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day6)

Webpack

一 : Webpack 介绍

Webpack 是什么?? (面试)

  • 前端模块化打包(构建)工具
  • WebPack能够看作是模块打包机:它作的事情是,分析你的项目结构,找到JavaScript模块、其它的一些浏览器不能直接运行的拓展语言(Scss,less等)以及新语法,并将其转换和打包为合适的格式供浏览器使用。

为什要使用WebPack?? (面试)

  • 浏览器不识别 SASS、Less ==> 须要对Less/SASS 预编译CSS => 供浏览器使用
  • 项目中的模块化以及互相之间引用依赖包形成文件分散 ==> 须要把各个分散的模块集中打包成大文件,减小HTTP的连接的请求次数
  • 打包成了大文件,体积就变大了 ==> 代码压缩
  • 部分ES6语法有兼容问题 => ES5 => 浏览器使用
  • .........
  • 以上这些操做之前都是须要咱们手动处理,这是很是繁琐的, 这个时候webpack就能够上场了,以上的这些操做,
  • 在webpack里,只要配置好,一下就能够都搞定了

Webpack的基本能力:处理依赖、模块化、打包

  • 处理依赖:方便引用第三方模块,让模块更容易复用、避免全局注入致使的冲突、、避免重复加载或者加载没必要要的模块
  • 合并代码:把各个分散的模块集中打包成大文件,减小HTTP的连接的请求次数,优化代码的体积(压缩代码)
  • 各类插件:babel 把 ES6+ 转化为 ES5- 等

**webpack的工做原理 **(面试)

  • 简单的说就是分析代码,找到“require”、“import”、“define”等关键词,并替换成对应模块的引用。
  • 在一个配置文件中,指明对某些文件进行编译、压缩、组合等任务。把你的项目当成一个总体,经过一个给定的主文件 (index.js),webpack将从这个文件开始找到你的项目的全部的依赖文件,使用loaders处理他们,最后打包为一个浏览器可 以识别的js文件。

二 : Webpack 四个核心概念:

入口(entry)出口(output)加载器(loader)插件(plugins)css

  • 入口 : 要打包哪一个文件
  • 出口 : 要打包到哪里
  • 加载器 : 加载除了js文件其余文件的功能
  • 插件 : 处理加载器完成不了的功能, 使用插件

三 : 学习 手动配置 webpack 的目的

  • 为了咱们后面使用脚手架作准备,
  • 可以完成webpack的基本安装
  • 可以了解webpack配置文件的做用
  • 可以说出webpack中loader 的做用
  • 可以使用webpack处理常见的资源(css/less/图片)
  • 可以说出webpack-dev-server的做用以及配置
  • 目标 : 能跟着 视频 + 笔记 照着敲完一遍便可

webpack 使用步骤 (最新版)

webpack 第一阶段

命名初始化阶段

项目名不能有汉字,不能取名叫 webpackhtml

  1. 建立项目名称并生成 package.json, 命令 : npm init -y
  2. 安装 : npm i -D webpack webpack-cli
webpack  : 是 webpack 工具的核心包
webpack-cli : 提供了一些在终端中使用的命令
-D(--save-dev) : 表示项目开发期间的依赖,也就是 : 线上代码中用不到这些包了
  1. 建立一个main.js文件
console.log('我就要被打包了,哦也');
  1. package.jsonscripts中,添加脚本
"scripts": {
    "build": "webpack main.js"
  },
// webpack 是webpack-cli 中提供的命令, 用来实现打包的
// ./main.js 入口文件,要打包哪一个文件
  1. 运行 : npm run build
  2. 设置开发状态 : mode
"build" : "webpack ./main.js --mode development"

// WARNING in configuration
// The 'mode' option has not been set, webpack will fallback to 'production' for this value.
// 若是没有设置 mode 配置项, webpack 会默认提供 开发环境(production)

// Set 'mode' option to 'development' or 'production' to enable defaults for each environment.
// 项目开发的两种环境
  1. 开发环境 (development) : 开发过程就是开发环境
  2. 生产环境 (production) : 线上环境, 也就是 : 项目作好了,发布上线
  生产环境下, 打包生产的js文件都是压缩后的,  开发环境下代码通常是不压缩的

隔行变色案例

  1. 建立 src/index.html
  2. 隔行案例 => html => ul#list>li{我是 li \$}\*10
  3. 安装 juqery : npm i jquery, 而且引入 jquery
  4. 暂时引入 main.js , 在 main.js 里写入
// 使用ES6的模块化语法
import $ from 'jquery' // 优势 不用沿着路径去找

