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
2019.12.21-12.22算法
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经结束,总以为应该写点什么。数据结构
关于考研的初衷
记得以前在 GitHub
上找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篇 2019 NJU CS 考研上岸
的经验贴,对这位学长关于考研初衷的想法很是有感触。机器学习
大部分人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到了这个年纪,忽然想清楚了本身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因而开始不顾一切地去追求。
的确,大学已经三年半了,我仍是会想起高考。但也没有刚开始那么在乎了,毕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没考好就是没考好,路还很长,怎么走仍是要靠本身。学习
大二的时候六级口语是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考的,当时就是在 择善楼
考的。当天的午餐是高中同窗请我吃的。差很少是那个时候,就对南大有了很深的向往。加上身边也有考南大计算机研究生的学长,能够说冥冥中自有天意吧。记得大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每周都会骑着自行车去南大 仙Ⅰ-107
蹭 机器学习导论
这门课。讲台上是 LAMDA
实验室的老师在讲着一个个模型、算法和数学公式。走过不知道多少遍的 九乡河西路
,从春天到夏天,早已熟记于心。那一学期的蹭课更加坚决了本身想去南大读研的想法。spa
其实本身不选择保研的很大一部分缘由是本身菜,拿不到学校的保研名额,另一部分缘由是我了解到南大计算机学硕是不收双非的保研的,15级的 ACM亚洲金牌
学长都没进夏令营。既然心中已经有了梦想学校,那么其实保不保研对我来讲也已经不重要了,还不如冲一冲考研,至少我想试试本身的水平到底在哪里。操作系统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熟悉的4-400
2018年的末尾,我来到了 教4-400
这间教室,当时 2019考研初试
刚刚结束。当时只是为了找间自习教室复习期末,正好有几个认识的考研的学长学姐就是在这间教室复习考研的,而后我也就过来了。翻译
没想到一待就是一年。code
大三第二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常驻400了。开学也就只开始了复习高数,由于转专业大三第二学期还要补修好多课程,抽不出多余的时间准备其余科目了。差很少四月份打完 ACM
的退役赛,就正式告别本科阶段的竞赛之路了,开始一面复习考研数学,一面准备期末十几门的考试。五月份有一次复习得心态崩了,崩得特别严重,复习什么都看不进去,那段时候真的很难熬,开始思考将来。因此大三第二学期的结束,也就只复习了高数一轮,题目没怎么刷,其余都没来得及复习。blog
暑假也是在400度过的。外面是 39°C 的天气,里面是刷不完写不出来的高数题和看不完的 845
专业课。其实最享受的就是暑假这两个月了,早上七点不到就起了,晚上12点多睡,天天都能保持差很少10-11h的复习,最多的一次是一天复习了13个小时。资源
在400也待了一年了,里面的同窗基本也都很熟了,虽然基本都不知道名字,可是路上看到会打个招呼。
坐教室第一排的跨考 北航法硕
的小妹妹,天天都是七点就到教室了,晚上也是学到很晚才回去,真的很是认真。
还有大三第二学期开学坐我后面,后来经历了教室清理从新占座,变成坐我前面的,考 北理工
的研友,12.20去考场那边订的酒店的时候,手机都落在了桌上,我看到赶忙跑下楼给她送了过去。
还有考 天大计算机
的物联网学院的研友,考研期间和他聊过不少次关于感情上的事情,互相安慰着对方。
还有前面考 南航自动化
的小哥哥,前几天在图书馆也看到他了,虽然不知道对方姓名,但仍是互相微笑着打了招呼。
还有二战 天大控制科学与工程
的自动化学长,以前由于机缘巧合位置坐在了一排,就意外认识了,复习期间去打水上洗手间常常会碰到他,会互相打招呼。
固然还有和我一块儿考 南京大学计算机
的高中同窗兼研友,常常一块儿讨论复习进度和数学、专业课上不会的问题。
考研可以坚持下来的很大一部分缘由,是由于有这些并肩做战的研友们。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不时会给我鼓励投喂个人学弟学妹们
考研可以坚持下来的另一部分缘由,是时不时给我鼓励的学弟学妹们。会给我送来小零食,给我加油打气。我真的不想辜负他们,想作一个成功上岸的学长,这样还能够继续带带他们,毕竟以前转专业也在带着他们。学弟学妹们都很优秀,我也不能拖后腿。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和研友不止一次地聊过将来
记得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考研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没你想象中那么难。
当初看到的时候以为这就是句废话。真正经历过,其实发现真的就那样。
说不难,是由于和高考比起来,确实容易不少。你说高考考南京大学难仍是考研考南京大学难,拿我本身来讲,我江苏人,参加的江苏高考,我以为高考考南京大学更难,毕竟我高三模考最好的一次也就东南大学的水平。可是考研不同,考研是能够真的冲一冲的。
