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专家:html
王为:以色列RIT公司全国技术经理。具备多年综合布线产品经验,目前仍活跃于布线领域。为信息产业部综合布线从业人员资质课程授课屡次,学员遍及全国。直接参与国内多个超大型和大型智能布线项目的前期策划和调试指导。数据库
吴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讯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做组副组长,美国康普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硕士,从1995年起从事于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曾主持过多个项目的网络监测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项目,并为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创办了CNMT(网络管理和维护认证工程师)课程,编著有《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实验教程》,《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安全
陈宇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讯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做组副组长,美国西蒙公司大中国区技术部经理。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及网络集成,前后得到CISCO和NOVELL的认证资质。参与规划设计了多个万点以上的大型综合布线项目,并参加了多个国家及地方的综合布线及网络设计、验收标准和规范编制、审定工做。在多家IT专业媒体发表关于标准发展、技术更新、现场安装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文章,并主持用户问答专栏。服务器
许楠:泰科电子安普布线资深技术经理,负责泰科电子安普布线系统在各类不一样行业的应用。同时,仍是安普布线ACT受权培训及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培训的资深讲师,负责培训来自大中国区的安普布线系统客户及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有着多年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安装、测试等工程经验,并深刻研究智能布线管理技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前后负责多个大型综合布线项目的设计,并指导系统的安装测试。项目涉及多个行业,包括:环境部履约中心(北京)、北京信息科研所、新浪网数据中心、中国银行数据中心等。网络
一、问:当要机房真正的达到无人值守、方便管理、网络安全等要求下,智能布线系统须要作到哪些内容?而且这项技术在将来多少年内才能普及到通常中小型企业?(如今通常非IT的中国企业,布线基本上都是手工,常规的)
答(吴健):首先澄清几点:
1)智能布线是在原传统布线基础的管理能力的提高,并非不要跳线或自动跳线,跳线仍然须要,并须要人工操做;不一样是的后期管理能力,好比跳线的链接关系,手工操做的全程记录,跳线链接两端链接点的追踪查找,自动和时实的文档记录。
2)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使用智能布线,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其实采用智能布线比原传统布线成本的提升度并不大。
3)就目前的几种智能布线技术来看,主要关注仍是配线架的电子化和跳线区的管理,其它部分(水平链路,面板模块,工做区跳线)仍然是传统的方式, 缘由是跳线部分是最容易变更的,因此最应电子化管理。分布式
二、问:仍是第一次据说布线能够智能化,这个智能化是基于硬件来实现仍是基于软件?或者是软硬结合?
答(吴健):1)纯软件化的布线管理软件早已有之,并普遍应用,这里是指软硬结合的。固然此时的软件功能已经有了大大提高,由于能够和硬件同步。
2)对于下面这些术语:智能化布线系统,电子配线架,智能布线,智能基础设施管理,智能配线架,基本相似,基本都是指软硬兼施的。
答(陈宇通):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的智能化布线都是硬件加软件的集成平台,与传统布线系统在硬件上的区别是在设备间或电信间的配线架端口上加入了检测机制,经过外加链路检测或端口开关检测等技术,将端口链接状态(是否插上跳线,跳线链接哪2个端口)信息经过专有设备收集后经TCP/IP网络传输至服务器上安装的管理软件,此软件通常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能够获取更多的网络硬件信息(如MAC地址,IP地址,主机名等),在以上软硬件协同工做的前提下,实现新一代的IT设施智能管理。
目前在国内已有许多投入运行的成功案例,请联系各厂商表明处以得到详细信息和相关产品资料。ide
三、问:布线系统更加智能化是否也意味着更大的成本支出呢?
