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咱们懵懵懂懂中进入了网络安全这个陌生的领域,最开始只有一个安全
很是模糊的认识,这是一个将来颇有但愿的领域,咱们要占有一席之地。至于具体要什么,网络
怎么干,都并非很清楚,当时的一个原则就是,跟着美国、日本先进发达国家,他们是最运维
好师傅,他们研究什么,咱们就要跟着学习什么、作出什么。ide
这个过程,颇有点像从70年代末一直进行到如今的改革开放,那就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学习
一步,看一步。从无到有,让人颇有成就感,由于努力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网络安全
但随着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困惑也愈来愈大。这么作,网络真正就安全了吗?不少关心咱们事件
工做的人,给咱们提出的一个最多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了吗?说实话,咱们内心并不清楚,it
但在口头上一直用安全的内涵来搪塞,安全是动态的,如今安全,并不表明从此安全,咱们的class
工做只是将威胁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个回答,不管是其余人仍是本身,都是没法接受的。软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逐渐明白,就是咱们还只是一个小学生,不明白的东西太多了,对不少东
西内心并无底,对现实中究竟有多少安全威胁不清楚、对网络安全技术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做用
不清楚。
如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甚至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
既然这么重要,就更应该有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了。怎么考量网络安全建设和运维水平。
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一开始,指标是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的数量,根据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的多少来评价,例如查杀出
来的病毒数目,检测到的***的数量,发生的违规操做的数目等等。从如今来看,这些能够表明
网络安全情况,用来评价网络安全建设和运维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可以发现网络安全事件也代
表了一类安全防御能力,什么都没有发现,网络安全更加可怕。
指标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技术人员的实际工做。对于上面的指标,技术人员会用停用安全设备,
来避免发现网络安全事件,违背了评价的初衷。
即便后来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微调,从考评数量改成考评发生后处置时间。这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越是重要、也上规模的系统,发生的安全事件越多,显然工做强度越大。按照这种考评,越不重
要、规模越小的系统,它的建设和运维水平相反越高。
再后来,补充了安全漏洞的数目、病毒库升级周期等指标,弥补了上述问题。但评价依然存在很
多的问题,一方面常规的检测安全漏洞的技术手段,存在局限性,只能针对通用软件,对自行开
发的软件没有多大做用,然后者对系统的重要性更大。另外一方面,是业务愈来愈认识到管理的重
要性,而这些指标都偏向于技术,没法考量安全管理的水平,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期间,还考虑过聘请专业的网络***单位,经过对网络进行模拟***,对网络安全建设和运维水
平进行检验。也确实进行了几回,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以后分析其缘由,主要有如下几点:
(1)有效的模拟***是创建在对网络和应用有至关程度的了解,这须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聘请
的单位开展工做的时间很是有限,没法作到这一点,所以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即便发现一些问题
,也都是表面上的、显而易见的问题;
(2)网络安全建设和运维单位缺少大局观,从维护本部门利益出发,对这种检验有很强的抵触
心理,对检验拒绝提供任何有益的帮助,甚至暗中使绊子,干扰检验,在这种状况下,要发现
问题就更加困难了。
以上是一些体会,还在摸索中,欢迎共同分享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