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val、引用计数、变量分离、写时拷贝
咱们一步步来理解
一、php语言特性
PHP是脚本语言,所谓脚本语言,就是说PHP并非独立运行的,要运行PHP代码须要PHP解析器,用户编写的PHP代码最终都会被PHP解析器解析执行
PHP的执行是经过Zend engine(ZE, Zend引擎),ZE是用C编写的
用户编写的PHP代码最终都会被翻译成PHP的虚拟机ZE的虚拟指令(OPCODES)来执行
也就说最终会被翻译成一条条的指令
既然这样,有什么结果和你预想的不同,查看php源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php
二、php变量的存储结构
在PHP中,全部的变量都是用一个结构zval结构来保存的,在Zend/zend.h中能够看到zval的定义:算法
zval结构包括:
① value —— 值,是真正保存数据的关键部分,定义为一个联合体(union)
② type —— 用来储存变量的类型
③ is_ref —— 下面介绍
④ refcount —— 下面介绍数组
声明一个变量
$addr="北京";
PHP内部都是使用zval来表示变量的,那对于上面的脚本,ZE是如何把addr和内部的zval结构联系起来的呢?
变量都是有名字的(本例中变量名为addr)
而zval中并无相应的字段来体现变量名。PHP内部确定有一个机制,来实现变量名到zval的映射
在PHP中,全部的变量都会存储在一个数组中(确切的说是hash table)
当你建立一个变量的时候,PHP会为这个变量分配一个zval,填入相应的信息,而后将这个变量的名字和指向这个zval的指针填入一个数组中。当你获取这个变量的时候,PHP会经过查找这个数组,取得对应的zval服务器
注意:数组和对象这类复合类型在生成zval时,会为每一个单元生成一个zval函数
三、咱们常常说每一个变量都有一个内存地址,那这个zval和变量的内存地址,这俩有什么关系吗?
定义一个变量会开辟一块内存,这块内存比如一个盒子,盒子里放了zval,zval里保存了变量的相关信息,须要开辟多大的内存,是由zval所占空间大小决定的
zval是内存对象,垃圾回收的时候会把zval和内存地址(盒子)分别释放掉测试
四、引用计数、变量分离、写时拷贝
zval中的refcount和is_ref尚未介绍,咱们知道PHP是一个长时间运行的服务器端脚本。那么对于它来讲,效率和资源占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PHP必须尽可能减小内存占用率。考虑下面这段代码:spa
第一行代码建立了一个字符串变量,申请了一个大小为9字节的内存,保存了字符串“laruence”和一个NULL(\0)的结尾
第二行定义了一个新的字符串变量,并将变量var的值“复制”给这个新的变量
第三行unset了变量var翻译
这样的代码是很常见的,若是PHP对于每个变量赋值都从新分配内存,copy数据的话,那么上面的这段代码就要申请18个字节的内存空间,为了申请新的内存,还须要cpu执行某些计算,这固然会加剧cpu的负载
而咱们也很容易看出来,上面的代码其实根本没有必要申请两份空间,当第三句执行后,$var被释放了,咱们刚才的设想(申请18个字节内存空间)忽然变的很滑稽,此次复制显得好多余。若是早知道$var不用了,直接让$var_dup用$var的内存不就好了,还复制干吗?若是你以为9个字节没什么,那设想下若是$var是个10M的文件内容,或者20M,是否是咱们的计算机资源消耗的有点冤枉呢?
