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304 《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七周学习总结

20182304 《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七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时间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越低,程序运行效率越高。时间复杂度又称为算法的阶,符号计为O(),它由增加函数的主项决定。能够经过数学方法求出增加函数从而肯定程序的时间复杂度html

  • 线性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按直线方式组织。如:队列集合、栈集合
  • 栈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采用后进先出(Last in,first out)的方法处理元素,咱们学习使用了数组和链表来实现栈
  • 链表:链表是链式结构的一种。在链表中,对象引用变量也可称为指针,链表中存储的对象泛称为结点
    • 对象引用变量保存的是对象的地址,因此链表的头很重要,必须使用一个单独的引用变量指向表的第一个节点
    • 链表终止于其next引用为空的结点
    • 访问元素的惟一方法是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遍历整个链表直至找到所需元素
    • 插入结点:插入结点须要先设置一个临时的结点用来防止指针丢失,改变引用顺序是其关键
    • 删除节点:只需被删节点的前一个结点指向后一个节点就能够了 ,删除第一个节点须要特殊处理,或增长哨兵节点
    • 哨兵节点:简化断定边界条件,提升程序效率,减小出错几率
  • 队列: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第一个进入的元素也将是第一个退出的元素,概念比较容易理解。
    • 队头(front或head):取出数据元素的一端。
    • 队尾(rear或tail):插入数据元素的一端。
    • 可使用循环数组来实现队列,减小空间浪费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在实现栈的过程当中,咱们使用了泛型T,泛型的概念和做用是什么呢?
  • 问题1解决方案:泛型是一种能够存储、操做和管理在实例化以前没有指定类型的对象的一个类,一般用做为标识符。泛型不能被实例化,它只是一个占位符,容许咱们去定义管理特定类型的对象的类。
    泛型和Object类比较起来有很大不一样,Object是一个能够实例化的变量,要进行强制转换才能赋给别的数据类型变量。而泛型T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在以前的安卓做业中,我设置的泛型在比较时不能强制转化,最后只能改变成固定类型int
  • 问题2:比较链表和数组之间的效率差别
  • 问题2解决方案:数组能够直接访问或修改某一点的值,链表必须从头开始,顺藤摸瓜,一个一个遍历才能找到咱们要查找或修改的元素。但若是删除一个元素,链表只要被删节点的前一个结点指向后一个节点就能够,而数组删除一个元素后,其余后面的每个元素要移动一位到前面来补充那个空缺的位置,此时效率比较低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问题1:编写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时没有思路
    java

  • 问题1解决方案:首先咱们要回顾后缀表达式的意义。若是不考虑括号的问题。将操做数直接输出,将符号入栈,等到遇到其余符号或到达末尾是出栈,最后用字符串链接起来,程序是不难编写的(最后发现题目看错了,这题白写了)
  • 问题2:在用循环数组实现队列时,rear和front指向同一元素时,如何判断队列的状态,究竟是尽是空
  • 问题2解决方案:每次出队时,将该队列元素置空,若是两个指针重合,判断此时当前元素是否为空,若非空,即全满。若空,则说明该队列为空。
public T dequeue() throws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 {
        T num1;
        if (front == rear && queue[front] == null)
            throw new EmptyCollectionException("Empty!!!");
        else {
            num1 = queue[front];
            queue[front] = null;
            front = (front + 1) % queue.length;
            count--;
        }
        return num1;
    }

代码托管

git

算法

上周考试错题总结

- 无

结对及互评

点评模板:

  • 博客中值得学习的或问题:
    • 问题:总结内容过少,问题研究不深刻
  • 代码中值得学习的或问题:
    • 问题:代码思路不够清晰,思路不够明确
  • 基于评分标准,我给本博客打分:14分。数组

  • 参考示例数据结构

点评过的同窗博客和代码

  • 本周结对学习状况
    • 20182302
    • 结对学习内容
    • 栈的pop,push,isEmpty,expandCapacity,peek
    • 利用安卓实现相关代码
    • 队与栈的区别和联系
  • 上周博客互评状况

其余(感悟、思考等,可选)

  • 链表和数组使用时都须要特殊注意,不然很容易就会发生地址越界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五周 1600/2900 2/11 20/110
第六周 981 /3881 2/12 25/135
第八周 1700/5518 3/15 45/180
第四周 300/1300 2/9 30/90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本身的计划能力。这个工做学习中很重要,也颇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函数

参考:软件工程软件的估计为何这么难软件工程 估计方法学习

  • 计划学习时间:30小时设计

  • 实际学习时间:25小时指针

  • 改进状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