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了30余年,吕建伟老师为咱们梳理了从最先的用友、金蝶到最近的有赞、微盟等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同时不断引起咱们的思考。程序员
80年代:国产企业信息化起步
1、财务软件数据库
用友1988年成立,金蝶1993年成立。金蝶出了国内第一款Windows财务软件。微信
1993年也是很重要一个年份:新会计制度实施。ide
2、进销存软件工具
我用过合力商霸、管家婆布局
3、研发设计软件开发工具
一、1992年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成立,研发国产CAD。1998年海尔投资,更名北航海尔。2001年改为数码大方优化
二、中望成立于1998年,2010年并购美国VX 3D CAD技术,得到了一席之地云计算
4、生产制造管理软件设计
一、1981年,沈阳机床厂从德国引入中国第一套MRP
二、1982年,利玛与宁江机床厂签定第一个合同,于1987年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
三、1982年,鼎新软件在台北成立,1997年进入大陆为台资合资企业服务,2001年与神舟数码成立合资公司鼎捷软件
这样来看,中国大陆的生产制造管理软件最弱。
从世界整个范围来去看,工业软件、工业研发设计软件、MES软件、MRP软件,都是特别有Know-How的含金量东西。但也很奇怪的是,这么有价值的东西,不论是在国内仍是在国际,营收都不高,你看PTC、Autodesk、AnSYS等等,都是这样。只有那些设备厂商,如西门子、GE、博世、戴姆勒、ABB、施耐德、霍尼韦尔,他们把这些工业软件做为他们的增值高利润服务和护城河,而不是主营收。
90年代初:快速开发工具
90年代初,中国尚未像样的行业软件公司。一个实业企业若是急须要本身的业务应用,只能本身开发,于是也催生了开发工具的需求。要知道,当时实业企业是本身养万金油程序员的,又会组装电脑,又会修打印机,又会开发代码。因此生产工具不大幅简化,中国660座城市的万金油IT人员们就无法再生产,毕竟中国IT发达的城市不超过15个。
第一波潮是:DbaseIII/Foxbase引入中国,大连雅奇出品雅奇MIS
第二波潮是:PB/Delphi和SQLSERVER的出现,拉个UI控件,创建个DataWindows,用SQL进行增删改查就好,既能够输入和输出,还能够打印。
固然,这些工具,如今都死了。如今又开始流行无代码开发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快速开发平台,不过看起来他们都是大厂的收购标的,若是不能被大厂收购,那就是很惨的命运。
90年代中期:外企ERP进入
一、1989年,SAP实施了中国的第一个客户:上海机床厂(为啥全是机床厂)。1995年,SAP正式进入中国。
二、1996年,Oracle拼掉SAP,夺得华为这个客户。今后之后,中国高科技、IT、互联网、电子商务,一水的Oracle ERP。SAP这个痛啊。因此说啊,作大型企业,拼着成本也得树立标杆客户啊。
三、1999年,SAP实施联想。联想当时要拆分为我的消费IT(联想电脑)和企业IT(神州数码),联想要国际化。
90年代中期: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崛起
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崛起,我我的认为是和SAP、Oracle进入中国作ERP业务有很大的关系。
一、1996年,汉得信息在上海成立,专门作Oracle ERP的定制开发服务。
二、1997年,汉普管理咨询公司成立,是中国最先作管理咨询+IT ERP实施的公司。当年联想电脑做为消费IT公司却吃进汉普管理咨询公司就有意经过管理+IT来改进本身内部管理。
三、1998年,AMT咨询成立,专门为要上市的企业进行流程正规化、合规化梳理与优化。固然,90年代,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很是流行。
四、2000年,和君咨询成立。和君咨询人马来自于和君证券。和君证券作上市,和君咨询搞上市前的合规化治理咨询,让你的企业尽快整改为为能够经过上市条件的企业。
其实你看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要么是作IT ERP实施,要么是作上市前合规化辅导。不过从这四家公司的现状来去看,做为20多年的老企业,都活的不能算特别好。按说他们的卡位已经卡的很是精准很是精准了。
90年代后期:行业软件起步
行业软件公司大多在1997年以后产生,甚至在2001年以后产生。行业软件公司都是肥肉行业,如:
一、政务(久其)、法院(华宇)、税务(长城)
二、金融(恒生)、电信(亚信)
三、钢铁(宝信)
四、石化(石化盈科)、石油(中油瑞飞)、电力(远光)
五、民航(中航信)、汽车(一汽启明)、高速(易华录)、地铁(和利时)
六、卫生(卫宁)
七、建筑(广联达)、地产(明源)
这些行业软件公司,如今都成为了BAT作云计算业务的投资标的(为何?为何?)。为何BAT都不去投资ERP厂商?