呵呵,PHP的开发者也看出来了:debug
刚才说了,PHP中的变量是用一个存储在symbol_table中的符号名,对应一个zval来实现的,好比对于上面的第一行代码,会在symbol_table中存储一个值“var”,对应的有一个指针指向一个zval结构,变量值“laruence”保存在这个zval中,因此不难想象,对于上面的代码来讲,咱们彻底可让“var”和“var_dup”对应的指针都指向同一个zval就能够了(额,鸟哥一会说hash table,一会说symbol_table,暂且理解为symbol_table是hash table的子集)指针
PHP也是这样作的,这个时候就须要介绍一下zval结构中的refcount字段了
refcount,引用计数,记录了当前的zval被引用的次数(这里的引用并非真正的 & ,而是有几个变量指向它)
好比对于代码:
第一行,建立了一个整形变量,变量值是1。 此时保存整形1的这个zval的refcount为1
第二行,建立了一个新的整形变量(经过赋值的方式),变量也指向刚才建立的zval,并将这个zval的refcount加1,此时这个zval的refcount为2
因此,这个时候(经过值传递的方式赋值给别的变量),并无产生新的zval,两个变量指向同一zval,经过一个计数器来共用zval及内存地址,以达到节省内存空间的目的
当一个变量被第一次建立的时候,它对应的zval结构的refcount的值会被初始化为1,由于只有这一个变量在用它。可是当你把这个变量赋值给别的变量时,refcount属性便会加1变成2,由于如今有两个变量在用这个zval结构了
PHP提供了一个函数能够帮助咱们了解这个过程debug_zval_dump
输出:
long(1) refcount(2)
long(1) refcount(3)
若是你奇怪 ,var的refcount应该是1啊?
咱们知道,对于简单变量,PHP是以传值的形式传参数的。也就是说,当执行debug_zval_dump($var)的时候,$var会以传值的方式传递给debug_zval_dump,也就是会致使var的refcount加1,因此只要能看到,当变量赋值给一个变量之后,能致使zval的refcount加1这个结果便可
如今咱们回头看上面的代码, 当执行了最后一行unset($var)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unset($var)的时候,它删除符号表里的$var的信息,准备清理它对应的zval及内存空间,这时它发现$var对应的zval结构的refcount值是2,也就是说,还有另一个变量在一块儿用着这个zval,因此unset只需把这个zval的refcount减去1就好了
上代码:
输出:
string(8) "laruence" refcount(2)
可是,对于下面的代码呢?
很明显在这段代码执行之后,$var_dup的值应该仍是“laruence”,那么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呢?
这就是PHP的copy on write机制(简称COW):
PHP在修改一个变量之前,会首先查看这个变量的refcount,若是refcount大于1,PHP就会执行一个分离的过程(在Zend引擎中,分离是破坏一个引用对的过程)
对于上面的代码,当执行到第三行的时候,PHP发现$var想要改变,而且它指向的zval的refcount大于1,那么PHP就会复制一个新的zval出来,改变其值,将改变的变量指向新的zval(哪一个变量指向新复制的zval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并将原zval的refcount减1,并修改symbol_table里该变量的指针,使得$var和$var_dup分离(Separation)。这个机制就是所谓的copy on write(写时复制,这里的写包括普通变量的修改及数组对象里的增长、删除单元操做)
若是了解了is_ref以后,上面说的并不严谨
上代码测试:
输出:
long(1) refcount(2)
string(8) "laruence" refcount(2)
如今咱们知道,当使用变量复制的时候 ,PHP内部并非真正的复制,而是采用指向相同的zval结构来节约开销。那么,对于PHP中的引用,又是如何实现呢?
这段代码结束之后,$var也会被间接的修改成1,这个过程称做(change on write:写时改变)
那么ZE是怎么知道,此次的复制不须要Separation呢?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zval中的is_ref字段了:
对于上面的代码,当第二行执行之后,$var所表明的zval的refcount变为2,而且设置is_ref为1
到第三行的时候,PHP先检查var_ref对应的zval的is_ref字段(is_ref 表示该zval是否被&引用,仅表示真或假,就像开关的开与关同样,zval的初始化状况下为0,即非引用),若是为1,则不分离,直接更改(不然须要执行刚刚提到的zval分离),更改共享的zval实际上也间接更改了$var的值,由于引擎想全部的引用变量都看到这一改变
php源码作了这样一个判断,大致逻辑示意以下:
若是这个zval中的if_ref为1(即被引用),或者该zval引用计数小于2
任何一种方式:都不会进行分离
尽管已经存在写时复制和写时改变,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能经过is_ref和refcount来解决的问题
对于以下的代码,又会怎样呢?
