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不管是在实际项目中,仍是在各类分布式开源项目中都获得了普遍应用,从本篇博客开始,将为你们带来我对Zookeeper的认识。这个系列将会涵盖Zookeeper的介绍、环境搭建、配置说明、Java操做Zookeeper(原生API方式)、zkclient操做Zookeeper方式、Zookeeper的典型应用场景分析以及Curator框架等。node
Zookeeper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管理与协调框架,基于ZAB算法(原子消息广播协议)实现。ZK可以很好的保证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这一特性使得ZK是处理分布式一致性问题的利器!这个利器有哪些特性呢,看看下面你就了解了。算法
可靠性:一旦Zookeeper成功的应用了一个事务,并完成对client的响应,那么Zookeeper内部集群的全部服务器的状态都会是一致的保留下来。服务器
单一视图:因为上面可靠性的保证,使得不管client链接的是ZK集群中的哪一个服务器,所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session
顺序一致性:从一个client发起的请求,最终会严格的按照发起的顺序被应用到Zookeeper中去。【实质上,ZK会对每个client的每个请求,进行编号,说白了,就是分配一个全局惟一的递增编号,这个编号反映了全部事务操做的前后顺序。】数据结构
实时性:一般意义下的实时性是指一旦事务被成功应用,那么client会马上从服务器端获取到变动后的新数据。ZK仅仅可以保证在必定时间内,client最终必定会能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最新的数据。app
高可用:在ZK集群内部,会有一个Leader,多个Follower。一旦Leader挂掉,那么ZK会经过Paxos算法选举出新的Leader,只要ZK集群内部的服务器有一半以上正常工做,那么ZK就能对外正常提供服务!框架
简单的数据结构:相似于Linux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简单,实用!(树形层次空间)分布式
高性能:性能有多高呢,举个栗子,好比咱们常常经过建立临时节点来处理分布式锁,要知道临时节点是存储在内存中的,在读场景压力测试下,QPS高达10W+!也就是说ZK在读场景下,性能很是突出!ide
每个节点被称为znode,znode能够有子节点目录,而且每一个znode能够存储数据(特别须要注意的是临时节点不能够有子节点)工具
znode若是是临时节点,意味着建立这个znode的client一旦与ZK集群失去联系,这个临时的znode将被自动删除。(事实上,client与ZK通讯是采用长链接方式,并经过心跳的方式保持链接,这种状态就是session,一旦session失效,就是链接断开,临时节点会被删除掉)
znode是能够被监控的,不管是znode自己的数据变化,仍是该znode下的子节点的变化,均可以进行监控,这也是ZK的核心特性。(不少应用场景就是基于这个特性,后续进行详细介绍)
这里,咱们先了解下ZK Server的身份特性:
Leader:负责客户端的write类型的请求
Follower:负责客户端的read类型请求,并能够参与Leader的选举
watcher:后文介绍。
这里以zookeeper-3.4.5版本为例,搭建一个ZK集群(至少要求3个节点,而且各个ZK SERVER之间系统时间保持一致)。使用的机器列表是:192.168.99.12一、192.168.99.12二、192.168.99.123。
以192.168.99.121为例进行说明:
配置说明:
tickTime:ZK集群与客户端、ZK集群内部SERVER之间的心跳间隔,默认2S。
initLimit:在客户端链接ZK集群时,能够忍受多少个心跳次数。上述的配置代表,若是client初始链接ZK集群,在10*2S=20S内ZK集群没有返回链接成功,即意味着链接失败。
syncLimit:表示ZK集群内部Leader和Follower之间请求应答能够忍受多少个心跳次数。
dataDir:ZK保存数据以及日志的目录。
clientPort:ZK集群对外暴露的接口,即client访问ZK集群的端口(2181)。
server.x = IP:port-a:port-b
X表示是第几号服务器,从0开始编号,并和dataDir下的myid文件对应。
port-a表示Leader和Follower进行信息通讯的端口(2888)。
port-b表示Follower进行选举的端口(3888)。
经过zkCli.sh进入客户端进行操做:
查找ls、建立znode节点create(注意每一个节点都是有值的)、获取get、设置set。
咱们观察下下面几个属性:
ctime和cZxid是一对,表示建立ZNODE的时间和事件编号;
mtime和mZxid是一对,表示修改ZNODE数据内容的时间和事件编号;(经过set指令会改变这2个属性,可是该节点的子节点的变化不会影响该节点)
dataVersion:表示ZNODE数据的版本,注意利用JAVA 原生API进行delete ZNODE时,须要提供version才能够删除ZNODE。(固然咱们能够提供-1来跳过版本检查机制)
dataLength、numChildren都好理解。
另外,注意rmr指令能够递归删除ZNODE;而delete只能够删除指定ZNODE。
ZooInspector是一个可运行的JAR,运行后直接链接ZK集群中的任何一个SERVER便可。
OK,到这里,一切准备工做就准备就绪了~
我们下期来看JAVA操做ZK(基于Zookeeper的原生API)、分布式锁探讨、Watch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