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配置

首先建立两台虚拟机(有服务器的能够直接服务器上搞),每台机器3个节点,建立出3个master、3个salve 环境。node

redis 采用 redis-3.2.10 版本(redis版本必须高于3.0版本,3.0版本如下不支持集群)。redis

两台虚拟机都是 CentOS ,一台 CentOS 7 (主IP:192.168.1.115),一台 CentOS 6.5(从IP:192.168.1.160) 。算法

 

先关闭防火墙ruby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Centos 7
service iptables stop                  //Centos 6.5

 

先在主服务器安装redis服务器

cd /usr/local/etc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2.10.tar.gz
tar -zxf redis-3.2.10.tar.gz cd redis-3.2.10 make

将 redis-trib.rb 复制到 /usr/local/bin 目录下app

cd src cp redis-trib.rb /usr/local/bin/

再建立 redis 各个节点工具

首先在 192.168.31.115 机器上 /usr/local/etc/redis-3.2.10 目录下建立 redis_cluster 目录测试

mkdir redis_cluster
cd redis_cluster

在 redis_cluster 目录下,建立名为7000、700一、7002的目录,并将 redis.conf 拷贝到这三个目录中ui

mkdir 7000 7001 7002 cp ../redis.conf 7000/ cp ../redis.conf 7001/ cp ../redis.conf 7002/

分别修改这三个配置文件,修改以下内容(每一个配置文件的端口号、pidfile、cluster-config-file 都改成对应的端口号)
spa

port  7000                                //端口号
bind 192.168.1.115                        //默认ip为127.0.0.1 须要改成本机器ip 不然没法建立集群
daemonize    yes                          //redis后台运行
pidfile  /var/run/redis_7000.pid          //pidfile文件
cluster-enabled  yes                      //开启集群 把注释#去掉
cluster-config-file  nodes_7000.conf      //集群的配置 配置文件首次启动自动生成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请求超时 默认15秒,可自行设置
appendonly  yes                           //aof日志开启 有须要就开启,它会每次写操做都记录一条日志

接着在另一台机器上192.168.1.160 重复以上相应的操做,只是把目录改成700三、700四、7005,对应的配置文件也按照这个规则修改便可。

 

而后在两台服务器上启动redis服务

主服务器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0/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1/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2/redis.conf 从服务器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3/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4/redis.conf redis-server redis_cluster/7005/redis.conf

启动完后查看redis启动状况

第一台服务器
ps -ef | grep redis
root 24802 1 0 Sep14 ? 00:00:57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15:7000 [cluster] root 24804 1 0 Sep14 ? 00:00:56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15:7001 [cluster]
root 24808 1 0 Sep14 ? 00:00:54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15:7002 [cluster]
root 27623 27605 0 10:51 pts/1 00:00:00 grep --color=auto redis

第二台服务器
ps -ef | grep redis
root 24802 1 0 Sep14 ? 00:00:57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60:7003 [cluster] root 24804 1 0 Sep14 ? 00:00:56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60:7004 [cluster]
root 24808 1 0 Sep14 ? 00:00:54 /usr/local/etc/redis-3.2.10/src/redis-server 192.168.1.160:7005 [cluster]
root 27623 27605 0 10:51 pts/1 00:00:00 grep --color=auto redis

最重要的一步来了,在主服务器上建立集群,其中前三个 ip:port 为主服务器的节点,剩下三个为从服务器的节点。

Redis 官方提供了 redis-trib.rb 这个工具,就在解压目录的 src 目录中,第三步中已将它复制到 /usr/local/bin 目录中,能够直接在命令行中使用了。使用下面这个命令便可完成安装。

cd /usr/local/bin ./redis-trib.rb  create  --replicas  1  192.168.1.115:7000 192.168.1.115:7001  192.168.1.115:7002 1192.168.1.160:7003  1192.168.1.160:7004  1192.168.1.160:7005

这个工具是用 ruby 实现的,若是没有安装ruby,须要先安装 ruby(只须要在主服务上安装)。

yum -y install ruby ruby-devel rubygems rpm-build gem install redis -v 3.2.1

以后再运行 redis-trib.rb 命令,会出现以下提示,输入 yes

出现如下内容说明已经安装集群成功。

 

 

开始集群验证。

在从服务器上链接集群的7005端口的节点,链接方式为 redis-cli -h 192.168.1.160 -c -p 7005  ,加参数 -c 可链接到集群,由于上面 redis.conf 将 bind 改成了ip地址,因此 -h 参数不能够省略。 

./redis-cli -h 192.168.1.160 -c -p 7005
192.168.1.160:7005> set name "hello world" OK 192.168.1.160:7005>

 

在主服务器上链接7002节点

./redis-cli -h 192.168.1.115 -c -p 7002
192.168.1.115:7002> keys *
1) "name"
192.168.1.115:7002> get name -> Redirected to slot [5798] located at 192.168.1.115:7002
"hello world"
192.168.1.115:7002>

 

说明集群运做正常。

若是要设置集群密码,须要在每一个节点再依次设置以下:

 

config set masterauth passwd123
config set requirepass passwd123
auth passwd123
config rewrite

 

简单说一下原理

redis cluster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去中心化,去中间件,也就是说,集群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对等的,每一个节点都保存各自的数据和整个集群的状态。每一个节点都和其余全部节点链接,并且这些链接保持活跃,这样就保证了咱们只须要链接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就能够获取到其余节点的数据。

Redis 集群没有并使用传统的一致性哈希来分配数据,而是采用另一种叫作哈希槽 (hash slot)的方式来分配的。redis cluster 默认分配了 16384 个slot,当咱们set一个key 时,会用CRC16算法来取模获得所属的slot,而后将这个key 分到哈希槽区间的节点上,具体算法就是:CRC16(key) % 16384。因此咱们在测试的时候看到set 和 get 的时候,直接跳转到了7000端口的节点。

Redis 集群会把数据存在一个 master 节点,而后在这个 master 和其对应的salve 之间进行数据同步。当读取数据时,也根据一致性哈希算法到对应的 master 节点获取数据。只有当一个master 挂掉以后,才会启动一个对应的 salve 节点,充当 master 。

须要注意的是:必需要3个或以上的主节点,不然在建立集群时会失败,而且当存活的主节点数小于总节点数的一半时,整个集群就没法提供服务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