$('#list > li:odd').css('backgroundColor', 'red')
$('#list > li:even').css('backgroundColor', 'green')
// 语法报错
  1. 问题 :
// 引入 main.js 会报错,由于浏览器不支持这个import 的Es6语法
// npm run build 以后
//  引入 dist/main.js 后会ok,由于webpack 帮咱们转化为浏览器可以识别的es5语法了
  1. 历程 :
//1. 若是index.html 中引入 jquery , 再引入 mian.js (没有引入jquery了) => ok
//2. 若是index.html 中没有引入 jquery , 直接使用es6的模块化语法 import , 引入main.js就会报错
//3. 若是index.html 中没有引入 jquery , 直接使用es6的模块化语法 import , webapck打包出 dist/main.js 引入 dist/main.js  ==> ok
  1. 为何 dist文件下的main.js 文件里的代码忽然这么多前端

    看图 (打包流程)node

  2. code 记得保存一份jquery

webpack 第二阶段

webpack 配置文件

  1. 准备工做 : src源文件 : index.htmlmain.js
  2. webpack 打包有两种方式

    1-命令行 2-配置项webpack

  3. 方式 1 : 命令行
*    "build"  : "webpack ./mian.js" --mode development
*     npm run build
*   通常状况下 : 改成
*     "build" : 入口  --output 出口
*     "build": "webpack ./src/js/main.js --output ./dist/bundle.js  --mode development",
*
*     验证 : index.html 引入 bundle.js
  1. 方式 2 : 配置项
第一步 : 项目`根目录`下, 建立一个 `webpack.config.js`文件 (文件名固定死)
         专门指定其余文件 : --config  webpack.XX.js
第二步 : 在 `webpack.config.js` 中,进行配置
// webpack 是基于 node的 , 因此配置文件符合 node 方式书写配置
// 注意 : 不要再这个文件中使用ES6的的模块化 import语法
// main.js里可使用,是由于要经过webpack转化为es5的
// 而这个是webpack 的配置文件,,它是要转化别人的,因此必需要经过
第三步 : 修改 `package.json` 中的 `scripts` , 脚本命令为: "build": "webpack"
第四步 : 执行命令 : `npm run build`
  1. 示例代码(webpack.config.js) :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 入口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js/main.js'),
  // 出口
  output: {
    // 出口目录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filename: 'bundle.js'
  },
  // 开发模式
  mode: 'development'
}

webpack 配置文件 html-webpack-plugin

  1. html-webpack-plugin 必备的插件
做用 :
  1. 可以根据指定的模板文件 (index.html),自动生成一个新的 index.html,而且注入到dist文件夹下
  2. 可以自动引入js文件
  1. 安装 : npm i html-webpack-plugin
  2. 配置 :
第一步: 引入模块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第二步: 配置
// 插件
plugins: [
  // 使用插件 指定模板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html')
  })
]

webpack 配置文件 : webpack-dev-server

  1. webpack-dev-server 使用 webpack 必备的功能(插件)

做用 : 为使用 webpack 打包提供一个服务器环境es6

  • 1.1 自动为咱们的项目建立一个服务器
  • 1.2 自动打开浏览器
  • 1.3 自动监视文件变化,自动刷新浏览器...
  1. 使用步骤 :
  • 2.1 安装 : npm i -D webpack-dev-server
  • 2.2 两种使用方式: 1-命令行 2-配置文件(推荐)
  1. 方式 1 : 命令行配置
  • 脚本 : "dev" : "webpack-dev-server"
  • 运行到 npm run dev
  • 查看路径 : "http://localhost:8080/"
  • 「wds」: Project is running at http://localhost:8080/
  • 问题 1 : 自动打开?
  • 解决 : 添加 --open
  • 问题 2 : 指定端口号
  • 解决 : 添加 --port 3001
  • 问题 3 : 热更新
  • 解决 : --hot ( 整个页面和整个项目打包 )
演示: 在浏览器调试样式的地方去掉ul的样式(不加--hot改变文件的css样式改变时候ul样式又出现,由于全局刷新了,加上后局部更新)     /* background: skyblue; */
而后分别看 加 --hot 和 不加 --hot 的区别

从新运行脚本
  1. 方式 2 : 配置文件配置
// hot 不要写在配置文件里面,,否则的话还要配其余插件麻烦
 "dev" : "webpack-dev-server --hot",

  devServer : {
    open : true,
    port : 3001
  }

webpack 第三阶段 打包上线

  1. 开发模式 : npm run dev ==> 不会打包的 ,只会把项目放到服务器里
  2. 假设项目开发完成了,要上线,怎么操做?
2.1 执行 : `npm run build` 对项目进行打包,生成dist文件
2.2 模拟本地服务器 : 安装 : `npm i -g http-server`
2.3 把dist文件里的内容放到服务器里便可, 直接运行`http-server`

webpack 第四阶段 : 打包非js文件

webpack 只能处理 js 文件,非 js(css.less.图片.字体等)处理处理不了, 借助 loader 加载器web

处理 css 文件

  1. 建立一个 css 文件, 而后在 main.js中引入 import '../css/index.css';

    ul { style-list : none }面试

  2. 安装 : npm i -D style-loader css-loader
  3. webpack.config.js 中,添加个新的配置项 module
  4. module 中添加 loader 来处理 css
// loader
module: {
  rules: [
    //1.处理 css
      // 注意点 use执行loader 顺序 从右往左
      // css-loader  :  读取css文件内容,将其转化为一个模块
      // style-loader :拿到模块, 建立一个style标签,插入页面中
    {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处理 less 文件

