着在NAND Flash上自始至终必须进行虚拟映像。
H、NOR Flash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代码存储、通讯产品、网络处理等领域,被成为代码闪存;NAND Flash则用于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的MP三、存储卡、U盘等领域,被成为数据闪存信盈达嵌入式企鹅要妖气呜呜吧久零就要。
(1)SRAM的特色:
SRAM表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要供电它就会保持一个值,它没有刷新周期,由触发器构成基本单元,集成度低,每一个SRAM存储单元由6个晶体管组成,所以其成本较高。它具备较高速率,经常使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一般SRAM有4种引脚:
CE: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R/W:读写控制信号。
ADDRESS:一组地址线。
DATA:用于数据传输的一组双向信号线。
(2)DRAM的特色:
DRAM表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这是一种以电荷形式进行存储的半导体存储器。它的每一个存储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组成,数据存储在电容器中。电容器会因为漏电而致使电荷丢失,于是DRAM器件是不稳定的。它必须有规律地进行刷新,从而将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
DRAM的接口比较复杂,一般有一下引脚:
CE: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R/W:读写控制信号。
RAS:行地址选通讯号,一般接地址的高位部分。
CAS:列地址选通讯号,一般接地址的低位部分。
ADDRESS:一组地址线。
DATA:用于数据传输的一组双向信号线。
(3)SDRAM的特色:
SDRAM表示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同步是指内存工做须要同步时钟,内部的命令发送与数据的传输都以它为基准;动态是指存储器阵列须要不断的刷新来保证数据不丢失。它一般只能工做在133MHz的主频。
(4)DDRAM的特色
DDRAM表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也称DDR。DDRAM是基于SDRAM技术的,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可以在时钟的上升期和降低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在133MHz的主频下,DDR内存带宽能够达到133×64b/8×2=2.1GB/s。
## 三、硬盘、光盘、CF卡、SD卡
GPIO是I/O的最基本形式,它是一组输入引脚或输出引脚。有些GPIO引脚可以加以编程改变工做方向,一般有两个控制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和数据方向寄存器。数据方向寄存器设置端口的方向。若是将引脚设置为输出,那么数据寄存器将控制着该引脚状态。若将引脚设置为输入,则此输入引脚的状态由引脚上的逻辑电路层来实现对它的控制。
(1)A/D转换器是把电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的电路。实现A/D转换的方法有不少,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计数法、双积分法和逐次逼进法。
(2)计数式A/D转换法
其电路主要部件包括:比较器、计数器、D/A转换器和标准电压源。
其工做原理简单来讲就是,有一个计数器,从0开始进行加1计数,每进行一次加1,该数值做为D/A转换器的输入,其产生一个比较电压VO与输入模拟电压VIN进行比较。若是VO小于VIN则继续进行加1计数,直到VO大于VIN,这时计数器的累加数值就是A/D转换器的输出值。
这种转换方式的特色是简单,可是速度比较慢,特别是模拟电压较高时,转换速度更慢。例如对于一个8位A/D转换器,若输入模拟量为最大值,计数器要从0开始计数到255,作255次D/A转换和电压比较的工做,才能完成转换。
(3)双积分式A/D转换法
其电路主要部件包括:积分器、比较器、计数器和标准电压源。
其工做原理是,首先电路对输入待测电压进行固定时间的积分,而后换为标准电压进行固定斜率的反向积分,反向积分进行到必定时间,便返回起始值。因为使用固定斜率,对标准电压进行反向积分的时间正比于输入模拟电压值,输入模拟电压越大,反向积分回到起始值的时间越长。只要用标准的高频时钟脉冲测定反向积分花费的时间,就能够获得相应于输入模拟电压的数字量,也就完成了A/D转换。
其特色是,具备很强的抗工频干扰能力,转换精度高,但转换速度慢,一般转换频率小于10Hz,主要用于数字式测试仪表、温度测量等方面。
(4)逐次逼近式A/D转换法
其电路主要部件包括:比较器、D/A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和基准电压源。
其工做原理是,实质上就是对分搜索法,和平时天平的使用原理同样。在进行A/D转换时,由D/A转换器从高位到低位逐位增长转换位数,产生不一样的输出电压,把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进行比较而实现。首先使最高位为1,这至关于取出基准电压的1/2与输入电压比较,若是在输入电压小于1/2的基准电压,则最高位置0,反之置1。以后,次高位置1,至关于在1/2的范围中再做对分搜索,以此类推,逐次逼近。
其特色是,速度快,转换精度高,对N位A/D转换器只须要M个时钟脉冲便可完成,通常可用于测量几十到几百微秒的过渡过程的变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转换方法。
(5)A/D转换的重要指标(有可能考一些简单的计算)
A、分辨率:反映A/D转换器对输入微小变化响应的能力,一般用数字输出最低位(LSB)所对应的模拟电压的电平值表示。n位A/D转换器能反映1/2n满量程的模拟输入电平。
B、量程:所能转换的模拟输入电压范围,分为单极性和双极性两种类型。
C、转换时间:完成一次A/D转换所须要的时间,其倒数为转换速率。
D、精度:精度与分辨率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即便分辨率很高,也可能因为温漂、线性度等缘由使其精度不够高。精度有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两种表示方法。一般用数字量的最低有效位LSB的分数值来表示绝对精度,用其模拟电压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相对精度。
例如,满量程10V,10位A/D芯片,若其绝对精度为±1/2LSB,则其最小有效位LSB的量化单位为:10/1024=9.77mv,其绝对精度为9.77mv/2=4.88mv,相对精度为: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