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后台管理框架 Pig 做者。JAVA工程师、现为北京云集汇通架构师、 “高产胜母猪”的博主。17 年本科毕业,从公司的普通工程师成长为架构师并负责技术线,一位喜欢结对编程的年轻人。
后台管理框架 Pig:
前端
是一个基于Spring Cloud Finchley 、Spring Security OAuth2 的 RBAC 权限管理系统,已在码云收获了 6.1k star,并成为码云 2018 年度 No.2 热门开源项目。vue
大学就读的是什么专业?git
软件工程。专业课仍是很标准的:C、数据结构、网络、JavaEE、软件工程导论等,不过我学的真不咋样,C 挂科了~当时真以为奇耻大辱呀~!其余的学科还挺不错啦~,为后边找工做提供很好的基础,如今好后悔没学好 C 呀~! 程序员
最初是怎样接触到开源项目的呢?spring
刚开始我是为了要完成做业才接触到开源项目的。读书的时候,每学期末都会有个大做业嘛~!好比“完成 ✘✘✘ 管理系统”之类的,刚开始就这么接触到开源项目 Jeesite ,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刚开始挺简单的,后来依赖 jfinal-weixin 整合公众号再结合爬虫搞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务公众号。在学校运营得还不错,也所以在全国性的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编程
Pig 是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的?后端
2015年初吧, 当时 H5 比较流行,咱们为了提供对多终端设备地支持,开始切入微服务及其 OAuth2.0 地实践。说实话,踩了不少坑,在这个过程当中分享了 OAuth 系列的博文,pig 只是博文中的配套示例代码,没有前端展现,只能提供 restful 的接口。直到 2017 年末,我才给 Pig 穿上一层皮(前端),这就是先后端分离项目的开发过程。2年时间,通过了从0到1的过程,接下来就是不断丰富功能,把公司的一些 Spring Cloud 实践分享出来,万万没想到你们会这么喜欢 pig。restful
Avue 的做者李鹏伟和团队如今的核心优秀成员都是如何加入 Pig 的?网络
前端这块儿一直是个人弱项,在发布了几个版本之后,就邀请咱们公司的前端架构师李鹏伟加入,索性一块儿把咱们公司的前端技术开源出来, Avue 也就横空出世了,而后悟空单车的架构师李寻欢提供了 ES、Pinpoint 这块儿的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要求和用户需求愈来愈多,更多的兄弟就陆陆续续的被咱们强拉进了 pig。数据结构
Avue 做者 李鹏伟
前悟空单车架构师 李寻欢
Pig 是如何从我的开发者维护的开源项目成为团队化运做品牌的呢?
在码云颁发给 Pig GVP 证书后,为了宣传和知足本身一丢丢的虚荣心,我和开发小组第一时间作了 pig4cloud.com 官网版,而后把证书等资料放在官网上宣传,目前 PV 10000左右。文档直接托管在看云,团队协做维护啦~。
在团队的协同工做中,Pig 都是如何收集和处理用户意见的呢?
码云的 Issue 提供了很好的收集渠道 ,同时咱们为用户提供标准模板,当有同窗提出问题时,码云公众号会及时提醒,团队就能在第一时间处理这个问题咯~!社群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但更多的是分享 pig 以外的技术点,你们能够在讨论中进步嘛~。从我我的的角度来讲,强烈推荐 Issue,由于 Issue 确实能作到在帮助咱们解决用户问题的同时又进行了知识地传递和复用。
您是如何作到让 Pig 位列码云 2018 年度最热门开源项目第二的?
很是感谢你们的支持!在没有作过特别推广的状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印证了那句话:你尽管努力,其余的交给天意。2018 年在靠着码云平台流量的同时也继续分享了更多关于 Spring Cloud 的技术分享,这方面也带来了必定的关注量吧~,更重要的是“微服务”是如今的热门话题,使站在风口上的 Pig 都能飞翔。
2019 年, Pig 有哪些技术和战略规划呢?
