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第一次总结。

年初的迷茫

已经找不到词语来形容时间过得有多快了。css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在南宁,一个二线&&三线的城市找工做,投简历,等面试,等通知,等offer,而后入职。我清晰记得,2017年,投了n+3家公司,总共面试了三家。html

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大型医疗机构,在良庆区,我当时在埌东(至关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第一份面试通知,和团长驱车去的(团长家在南宁,有房有车很天然)。两人同时去是由于大学时期我俩是一个团队,用国产mui框架开发了一个二手app得了一些奖和荣誉。面试时,两人分开面试。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女经理跟咱们说进来确定学到不少东西,可是以为学校是野鸡大学,加上基础不太好就给pass了。

第二家公司是一个约50人的公司,办公地点在一个金湖广场的一个小区里,打通了房间的墙,坐满了策划设计开发…面试在小会议室进行,一个前端开发大牛,一个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面相很凶,给个人第一感受就很不友好。技术问了一些问题,html行内块级标签、css布局、mui跳转页面数据传递等…结果很显然,双方不合适。后来回到出租屋闭关一个多星期自学(其实是等面试,快奔溃了,一直没通知…)。

第三家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听说全国各地都有项目组,庆幸个人面试官是一个设计转型的项目经理(面试当天恰好技术大牛不在,而前端只有大牛一人负责),聊的都是一堆在学校的状况,作过什么兼职,什么项目,拿过什么奖,面试官内心以为我是个积极向上的少年。我一直觉得公司会安排我进行第二次面试,结果居然拿到了offer,安排年后入职。

毕业第一份工做

入职不久女领导上位,老员工和老油条被女领导fire,刚好我是实习生,女领导跟我说能入职的缘由是由于我可爱(面试时,我一直在跟面试官推荐团长,由于团长比我优秀,还有面试了那么多,就我一人穿着白衬衫系领带,像(不)股(摇)清(碧)流(莲))。
入职没想太多,抓紧时间不懂就问吧。前端

一开始作的是传统的html+css+jQuery。遇到了不少问题,结果发现大可能是jQuery不能和原生混用。最糟糕的是大牛在我入职一个月后就离职了,具体缘由是跟产品经理吵了一架。大牛技术真的很好,swift、oc还有不少前端框架轻架就熟。走的时候还安排了一个刚培训出来的学长(后来发现跟我同校,比我大一届。)。vue

就这样HTML+CSS+jQuery干了一年,实习半年,转正半年。途中学了很火的vue,以为目前的先后端不分离的MVC老模式以及本身一我的摸爬滚打影响我的发展,就约好同窗,年后离职,上海见。web

初到上海,入职八佰伴

2018年5月,一位高中女同窗在上海闵行从事前端开发,据说我来上海,内推我来他们公司,笔试题,题目记不清了(后来本身面试,发现不少面试题是网上摘抄的…),结果没过,女同窗很悲伤,面试前说以个人能力能够进去,面试只是走过场,然而。面试

辞别女同窗,货拉拉一波带走来到浦东广兰路。在一块儿约定来上海的胖哥家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地铺,从新制做简历,打印简历,投简历,等面试,等通知。一年前用的地区人才网,此次用的boss直聘。公司岗位确实不少,但回复的寥寥无几(出租屋的奔溃和迷茫感油然而生)。后来收到了1天内收到了2家面试通知,上午的在八佰伴,下午的在浦电路。swift

八佰伴的是一个还在组建中的开发团队,听说公司背景很强大,是个集团。一面下来挺舒服,用的技术栈跟团队要求的挺符合。浦电路的是一家商住两用的公寓办公的小团队,开发流水线下来20人之内。后端

次日收到了八佰伴的入职通知,当天晚上激动不已,点了烧烤外卖和肥宅水,喝!
八佰伴待了4个月,作的电商项目。外包的angular2.0项目拿回来让我独立一我的(其实前端也就我一我的,因为某些缘由,合适的技术大牛不肯来。)负责整个项目的重构。来的正是时候,vue全家桶+vonicUI+websocket+rem从零开始。前端框架

中间遇到了不少坑:
websocket莫名其妙自动断开,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后来发现是后台配置的问题,具体为啥忘了,记性很差)。
Vue项目配合swiper作轮播图,在build的时候出现转码问题(后来发现是swiper版本问题)。
Vue-router默认hash模式作微信分享的路由配置问题(具体解决给忘了)。
Vue组件从新进入列表界面发现倒计时有跳动现象(后来用destroyed给解决了)。
……

问题是在太多,不只仅在我的,更多的在团队。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没有一个正规的开发流程,开发者天天各作各的,缺乏测试阶段,也取法沟通,更缺少项目进度的把控。感受到了瓶颈期,是时候找跳板了。微信

年末,悲剧的开始

周末,大学校门口一个理发店老板给我微信,说在上海表弟开公司,找开发团队,开的高薪想让咱们过去。东拼西凑南挖,终于凑齐了技术开发团队。安卓、iOS、后台包罗万象。结果合做一个月发现穷公司,没融资,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咱们给fire了(结论:不要跟朋友合做开公司或者合做,否则涉及利益,全都是泡沫)。

转眼2019,年纪轻轻下岗了。
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从新写简历,投简历,等通知,等面试。
2018年,只有一个词,波折。一年内换了三个公司,公司虽然不一样,可是环境基本没有改变,每一个公司都是本身独立承担项目,而我渴望的,是一个成熟的团队,可以学到东西,发现本身的不足,从团队中获得成长的环境。

但不管怎样,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但愿本身加油吧!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