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3.1.6)注塑件-注射模具与设备

本章目的:了解塑胶件的注射模具典型结构。安全

 

1.前言:

本章只是了解章节,介绍了塑胶件注射模具典型的机构、浇口、顶出,目的是为了设计出更好的塑胶零件。工具

但并不是是须要结构设计工程师必定能设计出模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塑胶件的设计,重要的知识仍是面向制造的设计。可见章节: spa

进阶篇:3.1)塑胶件设计.net

 

2.模具设计方案阶段确认:

查看总章,确认注塑模具设计出于哪个阶段。设计

 

3.注塑模具典型结构:

按照注塑模具整体结构特征分类,注塑模具可分为7种典型的结构:3d

1.1单分型面注塑模具(两板式);

单分型面模具又称为两板式注塑模具,它是注塑模具中最简单又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这类模具的特色是塑胶件连同流道凝料在同一个分型面中脱出。blog

 

1.2双分型面注塑模具(三板式);

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又称三板式注塑模具,它用于针点浇口的单腔或多腔模具。get

 

1.3带有活动嵌件的注塑模具;

带有内外侧凹或者哈夫块的塑胶件。开模时,模具部件不能简单地与开模方向与塑胶件分离,必须在脱模具时与塑胶件一块儿移出模具外,而后经过手工或简单工具使其分离。产品

 

1.4横向分型抽芯注塑模具;

当注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在自动化操做的模具里设计斜导柱或斜滑块等横向分型抽芯机构。在开模的时候,利用开模力带动侧型芯横向移动,使其与制件脱离。自动化

 

 

1.5 自动卸螺纹注塑模具;

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零件自动脱模时,在模具上设有可转动的螺纹芯或型环。利用注塑机的旋转运用或往复运动,带动螺纹型芯或型环转动,使制件脱出。

 

 

1.6多层注塑模具;

这是一付普通流道的两层注塑模具,至关于由两个两板式模具叠在一块儿。

 

 

1.7热流道注塑模具;

采用对流道加热或绝热的办法,保持注塑原料从注塑机喷嘴到型腔浇口之间的呈熔融状态。在每一次注塑周期中,在每一次注塑周期中,只取出制件而没有浇注系统凝料。

 

2.浇口:

2.1 浇口定义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指从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浇口能够理解成熔融塑料经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的最后一道“门”,是链接分流道和型腔的进料通道。它具备两个功能:第一,对塑料熔体流入型腔起着控制做用;第二,当注塑压力撤销后,封锁型腔,使型腔中还没有冷却固化的塑料不会倒流。

 

2.2 浇口形式及应用

2.2.1 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熔体从喷嘴直接经过浇口进入型腔,流程短,进料速度快,成型效果好。因为直浇口的截面通常较大,所以,压力和热量损失都较小,保压补缩做用强。并且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它的缺点是:直浇口的截面积大,将浇口去除较困难,且浇口去除后痕迹比较明显,影响制品美观。

 

2.2.2 侧浇口

侧浇口,又称矩形浇口。它通常设在分型面上,从型腔外侧进料。因为侧浇口的尺寸通常都较小,因此截面形状与压力、热量损失的关系都可忽略不计。侧浇口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尺寸容易准确控制,且易快速改变,适合于除聚碳酸脂(PC)外的全部塑胶材料。其缺点是制品表面有明显的浇口瑕玭,须要人工切断浇道。在成型时易产生流痕,不适合薄板形的透明制品,同时也不适合于细而长的桶形制品。

 

2.2.3 潜伏浇口

潜伏浇口,又称隧道浇口。潜浇口能够加工到准确尺寸,形状方面也没有配合问题。在浇口脱模之时,能够自动从产品处切除,适合自动化生产。但建议PC、PMMA、SAN制品不宜采用。

 

2.2.4 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针浇口。点浇口可应用于各类形式的制品,浇口附近的残余应力小,能自行拉断浇口,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对于较大的制品可多点同时进胶,可以缩短流程,减小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变形现象发生,但注射压力损失大,且其注射成型压力要比直接浇口大一些,多数要采用三板模(又称双分型面)结构,模具结构较复杂,成型周期较长。

 

2.2.5 耳型浇口

耳型浇口,又称护耳浇口,翼状浇口。适合于外观面不容许有浇口痕迹的全部塑胶制品,可减小侧浇口所产生的流痕。浇口黏附在成品的表面,需要特别当心去除浇口瑕玭。PVC、PU塑料制品不宜采用此种方式。

 

3.顶出(顶针)

3.1 顶针定义

顶针(英文:Die thimble)是塑胶模具配件,用于塑胶模具中。顶针亦可叫推杆、镶针、中针、托针等,有时候车床用的顶尖也被叫作顶针。

 

3.2 顶针用途

1)在塑胶模具中,将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下来,也是最经常使用的;
2)硬质合金顶针如钨钢顶针等,则能够用来通较长较细的孔;
3)顶针也叫顶尖那是装配在车床或磨床上,用来支持工件并使工件围绕它转动的头部圆锥形金属圆棒,可是与塑胶模具配件的顶针是彻底不同的东西;
4)塑胶模具顶针也可用于模具里面,它能够起到稳固做用,被叫作镶针。


塑胶模具顶针的种类有:圆顶针、托针、标准顶针、非标准顶针等
塑胶模具顶针的材质有SKH5一、SKD6一、SKD十一、65Mn等
SKH51顶针韧性较SKD61较优;SKD61顶针能够耐1600℃高温,SKD61顶针表面氮化处理后能够很好的提升顶针的耐磨性,65Mn的顶针由于其品质较差,品质较脆容易断,大部分塑胶模具已不装配和使用65Mn材质的顶针。

 

4.注塑机

 

 

 

5.注塑环境

通常国内的注塑厂难有这么干净的,且注塑工做也有必定的危害性。

1、注塑机主要危险区以下:(1)进料区:此区域因有螺杆旋转,所以勿将铁棒或其余异物置入。(2)料管护盖区:此区域为原料加热区,温度极高且有电击危险。(3)射嘴区:此区域为原料高压射出之处,有喷溅之危险。(4)模具区:此区域为模具高速且高压开关动做区,至关危险。此外,原料也可能从模具的合模面喷出,需特别当心。(5)托模区:具备强力的机械动做,需特别当心。(6)锁模机构:具备高速而强力的机械动做,需特别当心。

2、注塑机械加工做业安全事故因为注塑机工做的强力、高速、高温、高压特性.在设计时采用的安全保障一般较高,发生事故大可能是操做失误或违反操做规程所形成。常发生的事故有如下状况:(1)手被模具压伤;(2)手被顶针压伤;(3)因为排除故障或维修须要人体头部、手臂进入危险区域,但因为没有切断注塑机电源,没有关闭注塑机马达,设备忽然失灵而动做,致使人体某部位总体性被压伤;(4)高温熔料飞溅;(5)火灾事故注塑机周边设备引发压伤、烫伤、碰伤、金属划伤等。

6.塑胶件注射工序

一个塑胶件注射通常只有注射一道工序,因此只须要一副模具。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