说不简单,是由于全程都是本身复习,没有老师,得靠自律。你得本身制定复习计划,本身找复习方法,本身上网搜索信息和资源。好在我有个好研友,数学和专业课不会的问题,我都问他,基本都能解答。
记得政治和英语考完的那一晚,我和研友在400复习数学和专业课到十点回宿舍,外面在下大雨,没有共享单车,和研友一块儿走路回宿舍的。路上两人都感概到,真的有点后悔选择南大了。南大的计算机考研专业课绝对是全国计算机考试科目最多的,没有之一,初试五门,复试两门+机试。其实我数学没有复习好的很大一部分缘由,是专业课太多花了太多的时间,致使数学进度慢了,基础没打扎实。一门数据结构暑假从头开始看C++版的(推荐教材是C++版),差很少看了一个多月,一门计算机系统基础(ICS)把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原理的知识都结合到了一块儿,还加了些数字电路的东西,这门课是从头开始跟着慕课学的,断断续续一直学到了十一月。操做系统和计网看的时间很少,由于实在没时间了,算法选择性放弃了,拿学长的话来讲,看了也不会,就没复习。后面专业课也就十二月二轮复习了一下,说是二轮复习,其实也就是把我和研友本身认为的重点看了看,二刷了点王道上的题目,就开始作真题了。
没有提纲,意味着什么都会考,又考这么多科目的专业课,真题也就只有近三年的资料,尚未标准答案,真的太难顶了。
若是不是对南大有执念,我真的会在九月报名的时候换学校。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从教四通过南2、南操、转盘再到南三的那条路
我曾骑车路过无数次的图书馆、南2、南操,那条从教四到南三的路,已经不知道骑了多少遍了。看着闭了馆的图书馆和偶尔亮着灯的南二食堂,有时我会想不少东西。
晚上听着摇滚乐骑车回宿舍路过南操常常会看到那些在玩滑板的学生,有时候想一想他们这样认真地作着本身喜欢的事情的样子真的很可爱。要知道那时候已是十一月底了,温度也逐渐降为个位数。可是他们还在那条路上练着滑板,我真的感叹年轻真好。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两天的仙Ⅰ-317考场
12.20那天来南大看考场,提早熟悉了一下考场去食堂的路。
12.21:早上6:30起床,在南三吃了早饭,而后和研友一块儿骑车去羊山公园地铁站,坐一站地铁到南大仙林校区站,再走去择善楼,差很少还能背半小时肖四,8:15进考场,而后开始考政治。中午一块儿骑车去九食堂,吃的煲仔饭。吃完又骑车回择善楼,找了间教室趴着午睡了半小时,起来又背了几遍本身的做文模板,13:45就进考场考英语了。考完走去地铁站,坐2号线回羊山公园,再骑车回学校,在南二吃的晚饭,就继续回400复习数学和专业课了。
12.22:依然是早上6:30起床,同样的行程。这里有个小插曲,我和研友从择善楼靠近操场的一面进去的教学楼,而后去上了个洗手间,出来被保安看到,而后指着咱们叫咱们出来,刚出来就到8:00,而后外面的考生就都进去了。在此不对保安的行为做任何评价。我到如今还没能理解,为何教学楼一面不许考生进,一面又不拦。可能这个小插曲对我和我研友上午的数学发挥都有必定的影响,反正咱们两个考完都以为炸了。见都没见过的题型,还不止一道。中午没怎么睡着,又复习了点专业课。下午考专业课的时候,其实心情释然了不少。把会写的都写了,不会写的也凭感受写了。考完仍是坐2号线回羊山公园再骑车直接回的南三吃的饭。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数不清的失眠的夜晚
其实我已经一年多没睡到什么好觉了。我睡眠质量一直都不好,常常作梦。还记得复习考研的这半年里,常常作奇奇怪怪的梦。
一部分是压力大,的确,复习考研数学把我虐到怀疑本身本科均分90左右的数学课是否是白学了。845专业课虐到我根本看不完,时常感叹本身真的适合学计算机吗。压力大的主要缘由其实来自于本身选择的目标院校确实过于难了一点,常常复习到怀疑本身的智商。可是考研对于我来讲就是想去梦想学校,若是只是为了一个研究生学历而选了个很容易就考上的学校,那样的研究生不是我想要的。
另外一部分是由于感情上的事情。
还有一部分是家人那边的事情。十一月的时候复习状态不好,有一次晚上失眠到凌晨四点,次日晚上原本想和爸妈聊聊天,谈谈最近的事情。可是发现和我爸妈的三观方面真的很不一致。他们只想我回老家考个公务员,那种一眼就能够望到将来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学不动了我就回宿舍看看电影,就当放松了。
关于2020考研的记忆,是陪我度过艰难时光的摇滚乐以及认识的滚圈的朋友们
很感谢在2019年的暑假靠着网易云的日推接触到了 国摇
,而后真正地爱上了这种音乐。摇滚乐给过我无数的动力,记得每次复习压力大复习不动的时候,我都会听野合,听的最多的是 明天
和 复活
。我举得 复活
的英文名翻译的很好,叫 Back To Life
,必定要热爱生活,即便身处黑暗,也要相信将来。
这是我一位研友临近考研的朋友圈动态,通过赞成截图放到了这里。我那研友最后压力真的挺大的,晚上一两点都没睡着,早上起的特别早。
很感谢在最近的半年,认识了不少滚圈的朋友,他们都很可爱,人都很好,我在他们身上感觉到最多的东西是 自由
。他们会在朋友圈表现最真实的本身,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作最真实的本身,真的很棒。
写在最后
其实前阵子还有不少感慨的,没有及时写下来,如今已经没有以前的那些感受了,就写到这吧。
最后就仍是用 GitHub
上看到的那篇经验贴的节选来结束着这篇考研回忆吧。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