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式存储(SAN)

很早以前,我在本身的下载目录挂了一篇Automated-Storage-Tiering的资料,到了许久都没有人下载,因此我很好奇,一个处于存储的前沿技术,为什么被打入冷宫。 数据库

因此,我想用本身微不足道的经验,分享下这个技术。 服务器

可是前提:存储式自动分层这个技术,即便是一线存储厂商,2012年的今天,目前没有几个真正对此功能完善的,IBM-DS8000也许算是其中一个。而后就是这个功能将愈来愈重要,前年时我仍然把它看做是一个功能,必要时候用来控指标,而从今年初到如今,已经有用户针对这一功能提出了需求。ide

    分层式存储-核心效益在于:把高性能的存储,自动提供给最佳应用需求,实现动态的实时迁移,从而最大的发挥用户的投资成本。性能

  当高性能的SSD已经逐渐被用户接受时,用户担忧的是如何把这部分昂贵的投资,运用到关键业务上,尤为是当全部存储资源被整合之后,这个需求就愈发迫切,由于生产业务的类型多样的,好比备份系统:咱们仅仅提供给它几颗SATA盘就够了,若是把部分备分内容放置在SSD上,直接就形成了成本浪费,或者更多的投入。测试

---------------------------------------------------网站

假设一个有趣的场景:spa

---------------------------------------------------设计

一个客户对销售人员-小红提出了需求,blog

客户须要创建3套系统:分别是数据库系统,备份系统,和门户系统;然而这3套系统对性能都有高性能需求,不过是在不一样时段。资源


数据系统,周一至周五访问频繁

门户系统只有周六,日访问频繁。

备份系统,只有天天晚上才使用,因此白天对存储性能花费不是很大。

另外客户补充了:三套系统各须要1TB的空间容量。

客户但愿这三套关系的业务系统,在性能方面任什么时候候不须要出现瓶颈。

此时:小红的解决方案?

1,为了避免形成单点故障,推荐用户购买3套独立的存储。

2,为了性能需求,推荐用户在存储上配置3TB-SSD的磁盘。

小红提出一个传统的方案,虽然没有特点,可是确实百分百的达到了用户需求。

可是此时,出现了另外一个销售-小明;凭着男人的敏锐的直觉,和独到的眼光,小明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堪称完美至极。

这个方案高明之处在于:

节省60%的成本构建

资源利用率100%

知足不一样业务的性能需求

小明的方案?

1.使用3套存储设备。

2.把存储资源整合为一个共享资源,达到100%的利用。

3.购买5%的SSD磁盘,其他分摊在SAS磁盘与SATA磁盘,下降投入成本。


——这就是分层式存储。





152004146.jpg

回到以前的例子:

存储服务器,会把整合后的资源,提供给3套业务服务器。

被整合后的三种特征的磁盘,按照Tier1,Tier2,Tier3级别定义。

关键在于,存储服务器会侦测每一个业务服务器的I/O访问频率。

假如是在周六,周日(还记得以前假设的场景?),存储服务器会把门户系统中的数据迁移至Tier1上面,由于系统检测到I/0异常的频繁,而到了周一至周五,门户系统的数据被迁移至Tier2上面,OK,到了晚上,几乎没有人在访问门户网站了,那数据将被迁移至Tier3上面,此时,Tier1上面将是备份系统的数据!

一次项目,可能会由于预算不足而夭折,由于SSD磁盘价位仍然是昂贵的,这也多是小红即将遇到的问题。随着信息的逐年扩大,SSD磁盘不断的投入,投资回报率的问题用户也会逐渐的意识到。

因此,小明的 Solution 是明智的。


分层是存储的价值在于,把最关键的资源,在最佳的时候,提供给关键的业务需求,从而高效的利益资源,下降用户投资,提升投资的回报率。

再宏观了讲:绿色15.gif15.gif15.gif



~~~~~~~~~~~~~~~~~~~~~~~~~~~~~~~~~~~~

补充:

1)为何仅仅须要5%的SSD,由于数据在不一样磁盘层进行迁移的时候,仅仅是热点数据块(Block),当映射给应用主机一个2TB-LUN的时候,热点数据块在其中每每是几个MB,几个GB而已。


2)按照以前假设的场景,用户又提出2个新的需求,例如:咱们的数据库系统统统都是黄金数据,任什么时候候都不能有延迟。又或者,备份系统仅仅是二线数据,即便在IO访问频繁的时候都不但愿它占用优质的SSD磁盘,如何应对?

其实,目前最犀利的厂商已经解决,由于用户彻底能够人工定义每一个卷的属性,强制某一个卷必须在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磁盘层,这样就能在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的同时,避免浪费。


3)在我设计的方案中,尽量的把每一个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目的主要在于知足用户全部指标的状况下节省预算。一次项目中:使用26颗SATA大容量,低成本的磁盘,咱们选取4颗小容量的作RAID 10,其中2颗磁盘作RAID 1,其他保持RAID 5;

在分别测试和收集三个RAID性能后,利用这3个不一样级别的RAID进行分层,避免用户SSD的投入。

最终结果:客户笑了,集成商笑了,做为厂商我也很高兴。


~~~~~~~~~~~~~~~~~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