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工程目标:生产具备正确性、可用性以及开销合宜的产品。正确性指软件产品达到预期功能的程度。可用性指软件基本结构、实现及文档为用户可用的程度。开销合宜是指软件开发、运行的整个开销知足用户要求的程度。这些目标的实现不论在理论上仍是在实践中均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它们造成了对过程、过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选取的约束。
(2)软件工程过程:生产一个最终能知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须要的步骤。软件工程过程主要包括开发过程、运做过程、维护过程。它们覆盖了需求、设计、实现、确认以及维护等活动。需求活动包括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问题分析获取需求定义,又称软件需求规约。需求分析生成功能规约。设计活动通常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创建整个软件系统结构,包括子系统、模块以及相关层次的说明、每一模块的接口定义。详细设计产生程序员可用的模块说明,包括每一模块中数据结构说明及加工描述。实现活动把设计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确认活动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实现完成后的确认,保证最终产品知足用户的要求。维护活动包括使用过程当中的扩充、修改与完善。伴随以上过程,还有管理过程、支持过程、培训过程等。
(3)软件工程的原则是指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当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软件开发全过程当中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
一、软件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二、软件开发方法与软件过程模型,
三、软件标准与软件质量的衡量;
四、软件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软件开发全过程当中的各类技术;
主要包括:
一、软件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二、软件开发方法与软件过程模型,
三、软件标准与软件质量的衡量;
四、软件开发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五、软件版权。
它通常应用于大型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其开发团队包括:用户、项目负责人、分析员、初高级程序员、资料员、操做员。
软件工程是指利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维护软件,把通过时间考验而证实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可以获得的
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指导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软件工程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结构分析和结构设计技术以及新兴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技术。
生存周期学(SDLC--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开发项目的提出到软件产品完成使命而报废的整个时期;
分为八个阶段:
一、问题定义:问题是什么? 完成规模和目标的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有可行性么?是否值得去作? 完成系统的实际模型,数据流图,成本/效益分析。
三、需求分析:系统必须作什么? 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需求说明书。
四、整体设计:如何解决此问题? 可行的解法,系统流程图、成本/效益分析,推荐的系统结构,层次图 /结构图。
五、详细设计:如何实现此系统? 编码的规格说明。
六、编码和单元测试:正确的程序模块。 程序清单,单元测试方案和结果。
七、综合测试:符合要求的软件。 综合测试方案和结果,完整一致的系统配置。
八、软件维护:持久的知足用户。 完整准确的维护记录,需求的软件。
需求分析阶段:客户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明确在用户的业务环境中,软件系统应该作什么。客户的要求通常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保密要求、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及可以使用的资源"。
用户的业务须要经用户与软件人员讨论后,理解用户的要求,并将双方共同的理解明确的写成一份文档---需求说明书。
需求说明书主要有三个做用:一、做为用户和软件人员之间的合同,为双方相互了解提供基础。二、反映问题的结构,能够做为软件人员进行设计和编程的基础。三、做为验收的依据,即做为选取测试用例的依据。
需求说明书应该达到完整、一致、精确、无二义,既简明易懂并易于修改和维护。 程序员
最后感谢夏老师的耐心辅导。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