答(吴健):简单回答:是的。初期产品采购成本要增长,但增长多少根据项目设计有关。
复杂回答:不是的。由于布线不是施工完就没事了,从整个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看,后期维护和管理也须要人员和成本,而对网络来说最关键的是可靠稳定,快速故障恢复,准备的文档备案,流程化的管理。这些东西是能够算出投资回报率的。工具
四、问:如何作好后期的维护,咱们公司原來布线不是很正规。更主要的后面又加了不少,如今看起來很是乱,像蜘蛛网同样。現在有什么好的办法从新整理,又不会不当心碰到之前的线致使网络不通?还有能聊聊,机房防雷的措施吗?
答(吴健):这是布线管理问题,作好布线管理涉及的方面不少:
1)机架机柜的选择;
2)管理跳线使用的水平和垂直理线器的部署;
3)标识命名设计和规范;
4)链接记录和文档备案。
你的问题是比较广泛的,主要是空间和理线附件部署缺少考虑。从实践角度我给两个建议:
1)采用较宽机柜,使用垂直理线器。
2)尽可能使用开放式机架,而不是机柜。
固然若是你能使用电子配线架,即便很乱,能够找到跳线的链接关系。并自动创建文档备案。性能
五、问:如何实行智能化啊,我感受线就是线,交换机就是交换机,路由器就是路由器。从何而来的智能布线。恰好厂房要搬迁,若是能够我会考虑。能不能给我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我能够给老总一些思路去思考这些问题。智能化的方案比传统的优点在哪里?能比传统的布线寿命长多少。并且我没有碰到过就线路问题,就感受传统布线使用寿命也很长。
答(王为):智能化布线首先是经过软件把布线系统进行电子化管理,尤为是其中的跳线部分实行实时监测,监测其变化。软件同时也对交换机和终端等设备经过snmp进行识别并归入管理范畴。最后,经过如软件界面能够把布线和相关设备都一目了然,并知道其实时的变化。这是任何网管软件作不到的。
智能布线只是在布线基础上加载了管理,并不延长布线寿命。测试
六、问:请问要实现智能布线都有增长那些硬件和软件,是由那家生产的,可否有个产品的详细介绍连接,否则你们对这个概念都不太清楚。
答(吴健):如今提供智能布线的厂家不少,以国外厂商为主。每一家使用技术和产品特色不太同样。他们的共同点是:
1)在管理区采用电子配线架,而不是普通配线架。
2)增长链接电子配线架的管理器,数量和类型,各厂家不同。
3)购买软件,软件可能以功能收费,也可能以管理的点数来收费。各厂商卖软件的方式不一样。
下面连接是康普的ipatch产品资料:
http://www.commscope.com/systimax/chn/support_document/brochure/1218822_17965.html
答(许楠):布线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须要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对于用户来讲,不须要分别购买,只须要选择相应的管理系统就能够,好比安普的AMPTRAC,康普的iPatch,西蒙的MapIT G2,瑞特的PatchView,Molex 的MIIM。各个厂商的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在实现的功能上大体相似,但系统产品相互之间基本没法兼容。
下面的连接是安普AMPTRAC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视频介绍:http://www.ampnetconnect.com.cn/Proseminar/file/200921083034406AMPTRAC%20Final@.wmv
答(王为):每一个厂家都有本身的硬软件配置,有相同点也有不一样点。一下是RIT相应产品的介绍。http://www.rittech.com/?CategoryID=729
七、问:请问专家何为智能,有何好处?
答(吴健):这很像是一个领导常问的问题,因此须要深刻浅出的回答:
何为智能?
1)手工的记录变为自动的记录是为智能;
2)远程能作的,不须要本地来作是为智能;
3)分散的数据,变为集中的数据是为智能;
4)没法采集的物理层位置信息,变为能够感触的线缆位置信息是为智能;
有何好处?