在 pig 创做之初,咱们重点追求大而全的解决方案,就此忽略了一些实际操做的问题,因此,让更多的同窗快速接入Spring Cloud 是咱们2019年最大的目标。首先咱们会聚焦瘦身,全面更新,兼容最新的 Spring Cloud GA 版本;而后减小中间件的引入,由于每一个中间件的引入都是对技术栈、系统高可用的挑战;同时计划提升文档、视频覆盖率,对全部功能点原理、使用技巧进行全面输出,多渠道宣传和直播,争取今年这只 pig 能成为网红。
您仅用1年就完成了从应届毕业生到架构师的飞跃,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过程当中,让您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胖了,哈哈~ 体重从140斤涨到了160斤。但说真的,综合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作为工程师成天面对机器,其余方面的能力很容易被弱化,好比沟通协调能力,社交关系也会变得单一。而后,在作开源项目过程当中锻炼的快速定位问题能力为我目前的工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固然,我很是鼓励你们多讨论不仅局限于技术层次的问题,平时还能够沟通一些关于高效沟通的问题等,因此推荐你们在码云 show your code 啦~!
您能够为从校园初入职场的程序员们提一些宝贵建议吗?
刚踏入社会的程序员同窗要调整好心态,主动虚心求解,不要由于胆怯就不去请教。在学校是以过程为导向,而在职场是以结果为导向。程序猿都很忙,也比较闷骚,你不来问,通常也不会主动教导你,固然,程序媛除外 。想融入圈子你其实不用刻意找话题,由于代码就是程序员的共同话题,不懂就问是最好的话题。
再者,刚进入职场,可能由于本身的技术栈不够,老司机说的各类名词听不懂,这都是正常现象啦~。不管你的专业课多好,书本上的知识始终和实际应用有存在很大差距,就像我读书的时候老师都是讲 struts2,结果到了企业才发现都用的是 springMVC。企业里面的架子从零写个 CRUD ,很快就能上手搬砖,下班再把关联的框架研究下,基本没太多问题。
就我的职业发展而言,您是倾向于专精技术仍是转型管理呢?
Emmm~,老实说,我更倾向于专精技术。可是现阶段管理性质的工做可能会更多一些。固然,我也很享受那种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后带来的愉悦感,更为团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 技术管理的前提是行外不指挥行内,代码是坚定不能丢的,坚定不能成为 PPT 的负责人,我但愿本身能成长为一名有技术懂管理通人性的负责人。
您目前在北京云集汇通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做?
如今主要负责各产品线的技术支持和架构设计,公司对咱们创做开源项目很支持, pig 的核心架构对目前公司内部的收单、硬件后台支持等项目使用效果挺不错的,感谢你们的反馈,使得目前 pig 的功能相对比较完善。
做为公司年轻的技术管理者,您能分享一些管理心得吗?
总的来讲就是用重复来提升效率,相对来讲这种方式比较落后,但有几个关键点我运用的比较多:
平时如何安排工做和生活?
其实我是一个典型的肥宅性格😝,生活比较简单,工做时会全身心投入,下了班也会写写代码,反复思考代码的简洁性。常常会作作菜,放松一下大脑,我有不少新想法都是在作饭菜的时候产生的,作菜和作项目本质上是同样的,代码就像配料,比例搭配恰到好处才能呈现出美味佳肴,我会努力让我作的每一顿饭菜都能好吃,因此我也会努力让咱们的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更加温馨友好的体验。
工做之余都会怎样给本身充电呢?
我平时下了班喜欢和朋友们一块儿开黑,德玛西亚求带啊!~固然,我很菜。还会常常翻阅 OSC 的博客和软件更新消息,特别是关于开源技术迭代的资讯,当遇到有疑惑的专业知识会惯性一探究竟刨根问底,clone 下来源码 debug ,看源码比阅读文档直接多啦~。平时还喜欢看一些非技术类的书,哈哈~主要是由于公司福利不错,书籍能够自由购买,自从发布了 pig 后,愈来愈以为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在当今的软件市场竞争中尤为重要。
Pig 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技术上而言,确实提高了本身的专业能力,尤为是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人生来讲,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兄弟,开源一路蛮艰辛的,个人心里一直很感激能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和我共风雨写代码的好兄弟。回顾过去的两年,再看看眼前,兄弟们始终在毫无保留的互相支持,不管是技术上不厌其烦的解答,仍是工做心得的倾囊相授,Pig 让我看到了友情最美好的样子,团队的成功不只仅是来自高效协做更重要的是能共风雨同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