2003年: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外包开发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商和外包开发商,他们俩其实和行业软件商是一对双生。行业软件商在作行业产品+定制开发,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商和外包开发商是在通用技术平台之上作行业客户定制开发。
对外外包开发这些公司近些年也转型作国内外包开发、甚至搞企业应用软件实施。好比文思、海辉、东软、华信、博彦、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浙大网新等等。
还有一些早期跟着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中间件喝汤的系统集成公司,也逐步涉足到了企业应用软件实施和定制开发,异曲同工。因此我把这两伙人都放在了一块儿。
而中国软件百强,大量这些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个中国特点,值得深思为何。
2004年:第一波SaaS
1999年,Salesforce创业,中国也流行过应用托管服务,而后幻灭。毕竟当时Web企业软件尚未呢,毕竟当时网速是56K Modem拨号上网。
2004年,美国Salesforce上市,本土以xtools、800CRM为表明的企业创立。但也多年蹉跎过来了,成了小老头公司。他们到底作错了什么,为何2014年卷起的企业服务投资热,他们却没有受惠呢?他们到底作错了什么?
咱们回顾历史,事情都是成对出现的:如国产企业软件和快速开发工具、外企ERP进入和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崛起、行业软件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商,都是成对出现的。就是这个时期出现SaaS特别尴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
2006:集团化ERP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2002年,中国开始迅猛制造出口。
90年代后期第一波ERP应用,是外资在华企业、合资企业使用ERP。2002年初第二波ERP应用,是要出口到外国的、要接受外国公司发包的企业使用ERP。到了2005年以后,中国本土企业也成长了起来,开始走出本地在全国布局发展,开始走出本业在全行业投资布局发展,因而第三波ERP应用热潮到来:集团化ERP,就是统一集团财务管控、统一集团人力管控、统一集团流程管理、统一集团数据管控。
因此你会发现,中国看似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不是世界制造强),但中国的ERP中,历来没有生产制造信息化强需求。
2010年:收购
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不多发生并购(这是为何呢?你们本身想)
用友和金蝶在这一年都不约而同宣布行业化战略。毕竟ERP都是通用职能领域应用,如财务、人事、采购等,想涉入到各个行业的业务应用,深度黏住一个行业,必需要有行业业务应用。因此这两家都经过自建自营行业软件公司,或者收购行业软件公司,来推动行业化战略。
但在云的时代,两家ERP公司彷佛又不约而同走上了一条路,那就是平台+云ERP+行业生态。
收与放,此一时彼一时,时代须要。
2014年:VC投资热
一、2014年5月,今目标得到老虎基金1000万美金,拉开了中国企业软件风险投资大潮
二、紧接着,销售易和纷享在CRM赛道连续得到多笔大融资
回过头来看,VC并无催熟什么,中国的企业应用成熟度和中国企业需求成熟度,仍然不紧不慢。因此VC们也都在反思,中国本土到底须要什么样的企业软件。
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软件
一、一件事是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发布,***OA地盘,不少作移动OA协同的创业公司关闭。这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砸钱、产品作到极致、免费的威力。
二、第二件事是美团经过低价、补贴、免费的形式,给本身的产业链推行餐饮行业IT,以便打通营销-交易-支付-配送-生产-供应链采购全流程,让全流程质量、效率可见、可控、可优化。
我如今看到很多如今还沉在媒体之下的B2B电子商务公司,他们虽然GMV也比较高了,并且他们得到的VC投资也比较高了,但因为他们既不是to C互联网也不是to B企业软件,因此如今尚未媒体报道他们。他们不像to C电子商务厂商一开始砸大钱作流量、作营销,而是他们一开始作SaaS平台系统,作产业主数据,而后再花钱去作BD线下合做,把双边供求双方拉上来。他们的作法很是像企业软件公司,可是他们是业务+IT一体化的。这些公司都在垂直行业潜伏着,将来他们会都相似美团。
从去年开始,B2B电子商务热又兴起来了。我怀疑一堆VC还会进坑。由于这一代B2B电子商务已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是相似阿里巴巴作黄页广告营销,第二代是相似找X网原材料大宗交易。第三代倒是从平常消耗品的供应链采购、定货、分销的S2小b,直接到门店级的电子商务,是能够直接在网上采购下单、直接进行网上支付的。
2018年:新企业服务公司快速上市
一、作私域零售SaaS的有赞,2014年开始作有赞,2016年开始商业化销售,2018年上市。营收有SaaS收入、支付收入、分销收入、营销收入
二、作私域营销SaaS的微盟,2015年创立,2018年上市。营收主要是营销收入和SaaS收入。
也就是说:第一,纯企业IT的公司是没有的,别鄙视他们的不单纯,可能中国企业须要的就是这样(你不要给我锤子和钉子这些工具,你给我直接搞定事)。第二,企业服务公司也不是慢牛,也能很快营收增加和上市。
因此我总在说:如今热的是企业服务,不是企业软件。走对路,会发展很快,路走不对,就会成为小老头。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时代须要什么样的企业,就会让什么样的企业成功。
并且你发现没,新创立的垂直行业B2B电子商务公司,和新创立的企业SaaS公司,好似愈来愈像了,你们都往中间一个业态模式走。说明这个模式就是中国企业服务将来真正的模式,它们才是真正的一对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