1)查找跳线链接关系快,故障诊断快
2)让布线和网络更安全,现场的故障能够报警,能够记录
3)让管理员更省心,减小大量文档的创建和更新
八、问:各位专家好!我请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大楼的布线:国标《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内的4.7进线间,咱们一般在设计过程当中理解为这个进线间就是室外光缆或电缆进入室内以后要转为室内光缆或电缆,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当中不少工程商直接把运营商的进户线(室外光缆/电缆)直接敷设进中心机房(设备间),没有转为室内缆,请问这样作合理吗?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数据中心的布线:咱们最近遇到这样的客户需求:不采用列头柜的方式(分布式结构)。按照每三台设备机柜配两台48口接入交换机,不须要配线架链接,直接用跳线把接入交换机和服务器或存储设备链接起来便可。请问这样作能够吗?是否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TIA942标准?在数据中心的布线设计时是不是必定要设计为交叉链接?
谢谢!
答(王为):第一个问题,若是室外进线和中心机房的距离很短,或者干脆就在一个房间内,也不必苛求转换,使用起来也不见得方便。
第二个问题,其实这样的客户我也遇到过,若是客户因为空间过于紧张而必定采用这种方法,也不是彻底不能够,只是之后的管理难度会比较大。数据中心的布线,最好采用交叉链接方式,这已经在不少实践中获得证明。
答(吴健):第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防火的问题,室外缆通常都不防火,易燃,因此不能用于室内。若是是充油型的室外光缆,不能够长距离垂直布放。因此要求室外缆要尽快转为室内型光缆。若是室外缆进入室内不超过15米,问题不大。
第二问题,是关于单端和双端的设计问题。两种方式均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来设计。综合布线工做组有较多讨论,你能够参考相关连接。
http://cteam.blog.51cto.com/
九、问:各位专家好,我想问的是对于通常的中小企业,智能化布线应当如何实现?通常状况下须要哪些设备?由于既要考虑智能化布线的高效性,又要考虑公司的实际成本输出。
答(吴健):1)首先须要清楚的是,目前的布线智能化主要集中在综合布线六个或七个子系统中的管理子系统中。其它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并没有变化。
2)在管理子系统中,最主要的组件是配线架和跳线,因此设计的成本主要是电子配线架及上层管理设备的成本。这一点,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没有什么设计思路上的不一样,只有规模或点数的不一样。因此,你仍然须要购买电子配线架,管理器,只是数量根据项目设计来定。
3)软件是必要的成本,大多数也以管理点来决订价格。
4)从成本效益来看,管理点数量在2000点以上,做用会更明显。
十、问:智能布线和综合布线相比 优点是什么?
答(吴健):智能布线是综合布线中一部分工做的电子化,不是所有,不是取代关系。
主要集中在跳线管理中的跟踪记录。
固然目前智能布线的一个趋势是,增强软件的功能,好比加入网络管理的能力。由于布线与设备链接关系,还要对交换机的了解。
十一、问:各位专家晚上好!请问目前的综合布线的大致状况如何? 智能综合布线的适用性如何? 谢谢!
答(吴健):你的问题略显宽泛,我也宽泛地来回答:
目前综合布线的大致状况是:新项目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中心的布线市场愈来愈热门,布线管理的问题愈来愈突出。
智能布线的适用对象一般有三个共性:信息点多,网络安全和稳定对业务相当重要,IT的管理流程中加旨物理层的了解。
十二、问:各位专家好。
咱们单位是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网点数量上万,因此不能满接,还有就是VLAN问题一个交换机肯能有多个VLAN因此交换机的跳线很乱。这个一直困扰咱们。
还有问个问题短跳线(30厘米)会不会对数据传输形成影响。由于我看人家说短跳线会产生串扰。但有人说不会对网络产生影响。
答(吴健):你好,你的第一个困扰正是智能布线要解决的。或者说,正是根据VLAN的管理,须要跳线的不断变动,而须要更好的记录踪踪,甚至须要双端交连的配置,以使记录自动化。
短跳线是个问题,但不能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于CAT6A,不能够。对于CAT6,勉强能够。
短跳线的性能不够稳定,可是由于3dB法则的保障,勉强能够用。
1三、问:智能化是指不用人去管吗?那要工程师要作哪些事呢?
