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互联网 @羯瑞 整理动画
UI动效现现在在 APP 和网页中几乎已经成为了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仔细打磨的 UI动效对于整个界面的提高是显著的。设计
动效呈现出状态切换的过程,展示了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执行有效的交互。3d
在设计动效的过程当中,Material Motion 的设计原则,IBM 动画设计规则和 UX动效宣言都是不错的设计参考和指引。遵循这些现有的规范,可以很好地提高动效自己的体验和效果,从优秀走向卓越。今天的动效设计都是遵循着这些规范使用 InVision Studio 来进行制做的。blog
标签页切换动效

- 左侧标签切换的时候使用了淡入淡出,右侧标签页切换使用了滑动效果。
- 内容切换的时候淡入淡出效果不错。
- 右侧经过滑动效果来展现内容,不只呈现了变化的过程,还指明了二者的位置关系和逻辑关系,更为卓越。
- 当你在设计诸如标签页或者弹出菜单这样的控件的时候,尽可能借助动效让内容的位置变化关系呈现出来,这样不只确保了内容的可见性,并且可以让用户不迷惑。这个时候,滑动手势交互和位移动效是不错的搭配,很是符合此处内容切换的语境。
卡片的展开动效

- 卡片是最多见的 UI 元素,左侧的界面中,点击卡片以后,展开新的界面;右侧界面中,点击卡片以后,卡片扩展并填充整个屏幕。
- 点击卡片以后,详情页向上滑出或者从左侧滑出的设计很不错。
- 右侧经过展开动效从卡片直接过渡到详情页是更卓越的设计。
- 最好的动效每每可以经过变化让人明白两种状态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制做不一样状态之间变化的动效的时候,注意两个界面中共享的元素,而且将它做为桥梁,将两个界面状态链接到一块儿。在使用 InVision Studio 建立原型的时候,这种同时存在先后两屏中的控件会自动链接起来,构成动效。这一功能使得动效的构建更加便捷。
在列表中使用瀑布式展开动效

- 左边的列表使用了较为迅速的淡入淡出动效,而右边的列表当中,淡入淡出以延时的方式呈现,效果相似瀑布的展开方式。
- 淡入淡出的动效让元素递次出现加上轻微的位移,比较天然,看起来不错。
- 右侧列表元素经过延时次第出现,位移更加明显,形同瀑布,在视觉和体验上更为卓越。
- 瀑布式的展开动效只须要经过明显的延时就可以实现,适当地控制节奏,让整个加载速度适当的减缓而不会太慢,让用户可以感知到这个过程便可。谷歌建议每一个元素的延时不超过20毫秒。你能够在 Material Motion 中看到设计的原理和更多的实例。
展开时的扩展动效

- 左侧的动效是内容在顶层覆盖列表,而右侧的动效是从中间扩展将上下内容顶开。
- 经过移动、覆盖、展开的方式来呈现详情页的动效,视觉上看起来不错。
- 右侧是点击以后展开顶掉周围的元素,和周围的其余的元素有所互动,这样的动效更加优秀。
- 界面中全部的元素都应该是有「重量」的,某个 UI 控件随着动效变化的时候,和周围的元素发生互动,则可以强化这种实体感。
菜单的展开动效

- 左侧的动效中,菜单从底部淡入界面,而右侧的动效中,菜单是从被点击的按钮中扩展开的。
- 右侧菜单从按钮的位置淡入进入界面的方式展示了二者的关联,这样的设计还不错。
- 经过扩展动效的方式来呈现菜单的展开,让按钮和菜单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这样的设计更加优秀。
使用按钮展示不一样状态

- 左侧的按钮经过文本说明和色彩变化来指示状态改变,而右侧按钮则经过加载控件来展现不一样的事件的发生。
- 好的按钮会指示状态的改变,哪怕是经过文原本呈现。
- 右侧经过按钮自己,视觉化地呈现加载的状态变化,比起文本说明更加天然,也更加易于理解,这样的设计更加优秀。
- 尝试使用加载指示器来指示状态的变化和进度,相似的方式有不少,重点是在于视觉化的、天然的呈现状态的变化过程,若是搭配上色彩的变化,那么就更好了。
吸引用户注意的动效

- 左侧仅仅是经过色彩、符号和位置来吸引注意力,而右侧加入了微妙的动效来吸引用户注意。
- 使用色彩、标识和位置来吸引用户注意力是颇为有效的手段。
- 右侧借助微妙天然的动效,不只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力,并且不会形成干扰,这样的设计更优秀。
- 对于一些重要的组件、事件或者信息,使用相似呼吸式的动效来强化效果是天然且干扰性较低的,这样的动效设计让元素的重要性获得凸显,还不会让用户感到反感。
在设计动效的时候,注意状态变化的指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强化,适当地增长一些乐趣。遵循这样的原则,总能让动效更上一层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