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转型之痛之悟

一、为何转型?

以前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转型《回到交友8个月来的测试团队转型实践
其中有几个关键点:android

  • 从手工型团队向技术全栈型团队转型
  • 促成团队成员具有android、iOS、Java代码基础知识,要求基本的编程能力;

转型前我跟管理层沟通:编程

要么转型,提升生产力,会有成功的脱颖而出,该奖励就奖励,也会有淘汰的;
要么继续平庸,过过日子,也别搞啥全程测试了;后端

若是你是leader,会怎么选择呢?api

二、为何团队痛恨转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多数人仍是安逸于现状安全

按计划安排两个Q的团队转型时间,自主线下完成技术学习以及应用到生产的成果评估,包括必要性的一次全体技术的成果分享,几个月后收到组员沟通反馈的最多问题:微信

  • 没有安排线上工做的学习时间来消化学习目标
  • 天天回家的线下学习,不少时候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隐隐约约有不和谐的迹象产生
  • 家里另外一半开始质疑,瞎搞胡搞,开始怀疑人生

认真听取组员反馈后对每一个组员作了沟通和激励,内部leader沟通咱们认为的价值朝向:app

没有学习动力的,没法自我驱动的,显而易见留下来也平凡;
从价值最大化角度出发,短暂的磨练不只提升了团队生产力,更重要提高我的价值。框架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团队:你不可能在一个公司一生,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两年。ide

三、最后剧情为啥扭转?

团队转型之痛之悟
后来发生啥事情了?工具

部门合并,组员分散,合久必分。

小伙伴也意识到问题和危机感,庆幸的是出去找工做都比较轻松,不只由于履历上的内容很丰富,并且表达出的测试阅历的确值得回味,从手工到自动化,还有平台建设,持续集成、后端API自动化、UI自动化等等,短短一年内经历了其余公司测试组可能要两三年的经历。

后来几位小伙伴私下找我,说谢谢,当初真看不透,为啥你一进入部门,就告诫咱们:不可能在这里作一生,一位同窗想作一生的梦给我打碎了,还有当时很是不爽这种线下学习,干扰了家庭生活,后来没想到由于这些找工做很顺利,而后回顾一下:的确本身没有太多的自主进取学习,天天都感受在循序渐进过日子,不能迎合这些挑战,这下子挺过来以后,豁然开朗了。

四、我不是一个好领导,想舒服别来找我

如何权衡公司利益价值和我的价值:

尽量放大团队的价值去迎合和创造公司总体最大价值

这个就对团队要求高,落地下来就是对我的要求高,团队能够是全程全栈的技术团队,并不表明每一个人须要成为全栈,可是在这种团队里面,就必须有所牺牲,阶段性去突破,大部分公司和leader不会给你线上学习时间,毕竟公司请你来是干活,不是学习。

印象很深的一次,次日项目要上线部署,所有交给我一我的,当时没有整过resin,从晚上十二点弄到凌晨三点才好意思洗洗睡

你如何增值来提高我的价值,获得公司的加薪、晋升,这个不磨练本身突破是没法达成的,不少当时不理解个人,后来都想通了,包括之前公司北京的团队成员,还有如今的,其实我也不在乎你们是否理解,你所在的位置决定了看事情的角度,

除非你用行动去证实个人方向是错误的,不然攻城狮的素养,说干就干吧。

固然,吃喝玩乐仍是能够找我,工做日的才是够爽^_^,

最后要谢谢全体组员对个人容忍,还有之前、如今同事,领导的厚爱。

五、附上当初写给你们的邮件部份内容

昨天下午给你们讲了我我的成长经历,如何从一名开发转向测试,设计一些测试平台,再变成测试开发工程师,再到manager、director,包括测试阶段在业界的发展状况和咱们事业部测试组的一些朝向。
固然,说这些都不是闹着玩,咱们要把眼界放宽:

不要局限于本身只作某个app测试,要考虑整个事业部app的测试;
不要局限于本身只在某个事业部,要考虑整个职业规划以及如何提升本身的战斗力;

不少时候还不是工做中可以解决成长问题的,还得占用大量线下时间,技术是一门苦逼活,若是不能承受的就要尽早想其余办法;既然踏上技术这条路,就不要回头了。

时间是挤出来的,说本身没有时间只是不想面对罢了,有个身边例子:上个月要把api平台用起来,把api规范迁移过去,“逼着”陈老板干活了两周,天天差很少弄到23点,还微信沟通改进的地方去落实,而后如今开发不是用起来爽一点,管理上更加容易一些,api规范集中在一个地方管理,不会散落。

....此处省略多字

但愿有一天从网易出去后,能够自豪的说:我来自交友事业部,能够给大家带来的价值有这一堆技术。

那这一堆技术如何来呢?如今整个移动互联网的风向ui测试已经弱化的(但也不会消亡),会更加注重专项测试,还有安全测试,代码层面的自动化。

移动测试的可玩性仍是很高的,例如:探索式测试,能够结合实际项目来作测试模型;分层测试思想,这个东西不少年都不会变,经典的指导思想,变化的是工具、框架。

对你们有要求:

一、强沟通,轻流程

流程是死的,只是帮助你们规范遵照,但人是活的,沟通第一,能当面高效率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邮件了,咱们还只是小团队,好沟通,重要的事情多说三遍也不闲啰嗦,测试就是要多反馈,多坚持。

二、强执行力

任何事情落实了,必须去执行,落地到位,不是到最后主管问了,才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因此没去作,丫的,不认同早说嘛,浪费你们时间。组员不认同主管的作法的话,除非有颇有效的说服力,不然你能够存疑,可是你必须作,即使你错了,主管也会承担责任,没作的话,那就是你调皮了!

