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8DCA实操-VNCServer安装、DM8安装及建立数据库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装DM8的准备工做、安装DM8并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附上了VNC-Server的安装方法、本人在DM管理工具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文章比较简单,但愿能帮到有须要的朋友。
 
1、安装前准备
一、规划DM8的安装的用户和路径
# 建立组
groupadd dinstall
# 建立用户
useradd -g dinstall dmdba
# 建立安装路径
mkdir -p /opt/app/dm8
# 更改安装目录权限
chown dmdba.dinstall -R /opt
二、为帐户配置环境变量
# 切换至dmdba帐户
su - dmdba
# 编辑环境变量
vi /home/dmdba/.bash_profile,以下内容
export LD_LIBRARY_PATH="/opt/app/dm8/bin:$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opt/app/dm8/bin:$PATH
# 使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home/dmdba/.bash_profile

三、肯定系统版本,准备安装包,并上传至opt目录下html

 
2、安装DM8
通常状况下,DM8的安装包是ISO格式,须要先进行挂载
# 使用root帐户,挂载iso至mnt
[root@kylin ~]# mount -o loop /opt/dm8_20201107_x86_rh6_64_ent_8.1.1.144.iso /mnt

# 切换dmdba帐户,安装DM8
[root@kylin ~]# su - dmdba
[dmdba@kylin ~]$ cd /mnt/
# 安装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GUI(图形化界面./DMInstall.bin)和CGI(命令行交互./DMInstall.bin -i)
# 下面将采用CGI方式经过命令行进行
[dmdba@kylin mnt]$ ./DMInstall.bin -i
…………
其中,安装目录填写为:/opt/app/dm8

安装完毕后,需以root系统用户执行命令算法

/opt/app/dm8/script/root/root_installer.sh

执行完成后,以下图所示:sql

至此,DM8已安装完成。
 
3、建立数据库
一、规划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前,需先规划数据库的路径、实例名、端口等。
数据库路径:/opt/data,数据库名称:TEST,实例名:PROD,端口号:5237
大部分参数采用默认的便可,如有须要,可经过dminit help查看其余参数。
INI_FILE                   初始化文件dm.ini存放的路径
PATH                       初始数据库存放的路径
CTL_PATH                   控制文件路径
LOG_PATH                   日志文件路径
EXTENT_SIZE                数据文件使用的簇大小(16),可选值:16, 32, 64,单位:页
PAGE_SIZE                  数据页大小(8),可选值:4, 8, 16, 32,单位:K
LOG_SIZE                   日志文件大小(256),单位为:M,范围为:64M ~ 2G
CASE_SENSITIVE             大小敏感(Y),可选值:Y/N,1/0
CHARSET/UNICODE_FLAG       字符集(0),可选值:0[GB18030],1[UTF-8],2[EUC-KR]
SEC_PRIV_MODE              权限管理模式(0),可选值:0[TRADITION],1[BMJ],2[EVAL]
LENGTH_IN_CHAR             VARCHAR类型长度是否以字符为单位(N),可选值:Y/N,1/0
SYSDBA_PWD                 设置SYSDBA密码(SYSDBA)
SYSAUDITOR_PWD             设置SYSAUDITOR密码(SYSAUDITOR)
DB_NAME                    数据库名(DAMENG)
INSTANCE_NAME              实例名(DMSERVER)
PORT_NUM                   监听端口号(5236)
BUFFER                     系统缓存大小(100),单位M
TIME_ZONE                  设置时区(+08:00)
PAGE_CHECK                 页检查模式(0),可选值:0/1/2
EXTERNAL_CIPHER_NAME       设置默认加密算法
EXTERNAL_HASH_NAME         设置默认HASH算法
EXTERNAL_CRYPTO_NAME       设置根密钥加密引擎
RLOG_ENC_FLAG              设置日志文件是否加密(N),可选值:Y/N,1/0
USBKEY_PIN                 设置USBKEY PIN
PAGE_ENC_SLICE_SIZE        设置页加密分片大小,可选值:5十二、4096,单位:Byte
ENCRYPT_NAME               设置全库加密算法
BLANK_PAD_MODE             设置空格填充模式(0),可选值:0/1
SYSTEM_MIRROR_PATH         SYSTEM数据文件镜像路径
MAIN_MIRROR_PATH           MAIN数据文件镜像
ROLL_MIRROR_PATH           回滚文件镜像路径
MAL_FLAG                   初始化时设置dm.ini中的MAL_INI(0)
ARCH_FLAG                  初始化时设置dm.ini中的ARCH_INI(0)
MPP_FLAG                   Mpp系统内的库初始化时设置dm.ini中的mpp_ini(0)
CONTROL                    初始化配置文件(配置文件格式见系统管理员手册)
AUTO_OVERWRITE             是否覆盖全部同名文件(0) 0:不覆盖 1:部分覆盖 2:彻底覆盖
USE_NEW_HASH               是否使用改进的字符类型HASH算法(1)
DCP_MODE                   是不是DCP代理模式(0)
DCP_PORT_NUM               DCP代理模式下管理端口
ELOG_PATH                  指定初始化过程当中生成的日志文件所在路径
AP_PORT_NUM                ECS模式下AP协同工做的监听端口
DFS_FLAG                   初始化时设置dm.ini中的DFS_INI(0)
DFS_PATH                   启用dfs时指定数据文件的缺省路径
DFS_HOST                   指定链接分布式系统DFS的服务地址(localhost)
DFS_PORT                   指定链接分布式系统DFS的服务端口号(3332)
DFS_COPY_NUM               指定分布式系统的副本数(3)
DFS_DB_NAME                指定分布式系统的中数据库名(默认与DB_NAME一致)
SHARE_FLAG                 指定分布式系统中该数据库的共享属性(0)
REGION_MODE                指定分布式系统中该数据库的系统表空间数据文件的区块策略(0) 0:微区策略 1:宏区策略
HUGE_WITH_DELTA            是否仅支持建立事务型HUGE表(1) 1:是 0:否
RLOG_GEN_FOR_HUGE          是否生成HUGE表REDO日志(0) 1:是 0:否
PSEG_MGR_FLAG              是否仅使用管理段记录事务信息(0) 1:是 0:否
HELP                       打印帮助信息

