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新增硬盘

 
1.file –s /dev/hda1
查看分区文件格式
2.fdisk –l 查看所挂硬盘分区状况
3.fdisk  /dev/设备名对设备进行分区
4.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成ext2的分区
Mke2fs /dev/hda1   格式化成ext2格式
Tune2fs –j /dev/hda1 将ext2格式转化为ext3
格式化成ext3的分区
Mkfs –t ext3 /dev/hda1
Mkfs.ext3  /dev/hda1
5.挂载分区
Mount /dev/hda1 /home      重起后须要从新加载
修改/etc/fstab文件直接挂载,重起后仍然保存
在linux系统下新增硬盘 这里新增一个IDE硬盘,连好线!
使用 fdisk /dev/hda 对咱们这个硬盘进行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m   <== 输入 m 后,就会看到指令介绍
Command (m for help): p  <== 这里能够输出目前磁碟的状态
Command (m for help): q     # 想要不储存离开吗?按下 q 就对了!不要随便按 w
Command (m for help): n     新建磁盘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p     新建磁盘主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1     新建磁盘为第一个主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而后使用q命令退出...
接下来的就格式化hda1...
mke2fs -j -L "primary" /dev/hda1  把hda1的文件系统格式化成为:EXT3
最后要作的就是使用vi命令编辑/etc/fstab添加下面的条目至其中,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dev/hda1               /disk2                  ext3    defaults        0 0
参数备注: mke2fs [-bicLj] 装置名称 参数: -b  :能够设定每一个 block 的大小,目前支援 1024, 2048, 4096 bytes 三种; -i  :多少容量给予一个 inode 呢? -c  :检查磁碟错误,仅下达一次 -c 时,会进行快速读取测试;       若是下达两次 -c -c 的话,会测试读写(read-write),会很慢~ -L  :后面能够接表头名称 (Label),这个 label 是有用的喔! -j  :原本 mke2fs 是 EXT2 ,加上 -j 后,会主动加入 journal 而成为 EXT3。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