  1. 建立一个 less 文件, 而后再 main.js 中 引入 import '../css/index.less';
  2. 安装 : npm i -D less-loader less style-loader css-loader
  3. 在 webpack.config.js 中, 配置 module->rules
  4. 在 module 中, 添加 loader 来处理 less
ul {
  background-color: aqua;
  li {
    &:hover {
      color: yellow;
    }
  }
}
  1. 配置 :npm

    { test :/\.less$/, use : ['style-loader','css-loader','less-loader'] },

处理 图片 文件

设置背景图片

.cls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 url('../css/4.jpg');

background-size: 100%;

}

  1. 安装 : npm i -D url-loader file-loader

    url-loader (推荐) 和 file-loader 二选一便可

  2. 在 webpack.config.js 添加 loader 规则
// 处理图片
  { test : /\.(jpg|png)$/, use : ['url-loader'] },
  1. url-loader 默认会将图片转化为 base64 编码格式, 目的:提升性能
  2. file-loader 在车里图片时, 会对文件进行重命名 :
原始:    background-image: url(../images/1.jpg);
处理后:  background-image: url(9c9690b56876ea9b4d092c0baef31bb3.jpg);
  1. base64 编码格式的图片说明 :
  • 精灵图 : 将一些小图片合并为一张图片,减小请求次数,提升性能
  • 字体图标 :直接将一些小的图片,合并到字体文件中,而且不会失真
  • base64 : 是一种编码格式,可以将图片、文字等常见的文件,转化为 base64 格式,这种字符串格式, 浏览器可以识别而且读取显示到页面中;
  • base64 是一个字符串,也能够直接被内嵌到页面中, 或者 css 中
  • 注意 : 大图片不适合用 base64 处理, 只有小的图标才适合 base64 处理
  1. 设置配置
方式1 :{ test : /\.(jpg|png)$/, use : ['url-loader?limit=57417'] }, 
方式2 : 
{
        test: /\.(jpg|png)$/,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  比57417这个小 => 转化为base64
              //  大于等于这个57417值 => 不会转base64 内部调用 file-loader 加载图片
              limit: 57417
            }
          }
        ]
      },

处理 字体 文件

  1. 准备字体图标: 字体图标文件 iconfont 或者 从阿里矢量图标里下载

  2. 拷贝到项目中的 css 文件夹中

  3. main.js 中引入 css 文件

    import '../css/iconfont/iconfont.css'
  4. 使用 :

  5. 在 webpack.config.js 中配置

// 4. 处理字体图标
  { test:/\.(svg|woff|woff2|ttf|eot)$/,use:'url-loader'}

处理 ES6 语法

  1. 如今的项目都是使用 ES6 开发的, 可是这些新的 ES6 语法, 并非全部的浏览器都支持, 因此就须要有一个工具,帮咱们转成 es5 语法, 这个就是: babel
  2. babel
  3. Babel is a JavaScript compiler. ==> babel 是一个 JavaScript 编译器
  4. webpack 只能处理 import / export 这个 es6 模块化语法
    而其余的 js 新语法,应该使用 babel 来处理
  5. 好比 : var o = { ...obj } 在谷歌上能够,edge 就不能够
  6. babel 的使用 :
  • 6.1 安装 1 : npm i -D babel-core babel-loader@7
    • babel-core 是 babel 的核心包
    • babel-loader 加载 js 文件, 并将 js 代码内容交给 babel-core 解析为 es5 低版本的 js
  • 6.2 安装 2 : npm i -D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stage-2
    • babel-preset-* 表示可以解析什么版本的 js 语法
    • babel-preset-env : 表示可以解析 es2015,es2016,es2017,es2018 这些标准的语法
    • babel-preset-stage-2 : 用来解析通过会遇到,可是尚未被采纳为标准的语法
    • 好比 : 'abc'.padStart(10, '6') : 准备 10 位字符,有 abc,前面不够用 6 补充,是 es2017 的语法,
    • babel-polyfill与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也是作兼容处理的,之前都是用这个,兼容更早的
  • 6.3 配置 : 在 webpack.config.js 中添加一个 loader
{ test: /\.js$/, use: 'babel-loader', exclude: /node_modules/ }
  • 6.4 在项目根目录中建立 babel 的配置文件,叫:.babelrc
{
  "presets": [
    "env",
    "stage-2"
  ],

  -----------
  // 暂时不用
  // 若是将来某一天真的用到了polify
    "plugins": [
        ["transform-runtime", {
                "helpers": false,
                "polyfill": true,
                "regenerator": true,
                "moduleName": "babel-runtime"
    }]
  • 6.5 测试 : 谷歌 和 edge
var obj = {
  name: 'zs',
  age: 20
}

var o = { ...obj }
console.log(o)

webpack中文连接 : https://www.webpackjs.com/loaders/url-loader

本站公众号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