这里$var、$var_dup、$var_ref三个变量将共用一个zval结构(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个zval不可能既被&,又被指向),有两个属于change-on-write组合($var和$var_ref),有两个属于copy-on-write组合($var和$var_dup),那is_ref和refcount该怎样工做,才能正确的处理好这段复杂的关系呢?
答案是不可能!在这种状况下,变量的值必须分离成两份彻底独立的存在
当执行第二行代码的时候,和前面讲过的同样,$var_dup 和 $var 指向相同的zval, refcount为2
当执行第三行的时候,PHP发现要操做的zval的refcount大于1,则PHP会执行Separation(也就是说php将一个zval的is_ref从0设为1 以前,固然此时refcount尚未增长,会看该zval的refcount,若是refcount>1,则会分离), 将$var_dup分离出去,并将$var和$var_ref作change on write关联。也就是,refcount=2, is_ref=1;
因此内存会给变量var_dup 分配出一个新的zval,类型与值同 $var和$var_ref指向的zval同样,是新分配出来的,尽管他们拥有一样的值,可是必须经过两个zval来实现。试想一下,若是三者指向同一个zval的话,改边 $var_dup 的值,那么 $var和$var_ref 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乱套了
图解:
下面的这段代码在内核中一样会产生歧义,因此须要强制复制!
也就是说一个zval不会既被引用,又被指向,必须分离
基于这样的分析,咱们就可让debug_zval_dump出refcount为1的结果来:
输出:
string(8) "laruence" refcount(1)
为何结果是refcount(1)呢
debug_zval_dump()中参数是引用的话,refcount永远为1
小结:
这两段代码在执行的时候是这样的逻辑:
PHP先看变量指向的zval是否被引用,若是是引用,则再也不产生新的zval
甭管哪一个变量引用了它,好比有个变量$a被引用了,$b=&$a,就算本身引用本身$a=&$a,$a所指向的zval都不会被复制,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另外一个值也被改变(写时改变)
若是is_ref为0且refcount大于1,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时,复制新的zval(写时复制)
五、垃圾回收概述
refcount和is_ref这两个家伙与垃圾回收有关(garbage collection简称gc)
PHP的垃圾回收全靠这俩字段了。其中refcount表示当前有几个变量引用此zval,而is_ref表示当前zval是否被按引用引用
PHP5.2中的垃圾回收算法 —— Reference Counting
PHP5.2中使用的内存回收算法是大名鼎鼎的Reference Counting,这个算法中文翻译叫作“引用计数”,其思想很是直观和简洁:为每一个内存对象分配一个计数器,当一个内存对象创建时计数器初始化为1(此时老是有一个变量引用此对象),之后每有一个新变量引用此内存对象,则计数器加1,而每当减小一个引用此内存对象的变量则计数器减1,任何关联到某个zval的变量离开它的做用域(好比:函数执行结束),或者把变量unset掉,refcount也会减1
当垃圾回收机制运做的时候,将全部计数器为0的内存对象销毁并回收其占用的内存。而PHP中内存对象就是zval,计数器就是refcount
Reference Counting简单直观,实现方便,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容易形成内存泄露(具体缘由百度)
因为Reference Counting的这个缺陷,PHP5.3改进了垃圾回收算法
PHP5.3的垃圾回收算法仍然以引用计数为基础,可是再也不是使用简单计数做为回收准则,而是使用了一种同步回收算法,这个算法由IBM的工程师在论文Concurrent Cycle Collection in Reference Counted Systems中提出
这里只须要了解垃圾回收是以引用计数为基础的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