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方法

1. 引言

不少人在分析需求的时候,采用的是东扯葫芦西扯瓢的方式,列出了不少的需求点,但当你看完后,你仍是不知道到底要干吗!! ---- 写在前面orm

2. 什么是用例

用例,英文名称Use Case,英文和中文都是很好理解,由于你们都这么用,咱们暂且不去追究名称上的问题,只要知道“用例是用来描述需求的流程”,即:描述5W1H中的Howio

看起来用例应该很好写,由于用例是描述需求的流程的,而需求的流程通常都是客户根据本身的业务总结出来,而后告诉咱们的。咱们只要将客户描述的内容记录下来便可,既简单又轻松!方法

但现实与理想老是有差距的,你可能会遇到一个对业务并不十分熟悉的客户,又或者和你交流的人员是客户的临时工,还有可能和你交流的人立刻要休婚假了,他恨不得赶快告终这个无聊的事。。。。。。总之,各类各样的状况均可能出现,就是完美的状况不会出现!经验

这种状况下,咱们如何才能作到完善的分析呢?咱们怎么知道咱们的分析是否正确,是否有遗漏,是否足够了?总结

3. 用例分析方法

通常的状况下,公司里负责需求分析得人员都是资深的员工,对领域、对系统有必定的积累和经验,即便面对这些状况,也能够经过本身的经验来弥补。异常

但对于一个菜鸟,遇到这种状况应该怎么办呢?难道菜鸟就不能作需求分析了么?异常处理

别慌,菜鸟虽然没有经验,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样能够作出很好的需求分析,这就是我总结的用例三部曲方法,又或叫作NEA方法。英文

我总结出的用例方法三段法(NEA方法):中文

  1. ** 正常处理(Normal)**:经过和客户沟通,分析需求的正常流程;
  2. ** 异常处理(Exception)**:在正常处理流程的步骤上,分析每一步的各类异常状况和对应的处理;
  3. ** 替代处理(Alternative)**:在正常处理流程的步骤上,分析每一步是否有其它替代方法,以及替代方法如何作;

通过这简单三步后,How能够说分析得八九不离十了。系统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