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了类加载到内存中,jvm会把内存划分红不一样的数据区域,那加载的类是分配到哪里呢?下图是内存的各个区域,包括:方法区、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java
方法区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类的加载中提到了类加载的五个阶段。在加载阶段,会将字节流所表明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在准备阶段,会将变量所使用的内存都将在方法区中进行分配。数据结构
来一个简单的代码,计算(1+2)*3并返回多线程
public int cal() { int a = 1; int b = 2; int c = 3; return (a + b) * c; }
这段代码在加载到虚拟机的时候,就变成了如下的字节码,虚拟机执行的时候,就会一行行执行。
java是多线程的,在线程切换回来后,它须要知道原先的执行位置在哪里。用来记录这个执行位置的,就是程序计数器,为了保证线程间的计数器相互不影响,这个内存区域是线程私有的。jvm
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每一个线程都有本身的虚拟机栈,若是这个线程执行了一个方法,就会建立一个栈帧,方法从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好比下面的例子,fun1调用fun2,fun2调用fun3,fun3建立Hello对象。this
public void fun1() { fun2(); } public void fun2() { fun3(); } public void fun3() { Hello hello = new Hello(); }
调用的时候,流程图以下:
执行完成的时候,流程图以下:
每个栈帧都包括了局部变量表、操做数栈、动态链接、方法返回地址和一些额外的附加信息。局部变量主要是存放方法参数以及方法内部定义的局部变量,操做数栈是一个后入先出栈,当方法刚刚开始执行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操做数栈是空的,在方法的执行过程当中,会有各类字节码指令往操做数栈中写入和提取内容,也就是出栈/入栈操做。
咱们经过上面(1+2)*3的例子,把方法区、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的协同工做理一下。首先经过javap查看它的字节码,通过类加载器加载后,此时这个字节码存在方法区中。stack表示栈深度是2,locals是本地变量的slot个数,args_size是入参的个数,默认是this。栈的深度、本地变量个数,入参个数,都是在编译器决定的。
以下图,指令的位置是方法区,局部变量和操做数栈的位置是虚拟机栈,程序计数器就在程序计数器(这个下面的图就不在重复)。
当执行偏地址为0的指令的时候,程序计数器为0,局部变量第一个值是this,当前的指令就是方法区0:iconst_1
,指令iconst_1就是把int常量值1进栈,这个1就到了虚拟机栈的操做数栈中,
当执行偏地址为1的指令的时候,程序计数器为1,把操做数栈的值赋值到局部变量,此时操做数栈清空了,局部变量多了一个1,这条指令执行完,就是对应上面int a=1的语句。
另外b,c两个语句的赋值,对应着2,3,4,5指令,这边再也不重复。执行完5后,以下图所示:
执行6的时候,是执行iload_1,就是把第二个int型局部变量压入栈顶,这里的变量是1。
执行7的时候,是执行iload_2,就是把第三个int型局部变量压入栈顶,这里的变量是2。
执行8的时候,是iadd语句,指的是栈顶的两个int型元素出栈,获得结果后再压入栈顶。
执行9的时候,把栈顶的元素3,赋值到第五个局部变量。
执行到11的时候,把第五个局部变量值压入栈顶,执行到13的时候,把第四个局部变量值压入栈顶,执行14的时候,栈顶的两个int型元素出栈,相乘后的结果入栈,执行15的时候,从当前方法返回当前栈顶int型元素。这些与上面的相加差很少,就不在累述了。spa
堆内存区域的惟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全部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好比上面的fun1调用fun2,fun2调用fun3,fun3建立Hello对象。fun3方法中建立对象时,就是在堆中建立的,而且把地址赋值给fun3的局部变量。Java堆中还能够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还细分为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线程
总体流程以下,先把java文件编译成class文件,经过类加载器加载到方法区。线程调用方法的时候,会建立一个栈帧,读取方法区的字节码执行指令,执行指令的时候,会把执行的位置记录在程序计数器中,若是建立对象,会在堆内存中建立,方法执行完,这个栈帧就会出栈。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