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业】2020年高等软件工程期末总结

首先按照国际惯例,此次彷佛不久前才见面。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学期结束,到如今为止事情基本也都算是结束了,是时候push这个大鸽子博主更博客了😢。其实不少感想啥的,说来又复杂,又简单,并且每每就那么些个车轱辘话。不过该说的不管多少遍,仍是都得说的,不碍事。web

而后说正事,既然都结束了,那不能没啥收获,那对不起本身;更不能有了不说,那对不起观众。因而那就说说呗。工具

我的收获

我我的的收获的话,其实主要是两个方面,分别是关于软工理论的,以及团队相关的。学习

软工理论相关的话,主要就是一些软件设计上的方法与思路,其中很多在以前的本科OO课,以及本身的实践中,均已经直接或间接有过接触,我的理解,实际上上次博客做业的那个用词十分准确——按图索骥。软工理论,或者其余的工程理论,本质都是这么回事。咱们经过按图索骥,让更多的工程人员能够有稳定可控的产出,这也是工程规模得以扩大且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的根本保证。设计

团队相关的话,主要就是,见识了另外一种模式的团队,以及另外一种模式的人。其实我一直以为,你们都是十分优秀的,确实十分优秀,而对于leader而言,须要考虑的是如何物尽其用。物尽其用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否则,尤为对于技术见长的人,很容易陷入到惟技术实力或惟直接产出的一元化评价体系中,从而对组员的价值产生错误的评价。我的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关键仍是在于,摆正心态,戒骄戒躁。blog

关于课程的思考

实际上,笔者对于这个课程的实操部分实际上存在必定的疑惑。以前和老师沟经过,信号灯项目无需代码实现,主要由于门槛过高,且仿真模拟(例如搞个web界面模拟下红绿灯)效果有限且意义不大。而其余的项目,都是须要进行代码实现的。实际上,就笔者本人而言,对这样的设计是大大欢迎的,毕竟写代码啥的简直不要太爽,没这个的课简直少了一大乐趣。可是实际上倒是存在必定问题的,具体来讲,是节奏上的问题。咱们来梳理一下整个学期的各个时间点:开发

  • 2020年9月26日,笔者所属的课程团队建立
  • 2020年10月8日,第一次博客做业DDL:指望与笃信
  • 2020年10月29日,UML建模小做业DDL
  • 2020年11月5日,领域分析报告DDL
  • 2020年12月2日,需求建模文档DDL,并于第二天正式评审
  • 2020年12月14日,第二次博客做业DDL:从需求分析看软件开发的挑战
  • 2020年12月23日,系统设计文档DDL,并于第二天正式评审
  • 2021年1月8日,第三次博客做业DDL:设计也能够按图索骥
  • 2021年1月25日,第四次博客做业DDL: 课程总结

不知道是否是由于今年疫情致使的特殊缘由,也不知道若是是的话,这样的因素占几分,毕竟笔者尚未对往届进行过系统化的调查或信息整合。不过我的感受,这样的总体任务结构,给人一种不协调之感——前期过于松散,后期又过于密集。具体来讲,12月以前,只有一次博客做业,一次小做业,和一篇没有正式评审的领域分析报告,近乎过半的周期却只有这些;而12月后,三次博客,两篇正式评审的文档报告。不只如此,我相信老师的本意,必定是但愿编写代码的组,按照一个标准的领域分析,然后需求分析,然后系统设计,最后代码实现的过程进行一次实战。然而实际上这样的节奏将意味着理论上12月底才能开始码代码,而1月中旬就放假了,周期一个月都不足;而若是想要早作准备,那就意味着,这个标准的四部曲流程,必然出现倒置,好比先代码后设计,也可能先代码后需求,甚至可能先代码后领域,若是那样的话那就真的糟糕至极了,课程的本意是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式作事,可是却让正确操做的学生连滚带爬,而不正确操做的学生顺风顺水,还顺带强化了一遍错误的印象。文档

实际上笔者认为,该部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代码实现这码事,而是在于总体节奏的分配,或者更深一点说,在于课程自己的定位,是偏向于理论讲述,仍是偏向于实践学习,以及实践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把这些问题想明白,才是解决之道。get

其余胡言乱语

说完了正经的,那么说点不正经的,那必须的。博客

我本身的话,上次博客倒了一堆垃圾,实在有点脏,不太好意思😸。而后,既然知道本身菜,那就得拿出点样子,该作的事作起来,别和下水道似的咕嘟咕嘟冒着臭味的泡,还点火就炸,把臭水扬得跟下雨通常,世上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了。基础

在本身的研究这边,本次的高软算是开了一扇门,经过一系列的实操分析,发现了一些门道,一些不一样于本来想象的门道,这下方向算是有了;在OO课程那边,相关工具链的开源,以及部分工具链的重构和解耦也将被提上日程,目前已经在笔者内心基本有谱,各方对此也表现出积极态度。

此外,我还会将参与到2021年本科软件工程课程的助教工做中。目前已经和老师取得了联系,而且有了初步的计划,后续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以及,若是条件容许,咱们将考虑将新技术投入到软件工程课程中,之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工具链与技术支持,为课程提供全然不一样的思路

我明白,走出这一步意味着不少,不过也没啥,也不是头回作好被送上断头台的准备了,何况以前该度过的难关都度过了,此次更没什么好怕的。不只如此,我们反过来看,当你的敌人说你如何好,那说明你遂了人家愿,站在本身人的立场,你是个彻彻底底的蠢货;而当你的敌人怒发冲冠,破口大骂,乃至歇斯底里,那偏偏说明你作了一件令他们恐惧到骨髓里的事,站在本身人的立场,你是真正的英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喂喂喂出发前先把那几个留坑的博客给写了啊喂!!!就酱,告辞。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