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删除原理:node
Linux是经过link的数量来控制文件删除的,只有当一个文件不存在任何link的时候,这个文件才会被删除。通常来讲,每一个文件都有2个link计数器:i_count 和 i_nlink。ide
i_count的意义是当前文件使用者(或被调用)的数量,i_nlink 的意义是介质链接的数量(硬连接的数量);能够理解为i_count是内存引用计数器,i_nlink是磁盘的引用计数器。spa
当一个文件被某一个进程引用时,对应i_count数就会增长;当建立文件的硬连接的时候,对应i_nlink数就会增长。orm
对于删除命令rm而言,实际就是减小磁盘引用计数i_nlink。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若是一个文件正在被某个进程调用,而用户却执行rm操做把文件删除了,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当用户执行rm操做删除文件后,再执行ls或者其余文件管理命令,没法再找到这个文件了,可是调用这个删除的文件的进程却在继续正常执行,依然可以从文件中正确的读取及写入内容。这又是为何呢?xml
这是由于rm操做只是将文件的i_nlink减小了,若是没其它的连接i_nlink就为0了;但因为该文件依然被进程引用,所以,此时文件对应的i_count并不为0,因此即便执行rm操做,但系统并无真正删除这个文件,当只有i_nlink及i_count都为0的时候,这个文件才会真正被删除。也就是说,还须要解除该进程的对该文件的调用才行。blog
以上讲的i_nlink及i_count是文件删除的真实条件,可是当文件没有被调用时,执行了rm操做删除文件后是否还能够找回被删的文件呢?进程
前面说了,rm操做只是将文件的i_nlink减小了,或者说置0了,实际就是将文件名到inode的连接删除了,此时,并无删除文件的实体即(block数据块),此时,若是及时中止机器工做,数据是能够找回的,若是此时继续写入数据,那么当新数据就可能会被分配到被删除的数据的block数据块,此时,文件就会被真正的回收了,那时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