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有关两个平台 UCS-2 编码的潜规则: linux
1, UCS-2 不等于 UTF-16。 UTF-16 每一个字节使用 ASCII 字符范围编码,而 UCS-2 对每一个字节的编码能够超出 ASCII 字符范围。UCS-2 和 UTF-16 对每一个字符至多占两个字节,可是他们的编码是不同的。 windows
2, 对于 UCS-2, windows 下默认是 UCS-2LE。用 MultibyteToWidechar(或者A2W)生成的是 UCS-2LE 的 unicode。windows记事本能够将文本保存为 UCS-2BE,至关于多了层转换。 ide
3, 对于 UCS-2, linux 下默认是 UCS-2BE。用iconv(指定UCS-2)来转换生成的是 UCS-2BE 的 unicode。若是转换windows平台过来的 UCS-2, 须要指定 UCS-2LE。 编码
4, 鉴于windows和linux等多个平台对 UCS-2 的理解不一样(UCS-2LE,UCS-2BE)。MS 主张 unicode 有个引导标志(UCS-2LE FFFE, UCS-2BE FEFF),以代表下面的字符是 unicode 而且判别 big-endian 或 little-endian。 因此从 windows 平台过来的数据发现有这个前缀,不用慌张。 spa
5, linux 的编码输出,好比从文件输出,从 printf 输出,须要控制台作适当的编码匹配(若是编码不匹配,通常和该程序编译时的编码有若干关系),而控制台的转换输入须要查看当前的系统编码。好比控制台当前的编码是 UTF-8, 那么 UTF-8 编码的东西能正确显示,GBK 就不能;一样,当前编码是 GBK, 就能显示 GBK 编码,后来的系统应该更智能的处理好更多的转换了。不过经过 putty 等终端仍是须要设置好终端的编码转换以解除乱码的烦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