答(吴健):智能化不是指不用人去管,这常常让人误解。
务虚一点说:
智能化仍然须要人,只不过人应该采用“更高级”的方式。采用更好一点管理方式或管理工具。
目前的智能化不是“革命性”的,而是“改善性”的。
务实一点说:
让你在一团乱麻的跳线中,不至于太头痛。
答(陈宇通):在成功实施智能化布线系统之后,IT工程师的应确保系统报警机制设置合理,跳线变动报警信息及时处理,增补的布线系统信息及时录入,系统日志按期检查。
若是能在平常工做中贯彻以上流程,那么现场勘错、翻阅图纸、核对文档的工做量将大大减小。
答(王为):智能布线系统只是协助人管理,不能彻底替代人的工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管理仍是以人为第一位的。有客户但愿说,上了智能布线就能不用看到一堆跳线的状况,其实时不可能的。它能帮助你定位跳线更简单,操做更便捷,但跳线仍是在那里的。
1四、问:想问一下,综合布线跳线管理相关问题
跳线需不须要绑扎?不绑扎如何解决美观问题,可是绑扎了 端口更换很差解决
因为实际应用中,须要交换机端口与布线配线架端口须要一一对应,是否是这样的状况下 跳线完毕后就能够进行绑扎
更多的状况是 初期跳线很少,随着企业发展 跳线会愈来愈多,整个机柜被弄的乱糟糟的 这个如何解决
答(吴健):好问题!
这就是为何在网络区域和配线区域,更建议采用于开放式机架和双端配置的缘由。
1)用开放式机架有更多的理线空间。
2)使用交连方案能够将跳线区域集中完成。
上述是两个理想的设计状况。
说点现实一点的:
1)若是要捆扎最好采用粘粘带,能够重复用:
2)适当降点密度,增长理线器。
1五、问:老师 我想问:智能配线系统的端口检测和链路检测的利弊?
答(吴健):这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在布线工做组博客上有热闹的争论,你能够参考。http://cteam.blog.51cto.com/
1六、问:专家你好: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实施智能化的呢?是用中控设备仍是软件,仍是二者皆有?亦或者是用机器自行管理?
答(吴健):两都皆有。
1)硬件是电子配线架(或者说在普通配线架基础上加电子感应能力)
2)电子配线架经过其它扩展总线链接到控制设备。
3)控制设备经过IP网络链接到软件服务器。
三都缺一不可。
1七、问: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是优化布线系统吗?
答(王为):确切说是优化布线的管理,协助你对布线进行管理。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和超大型项目中。经过优化管理,能够作到实时、高效、开放,大大下降管理中的错误率的产生。
1八、问:传统布线系统的管理只能依靠手工对管理记录进行更新,设备和链接的改动情况每每很难在第一时间反应在管理文档中,形成不少偏差的产生。
那么,请问,所谓布线智能化对设备链接的改变、端口的改变不须要手动操做么?文档自动记录么?
这个智能,最终能智能到什么地步?后期的维护,有多少不须要咱们操做?
答(王为):跳线的改变仍是须要人工操做,但随后的记录工做是自动的。智能布线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协助人的操做,减小错误率,并非替代人的操做。
1九、问:各位专家您好:
智能化布线系统,是否能利用原有配线架来实施。由于要实现原有布线的升级而非重建网络。
答(陈宇通):取决于你以前安装的配线架是否是支持智能化升级的品种,若是是的话,能够在往后经过加装智能模块来实现免拆装的升级。
20、问:配线架、网络设备、网管软件在布线系统应用的关系,请专家介绍一下,谢谢! 答(王为):归纳一点说,管理软件(经过管理设备)对配线架进行检测,获得链路链接的关系。管理软件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测,获取snmp信息,再结合链路链接的关系,得出布线的全链路图。任何在其中的跳线链接改变,软件都会实时监测并在数据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