三、强协助

整个事业部的测试事情,都是你们的事情,要互相协助,不是说我负责美聊,你花田出了问题关我x事,我负责花田,你美聊关我什么事情,测试是互通的事情,每一个组员都有责任,我曾经给你们讲过一个故事:

女儿在旁边搬石头,一直搬不动,喊爸爸说,爸,我搬不动动,咱们绕路吧。爸说,你尽力了吗?女儿说,尽力了?爸又说,你用了身边的资源,喊我帮忙吗?女儿顿时明白过来,欢天喜地。

我的力量眇小的时候,就发挥整个团队的力量吧,互助起来,不吃亏怎么成长呢?反而挣到经验值,比如你玩游戏打怪升级,明摆着为了升一级,还得看无聊重复画面,给怪兽狂砍,爽吧。

四、坚持正确的方向,敢于探索道路尝试

我当年从开发转测试,其实很苦逼,至少一年没渡过什么假,连春节也是把本身关在家里研究各类测试技术,当时的想法:若是这条路不适合我,我会用2-3年时间证实本身对与错,再作决定;结果,对了,并且走出一种套路,其实越往上走,你越会发觉:开发就是测试,测试就是开发,如影随行。

因此你们不要惧怕走弯路,关键是意识到问题,要反思,评估是否继续走下去,固然我不是强调我带给你们的路是最正确的,确定也会有些疑惑的,这个就边走边解答,总有你满意的收获的。

五、技术积累

无论你们以前所在公司成绩/技术如何,既然来了,就好好磨练下;我是有要求的,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开发一些自动化工具脚本是必须的,任何作大的事情都是从小积累的,功底很差的就按照部门提出的基础学习,本身线下去钻研,功底好的就多分享一些经验,我能够告诉你们,有读财经的同窗,转行作android开发作的很爽,人家也痛过才成功,关键是看努力程度。

六、推动研发关注质量,增强意识

质量意识必须落实,不是说在工地上打个口号:进出工地必须带安全帽,不然罚款500元,质量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这些事情看起来小,甚至当时没有收益,一旦长期坚持,积累,质量是至关可观的回报。

七、自动化不要盲目追逐,要评估投入产出比

叔本华说过:因为频繁地重复,许多起初在咱们看来重要的事情逐渐变得毫无价值。
先要解决业务的痛点,其次创造更多的测试价值,释放人力,推动生产力发展。

八、总结测试模型、缺陷模型

例如:美聊有语音模块、花田也有,怎么更好的复用测试用例,提升可测试性,不少公共模块咱们须要逐步抽取成模型,在此以外的都是业务特性的发散思考点,这个也是很是重要的事情

九、关注运营问题,总结套路

运营一些问题,能够反馈出产品设计问题,以及代码设计问题,问题反馈过来除了跟进解决,更重要是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要善于总结,是否能够规避呢?

说内心话:作技术,不能让你马上成为爆发富(固然陌陌、雪球,我之前的同事,人家也是苦逼过,可遇不可求,多少创业公司失败了,才有一个成功),

因此微信有个段子:为何我不买特斯拉?打开一个:穷!一个字

作技术精通、熟透了,也可让你过上小康,你须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当时离开蓝汛帮忙招了一个测试总监在北京,60w-100w,

这个数目买特斯拉没问题吧?绝对ok,固然北京的薪资会高不少。

因此,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有个朝向,咱们都说五菱宏光照样开,照样跑,拉不拉风无所谓,妹纸们爱看不看。

咱们的重点不是说财富充实人生,而是技术,在某个阶段来讲要靠技术改变生活,因此积累技术,以2-3年为一个目标阶段,是须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我坚持了差很少10年,仍是发现本身不少东西不懂,常常在家跟老婆讨论技术,技术是苦逼,可是看从什么角度去作一个认知,让本身快乐起来。

骚年,努力吧,这些看起来是屁话,但实际就是现状,国内的测试行业比较浮躁,很容易受到干扰迷失方向,我之前的主管去了加拿大,常常有邮件来往,其中提到:国外40-50岁的测试工程师大把,人家同样很努力。我还有不努力的理由吗?

我仍是坚持一句:你不可能一生在一个公司,可是,若是有一天你走出去了,你能够自豪的说,我当时怎么成长起来,给部门带来成果,这些均可以写在履历上的;

另外你身上也怀有测试的正义感(提及来很高大上同样),最关键是不落后于业界,甚至领先于业界的测试水准,经历过测试组织的改造,具有很好的测试眼界。

测试大道至简,就看你理解透彻没有。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