二、建立数据库shell

# 使用dmdba建立数据库
[dmdba@kylin mnt]$ mkdir -p /opt/data
[dmdba@kylin mnt]$ dminit path=/opt/data db_name=TEST instance_name=PROD port_num=5237

三、建立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服务注册成功后,会在DM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中,生成shell脚本DmService*,以便对数据库服务进行启停、查看状态等操做。
# 切换至root帐户,注册数据库服务
su - root
cd /opt/app/dm8/script/root/
[root@localhost root]# ./dm_service_installer.sh -p PROD -dm_ini /opt/data/TEST/dm.ini -t dmserver

四、启动数据库
su - dmdba
cd /opt/app/dm8/bin

# 启动数据库实例
./DmServicePROD start

 

五、测试链接数据库
# 查看数据库服务状态
cd /opt/app/dm8/bin
./DmServicePROD status

# 查看端口
netstat -nltp|grep 5237

# 链接数据库,进入SQL执行环境
cd /opt/app/dm8/bin
[dmdba@kylin bin]$ ./disql SYSDBA/SYSDBA@127.0.0.1:5237

至此,数据库初始化已完成。数据库

 

附录:
一、搭建VNC-Server环境
因DM8的DCA考试是经过VNC远程进行的,为了更好地模拟考试环境,我在虚拟机上安装VNC-Server,并经过VNC-Client进行远程链接。
# 安装VNC-Server
yum -y install tigervnc-server

# 修改配置
cp /lib/systemd/system/vncserver@.service /lib/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vi /lib/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emote desktop service (VNC)
After=syslog.target 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Pre=/bin/sh -c '/usr/bin/vncserver -kill %i > /dev/null 2>&1 || :'
ExecStart=/sbin/runuser -l root -c "/usr/bin/vncserver %i"
PIDFile=/root/.vnc/%H%i.pid
ExecStop=/bin/sh -c '/usr/bin/vncserver -kill %i > /dev/null 2>&1 || :'

# 更新systemctl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启动vnc-server并设置密码
vncserver

# 启动VNC-server服务
systemctl start vncserver@:1.service

# 防火墙开启5901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5901/tc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二、运行DM管理工具manager时,报Manager:10369的处理方法缓存

# 切换至root帐户,并查看的DISPLAY值
su - root
echo $DISPLAY
# 若DISPLAY的值为空,则经过export进行设置
export DISPLAY=:2
xhost +
# 切换至dmdba帐户,并查看的DISPLAY值
# 注意,此处DISPLAY的值要与root中显示的值保持一致,若不一致,使用export从新设置
su - dmdba
echo $DISPLAY

# 此时应能够打开了manager工具。

三、运行DM管理工具manager时,报tool/configuration/org.eclipse.osgi/.manager/.fileTableLock (权限不够)的处理方法bash

产生缘由:这多是由于此前使用root帐户运行过manager,产生了root权限的临时文件而致使的。
解决方法:
方法一:使用root帐户,删除提示报错的文件(夹)
方法二:使用root帐户,对tool目录进行从新受权
# 对tool目录从新受权
chown dmdba.dinstall -R too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