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L表达式用于代替JSP表达式(<%= %>)在页面中作输出操做。web
EL表达式出现的目的是为了使JSP写起来更加简单,让jsp的代码更佳简化。数组
EL表达式仅仅用来读取数据,而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服务器
cookie
session
app
jsp
${标识符}
post
第二点:EL表达式在域对象中搜索属性的顺序是pageContext,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优化
获取域中的对象能够直接使用对象名,这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向上查找。如获取域中名字为user的对象
${user}
获取对象的属性值能够直接经过“对象.属性名”
好比:若是获取name属性值,那么该对象中一定要存在一个getName()方法。
获取对象的属性也能够经过“对象[“属性名”]”
${map.key}
${map[key]}
在指定域中获取属性
在EL表达式中若是咱们直接使用属性名如:${user},它将会在四个域中由小到大依次查找。顺序:pageScope、requestScope、sessionScope、applicationScope。
也能够指定从哪一个域中获取:
${ pageScope .user}:当前页面
${requestScope.user}:当前请求
${sessionScope.user}:当前会话
说 明 | 范 例 | 结果 | |
---|---|---|---|
+ | 加法 | ${ 12 + 18 } | 30 |
- | 减法 | ${ 18 - 8 } | 10 |
* | 乘法 | ${ 12 * 12 } | 144 |
/ 或div | 除法 | ${ 144 / 12 } 或 ${ 144 div 12 } | 12 |
% 或mod | 取模 | ${ 144 % 10 } 或 ${ 144 mod 10 } |
说 明 | 范 例 | 结果 | |
---|---|---|---|
== 或 eq | 等于 | ${ 5 == 5 } 或 ${ 5 eq 5 } | true |
!= 或 ne | 不等于 | ${ 5 !=5 } 或 ${ 5 ne 5 } | false |
< 或 lt | 小于 | ${ 3 < 5 } 或 ${ 3 lt 5 } | true |
> 或 gt | 大于 | ${ 2 > 10 } 或 ${ 2 gt 10 } | false |
<= 或 le | 小于等于 | ${ 5 <= 12 } 或 ${ 5 le 12 } | true |
>= 或 ge | 大于等于 | ${ 3 >= 5 } 或 ${ 3 ge 5 } |
说 明 | 范 例 | 结果 | |
---|---|---|---|
&& 或 and | 与运算 | ${ 12 == 12 && 12 < 11 } 或 ${ 12 == 12 and 12 < 11 } | false |
|| 或 or | 或运算 | ${ 12 == 12 || 12 < 11 } 或 ${ 12 == 12 or 12 < 11 } | true |
! 或 not | 取反运算 | ${ !true } 或 ${not true } |
对象为null时,返回true
若是是空的字符串,返回true
若是是空的Object数组(Object数组.length == 0),返回true
空的集合,返回true
空的map,返回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
[] 中括号,能够获取顺序集合中指定索引的元素,也能够获取特殊key的值。
当咱们在map对象中存放一些特殊的key的时候,好比说,key字符串中含有 “.” 、“+” 、“-” 、“*” 、“/” 、 “%” 等 这些运算符的时候,会让el解析器产生歧义的时候。咱们可使用[‘key’]中括号加引号包含key的形式取值。
类型 | 说明 | |
---|---|---|
pageContext | 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 | 就是JSP页面中的pageContext对象 |
pageScope | java.util.Map<String,Object> | Page范围属性名和属性值 |
requestScope | java.util.Map<String,Object> | Request范围属性名和属性值 |
sessionScope | java.util.Map<String,Object> | Session范围属性名和属性值 |
applicationScope | java.util.Map<String,Object> | Web应用范围属性名和属性值 |
param | java.util.Map<String,String> | 对应一个请求参数 |
paramValues | java.util.Map<String,String[]> | 对应一组请求参数 |
header | java.util.Map<String,String> | 请求头 |
headerValues | java.util.Map<String,String[]> | 请求头返回字符数组 |
cookie | java.util.Map<String, Cookie> | 获取某个cookie对象 |
initParam | java.util.Map<String, String> | 获取web.xml中< |
请求域主要用于获取域对象中的属性,四个对象分别对应四个请求域。
pageScope
requestScope
sessionScope
applicationScope
请求参数
参数对象主要用于获取get或post请求中的参数。
param:获取指定的请求参数, 如:${param.username},与jsp中request.getParameter()做用一致。
${ user.username } // 获取user对象中。username属性值
${ list[下标] } // 访问有序集合(或数组)中给定索引的元素
${ map.key } // 访问map集合中指定key的属性值
${ map[“key”] } // 访问特殊字符串的key的属性值
必定要记住一点,EL表达式获取数据的时候,是经过对应的get方法获取的 BeanUtils 是经过set方法设置值
经常使用的功能获取
协议
服务器ip
服务器端口
获取工程路径
获取请求方法
获取客户端ip地址
可是在实际项目中为了缩短代码量,会把request对象放在pageContext域对象中。而后再使用
<% // 先把request对象放到pageContext域对象中 pageContext.setAttribute(“req”,request); %> //而后EL表达式代码改成 工程名(上下文路径):${ req.contextPath }
<body> 参数username的值:${ param.username }<br/> 参数hobby的值:${ paramValues.hobby[0] }<br/> 请求头Accept-Language的值:${ header["Accept-Language"] }<br/> 请求头Accept的值:${ headerValues["Accept"][0] }<br/> cookie的key = ${ cookie.JSESSIONID.name } : value = ${ cookie.JSESSIONID.value } <br/> 上下文参数:${ initParam.username }<br/>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